??
發展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既可節省能源和資源消耗,又可有效保護環境,減少固體廢棄物排放,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其節能減排績效為: (1)每萬噸散裝水泥,可節省標準煤153.29噸。 其中:因減少水泥損耗3.6%,節省其生產水泥耗標準煤46.8噸,節省其生產水泥耗電,折標準煤13.09噸,節省水泥包裝塑編袋折節省標準煤64.31噸;塑編(包裝)袋生產耗電和散裝比袋裝水泥灌裝節省電耗,折標準煤29.09噸。 (2)每萬立方米預拌混凝土因節省水泥使用量,節標準煤133.09噸。 (3)每萬噸預拌砂漿因節省水泥使用量,節標準煤71.53噸。 (4)每萬噸散裝水泥減排粉塵402噸。 (5)每萬噸散裝水泥減排二氧化硫1.89噸。 (6)每萬立方米預拌混凝土綜合利用工業固體廢物1800噸。 預拌砂漿可摻工業固體廢物(粉煤灰、礦渣、尾礦等)作為第四組分,進行資源再利用;還可利用尾礦廢石、鋼渣、礦渣等固體廢棄物制成人工砂替代天然砂用于生產,為發展循環經濟,提供新途徑,做出新貢獻。 另據上海市建筑建材業市場管理總站沈瑞德介紹,上海市每年僅新建工程一項的砂漿使用量達1500萬噸,若全部改為預拌砂漿,每年可節省標準煤14萬噸,對全市萬元GDP節能貢獻率1.06%。 發展散裝水泥,可以確保水泥出廠、運輸、貯存、使用等環節基本達到無塵作業,實現清潔生產;可減少因生產水泥包裝紙或塑料編織袋帶來的廢氣、廢水等環境污染。 發展預拌砂漿,可杜絕水泥、黃砂、石子等粉粒狀物料搬運到建筑施工現場所產生的粉塵“跑、冒、滴、漏”等污染;可減少現場攪拌露天堆放粉粒狀建筑材料的二次揚塵污染;可避免現場攪拌機的噪音擾民;可防止雨季浪費大量的水泥、黃砂等建筑材料變成泥砂土,流入城市的排污管道,造成堵塞,影響人居環境和城市環境治理。 我國城市大氣環境污染監測研究表明,近年來城市的大氣污染已從過去的煤煙塵污染轉向粉塵污染為主,特別是大氣的懸浮顆粒物含量日趨上升,其主要成分為建筑施工所產生的水泥、砂等相關的粉塵。據北京環境科學研究院測定,每使用一噸袋裝水泥排放粉塵4.48公斤,其中水泥粉塵3.96公斤。 而使用一噸散裝水泥排放粉塵0.28公斤,其中水泥粉塵0.13公斤。使用散裝水泥粉塵排放量是袋裝水泥的1/16,大大減少建筑施工對城市大氣環境的污染,可為建設文明衛生、綠色生態城市創造條件。 另據上海市建筑建材業市場管理總站沈瑞德介紹,上海市每年在建住宅建筑面積4000萬平方米,建筑施工產生飛灰1.5億噸。若全面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將大大減少城市粉塵污染,改善大氣環境。 因此,發展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是城市提升環境質量的必然要求,是減少建筑施工粉塵排放,確保作業環境達標,推行清潔生產,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環境保護將產生巨大的正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