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干混砂漿作為一種新型綠色建筑材料,是隨著建筑業的科技進步和文明施工要求發展起來的。發展與推廣干混砂漿可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調整產品結構,是實現建筑業向節能方向發展的重要措施,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但是干混砂漿作為國內的新生事物,還存在國產設備配套環節不足、面臨濕拌砂漿的競爭,同時干混砂漿內部也存在著烘干用天然河砂和使用機制砂的競爭。
關鍵詞:干混砂漿;生產應用;問題
01國內干混砂漿生產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對干混砂漿生產線設計重視不夠
干混砂漿生產工藝與建材行業其他生產線相比,工藝流程較簡單,行業門檻低。國內不乏從國外引進的技術裝備生產線,投資過億。但投資幾千元買個簡易混合機就生產的廠家也普遍存在。目前,國內干混砂漿生產線的建設大部分業主不通過正規設計單位對生產線工藝及裝備、建筑工程、供配電、給排水、輔助生產設施進行全面系統的設計。設備供應商對設備功能的角度考慮較多,設備的前后銜接雖能滿足生產,但考慮檢修、維護的操作空間設計不足,給生產維護、工人操作帶來不安全隱患。設備供應商一般都沒有建筑工程、供配電、給排水相關專業的技術人員,不具有系統的工程項目專業的設計知識,不熟悉相關的設計規范,由此導致其為業主提供的干混砂漿生產線,在環保、節能、職業衛生、建筑安全、消防安全設計等方面不能確保符合我國建設工程相關政策和規范的要求。
1.2沒有針對干混砂漿生產線設計的規范
在建材行業,傳統的水泥、玻璃、陶瓷、磚瓦制品的生產線都有專業設計院所,生產線的設計形成了規范標準,甚至有相應的設計手冊供設計人員使用,專業設計對行業的健康發展起重要作用。干混砂漿產品進入我國的歷史很短,迫于環保壓力,我國各地相繼出臺政策,取消現場攪拌,鼓勵使用干混砂漿,才出現干混砂漿如火如荼的發展勢頭,出現全國一年幾百條生產線相繼建成的規模。
2干混砂漿生產的應用
2.1關于干混砂漿顆粒的離析
干混砂漿是散裝粉狀和顆粒狀材料的混合物,經過粉狀和顆粒狀材料混合攪拌后,由于其各自的屬性不同,在儲存、運輸、使用過程中都可能發生粉體和顆粒物的二次分離,這種現象就是干混砂漿的“離析現象”。如果“離析現象”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將影響到干混砂漿的成品質量和建筑施工效率。
干混砂漿的攪拌過程離析會得到改善,但在砂漿成品存儲、卸料、運輸、移動、二次存儲時,顆粒物料尤其是機制砂會與粉狀物料的水泥、石粉等再次離析,因此防止離析在干混砂漿生產應用中的各個環節都非常重要,主要措施有以下幾點:
2.1.1最根本的措施是保證物料的自然休止角一致,即保證同一個存儲倉內物料粒徑和密度相同,嚴禁將粒徑差距明顯的機制砂混合裝儲;
2.1.2減小機制砂內的石粉含量;
2.1.3安裝各種防離析裝置,減小各種存儲料倉的高徑比;
2.1.4減小物料卸料時的高差,加快物料卸料速度,增加干混砂漿卸料時的約束力。
機制砂作為干混砂漿的骨料,最主要的缺點就是制砂過程產生大量的石粉,這就需要機制砂設備生產企業積極研發新產品,盡可能降低機制砂粉含量低于5%,才能從根本上減輕干混砂漿的離析。
2.2對于干混砂漿生產過程中粉含量的管理
機制砂引進的石粉以及水泥和礦物質等等中含有的細粉都是影響其粉含量的兩項重要因素,這兩項因素含粉量的綜合就是整個干混砂漿的總體粉含量。
現在,使用水洗的方法對機制砂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石粉進行相應的清洗,此種方法不僅對其細沙進行了相應的破壞和失去,而且對其生產的主要優勢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削減,對機制砂的成分有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而且對于多余的石粉來說,貯存起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對機制砂的風選篩分設備的研究以及二次篩分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相關的單位要對其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分析。還有些單位在進行干混砂漿生產的過程中,其骨料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的河砂,但是由于天然的河砂粉含量是低于相關標準的,因此,這就造成了混砂漿生產中砂漿粉含量降低。因此,就需要在天然的河砂中加入相應的礦物摻合料對其進行一定的粉含量提升。此種方法有利有弊,其可以在干混砂漿生產的過程中利用大量的工業廢棄物,保證生態環境,但是,也會導致砂漿中堿性降低,促使其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產生反應,進行一定的碳化反應,對其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雖然天然砂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具有一定優點,可是河砂的密集性相對較差,在漿體中難以堆積,因此,其與機制砂相比,抗壓程度就相對較低,所以,將兩者結合起來進行相應的使用,不僅能夠實現機制砂的粉含量充足,還能夠對河砂進行相應的填補。
2.3計量稱的研究
對于干混砂漿生產的過程中,計量稱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對于計量稱的研究,第一步就是要對生產干混砂漿的單位進行一定的考察,了解其生產的技術能力,并且以客戶的要求為基礎對相應的計量設備進行相應的制定;第二步就是要對其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生產。目前,我國的化工外加劑在不斷的進步,發明的新型的外加劑不僅具有很高的效率而且摻雜量也相對較低,具有較好的性能,而且其摻雜量也相對較低,在將來我國的干混砂漿發展的過程中,會主要以靈敏度高一級精準度高和可靠性相對較高的標準來發展,所以,我國在對于干混砂漿生產的機械設備來說就有了更高的標準,需要使用精準度相對較高的傳感器以及相應用來計量的設備。在相關的干混砂漿生產的單位,對相關的攪拌機容量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其砂漿的攪拌均勻度,同時對每一次添加的外加劑有了一定的控制;而人工計量的方法雖然效率相對較低,速度也相對較慢,可其具有極高的精準度,相關的企業在無法改變計量機械的時候,如果其生產量相對較小就可以使用人工計量的方法,生產量相對較多的時候可以對相應的外加劑進行相應的稀釋工作,但是此措施僅僅具有一定的臨時性。
2.4外加劑的溶解性
對于外加劑溶解性的研究,需要相關的供應單位提升其使用的效果,并且還要對其粘度以及細膩程度等等結構方面進行相應的研究,進一步保證外加劑的質量。就目前我國干混砂漿的生產來看,相關的、生產企業可以實現干混砂漿在移動儲罐下部攪拌后采用砂漿垂直輸送技術,直接將濕拌砂漿輸送至需要施工的部位,這個過程中濕拌的砂漿再次攪拌并且沿輸送管道砂漿有足夠的停留時間進行溶解、分散、均化。建筑砂漿的施工性能是干混砂漿得以推廣應用的重要方面,這也是與預拌混凝土最大的區別,商品混凝土作為一種結構材料有其特殊要求,砂漿更多作為功能性材料,因此砂漿的工作性往往是人工施工效率的最好證明,一旦砂漿的工作性差,砂漿就無法推廣。也就是說砂漿生產企業與砂漿施工單位的利益是緊密相連的,干混砂漿只有做到比濕拌砂漿更好的工作性才能贏得客戶的信賴。
2.5管理、應用環節
在預拌砂漿應用過程中,如果生產線一哄而起造成產能過剩,其結果就是產品惡性競爭而產品質量下降。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各地應根據情況制定科學的規劃,分批上生產線。目前,預拌砂漿生產技術標準也存在很多不適應的內容,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與地方和企業標準不一致,這就需要主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修訂標準。
對于現場砂漿禁止攪拌和預拌砂漿推廣應用工作,許多地方采取封閉式管理模式,即采用定額、招標、設計、生產、運輸、施工、驗收等全過程監督管理的模式,有利地促進了砂漿禁現工作。
3結語
干混砂漿的發展推動了建筑業向綠色、節能、低碳方向發展。干混砂漿行業的發展應該從著手解決砂漿行業的共性問題開始。盡管預拌砂漿行業在近幾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但中西部地區的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許多城市還沒有砂漿生產企業,新上企業一定要根據當地情況,確定合適的技術,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形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