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⑴混凝土澆筑要牢固、結實;如果先搗混凝土后鋪砂漿找平層,則要求砂漿層厚度大于3cm,如果用于車行道,則砂漿層要更厚些,防止車壓后砂漿層脫塊、分離、粉碎。
⑵混凝土表面不起砂、硬度好,一是水泥質量要好,二是水泥與砂子的比例要恰當。水泥沙漿層要充分保養好,適時澆水,防止粉化。
⑶基層表面平坦、無凹凸不平、蜂窩麻面、水泥疙瘩等現象。
⑷基層表面干燥,含水量小于6%。正常條件下,施工后保養期混凝土為夏季3~4周,冬季3~6周;砂漿層為夏季2周、冬季4周。
⑸混凝土表面的PH值應為6.8~8.0。地面無油、蠟、其它油漆、乳膠漆等殘渣侵蝕。如有,要及時清除。
⑹用2m直尺和楔型尺檢查,平整度不小于5mm。
![]() 舊基層的處理要求
⑴對于混凝土或水磨石地面有油污的(食用油、機油等),先用氫氧化鈉(俗稱燒堿)灑于已用水沖濕的地表面,用拖把反復擦洗,然后用水沖洗干凈,可反復2~3次,直到表面無油跡為止。施工人員要穿長統水靴、戴橡膠手套操作,以防燒堿腐蝕皮膚。
⑵對于有舊油漆的地面,如該油漆易起殼、脫落,則必須全部鏟除或打磨掉,然后才能施工。如該油漆面大部分附著力良好,且不與地坪漆起反應,則先鏟除掉易脫落部分,再用打磨機或手持砂紙局部打磨后清理即可。
⑶對于掉在地面的防銹漆、乳膠漆、泡泡糖、瀝青漆,必須全部鏟掉。
⑷不平整、有水泥結塊、浮水泥渣的地面,先用金剛石水磨機打磨一遍,然后清掃、吸塵。
⑸對于地坪表面堿性太大(PH≥8),先用碳酸水清洗中和,然后用清水沖洗。
⑹對于潮濕或部分有水又急需施工的地面,要采取吸水、擦干、太陽燈照、熱風機吹或煤氣火焰烘燒等措施使其加速干燥,以達到施工技術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