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dress id="dlbnf"><nobr id="dlbnf"><progress id="dlbnf"></progress></nobr></address>
    <noframes id="dlbnf"><form id="dlbnf"><th id="dlbnf"></th></form>

    <address id="dlbnf"><nobr id="dlbnf"><progress id="dlbnf"></progress></nobr></address>

    <noframes id="dlbnf"><form id="dlbnf"><th id="dlbnf"></th></form><address id="dlbnf"></address>
    <address id="dlbnf"></address><address id="dlbnf"></address>

      新型砂漿網

      搜索
      新型砂漿網 新聞資訊 百科 查看內容

      干混砂漿施工方法

      2019-5-17 09:11| 發布者:admin| 查看:167| 評論:0|來自:[db:出處]

      1.砌筑砂漿
      1.1施工方法 
      1)砌筑砂漿的水平灰縫厚度宜為10mm,允許誤差宜為±2mm,采用薄層砂漿施工法時,水平灰縫厚度不應大于5mm。 
      2)采用鋪漿法砌筑砌體時,一次鋪漿長度不得超過750mm;當施工期間環境溫度超過30℃時,一次鋪漿長度不得超過500mm。
      3)對磚砌體、小塊砌體,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5m以下或一步腳手架高度內;對石砌體,每日砌筑高度不應超過1.2m。 
      4)砌體的灰縫應橫平豎直、厚薄均勻、密實飽滿。磚砌體的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不得小于80%;磚柱水平灰縫和豎向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小于90%,填充墻砌體灰縫的砂漿飽滿度,按凈面積計算不得低于80%。豎向灰縫不應出現瞎縫和假縫。 
      5)豎向灰縫應采用加漿法或擠漿法使其飽滿,不應先干砌后灌縫。 
      6)當砌體上的磚或砌塊被撞動或移動時,應將原有砂漿清除再鋪漿砌筑。
      干混砂漿施工方法
      1.2注意事項、 
      1)灰縫增厚會降低砌體抗壓強度,過薄將不能很好的墊平塊材,產生局部擠壓現象,由于薄層砌筑砂漿中常摻有較大量具有保水性能的添加劑,砂漿的保水性及粘結性能均較好,可以實現薄層砌筑。目前薄層砂漿施工法多用于塊材尺寸精確度高的塊材砌筑,如蒸壓砂加氣混凝土砌塊。
      2)磚砌體砌筑宜隨鋪砂漿隨砌筑。采用鋪漿法砌筑時,鋪漿長度對砌體的抗剪強度有明顯影響。當空氣干燥炎熱時,提前濕潤的磚及砂漿中的水分蒸發較快,影響工人操作和砌筑質量,因而應縮短鋪漿長度。 
      3)對墻體砌筑時每日砌筑高度進行控制,目的是保證砌體的砌筑質量和安全生產。
      4)灰縫橫平豎直,厚薄均勻,不僅使砌體表面美觀,還能保證砌體的變形及傳力均勻。
      5)豎向灰縫砂漿的飽滿度一般對砌體的抗壓強度影響不大,但對砌體的抗剪強度影響明顯。此外,透明縫、瞎縫和假縫對房屋的使用功能也會產生不良影響。
      6)塊材位置變動,會影響與砂漿的粘結性能,降低砌體的安全性。  
      2.抹灰砂漿
      2.1施工方法 
      1)抹灰施工應在主體結構完工并驗收合格后進行。 
      2)抹灰工藝應根據設計要求、抹灰砂漿產品說明書、基層情況等確定。 
      3)抹灰前,應將基層墻體清理干凈,并澆水濕潤。對于現澆混凝土結構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抹灰前應涂好界面砂漿。 
      4)采用普通抹灰砂漿抹灰時,每遍涂抹厚度不宜大于10mm;采用薄層砂漿施工法抹灰時,宜一次成活,厚度不應大于5mm。 
      5)當抹灰砂漿厚度大于10mm時,應分層抹灰,且應在前一層砂漿凝結硬化后再進行后一層抹灰。每層砂漿應分別壓實、抹平,且抹平應在砂漿凝結前完成。抹面層砂漿時,表面應平整。 
      6)當抹灰砂漿總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時,應采取加強措施。
      7)室內墻面、柱面和門洞口的陽角做法應符合設計要求。 8)頂棚宜采用薄層抹灰砂漿找平,不應反復趕壓。 
      9)抹灰砂漿層再凝結前應防止快干、水沖、撞擊、振動和受凍。抹灰砂漿施工完成后,應采取措施防止玷污和損壞。 
      10)除薄層抹灰砂漿外,抹灰砂漿層凝結后應及時保濕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d。
      11)兩種基材接茬處應采取加網防裂措施。
      2.2注意事項 
      1)主體結構一般在28d后進行驗收,這時砌體上的砌筑砂漿或混凝土結構達到了一定的強度且趨于穩定,而且墻體收縮變形也減小,此時抹灰可減少對抹灰砂漿體積變形的影響。
      2)砂漿一次涂抹厚度過厚,容易引起砂漿開裂,因此應控制一次抹灰厚度。薄層抹灰砂漿中常摻有較大量具有保稅性能的添加劑,砂漿的保水性及粘結性能均較好,當基底平整度較好時,涂層厚度可控制在5mm以內,而且涂抹一遍即可。 
      3)為防止砂漿裂縫、起鼓,也為了易于找平,一次抹的不宜太厚,應分層涂抹。每層施工的間隔時間視不同品種砂漿的特性以及氣候條件而定,并應參考生產廠家的建議,要求后一層砂漿施工應待前一層砂漿凝結硬化后進行。為了增加抹灰層與底基層的粘結,底層要用力壓實;為了提高與上一層砂漿的粘結力,底層砂漿與中間層砂漿表面要搓毛。在抹中間層和面層砂漿時,需注意表面平整,使之能符合設定的規矩。抹面層時要注意壓光,用木抹抹平,鐵抹壓光。壓光時間過早,表面易出現泌水,影響砂漿強度;壓光時間遲,會影響砂漿強度的增長。 
      4)為了防止抹灰總厚度太厚引起砂漿層裂縫、脫落,當總厚度超過35mm時,需采用增設金屬網等加強措施。 
      5)頂棚基本為混凝土或混凝土構件,起表面平整度較好,且光滑,可采用薄層抹灰砂漿進行找平嗎,也可采用膩子進行找平。 
      6)砂漿過快失水,會引起砂漿開裂,影響砂漿力學性能的發展,從而影響砂漿抹灰層的質量;由于抹灰層很薄,極易受凍害,故應避免早起受凍。目前高層建筑窗墻比大,靠近高層窗洞口墻體旺旺受穿堂風影響很大,應采取措施,不然,抹灰層失水較快,造成空鼓、起殼和開裂。應對完工后的抹灰砂漿層進行保護,以保證砂漿的外觀質量。 
      7)抹灰砂漿凝結后應及時保濕養護,使抹灰層在養護期內經常保持濕潤。采用灑水養護時,當氣溫在15℃以上時,每天宜灑2次以上養護水。當砂漿保水性較差、基底吸水性強或天氣干燥、蒸發量大時,應增加灑水次數。為了節約用水,避免多灑的水流淌,可改用噴嘴霧化水養護。 
      3.地面砂漿
      3.1施工方法 
      1)面層砂漿的鋪設宜在室內裝飾工程基本完工后進行。 
      2)地面砂漿鋪設前,應對基層進行處理,將基層清掃干凈并澆水保持濕潤無明水狀體。
      3)地面砂漿鋪設前,應隨鋪隨壓實。抹平、壓實工作應在砂漿凝結前完成。 
      4)做踢腳線前,應彈好水平控制線,并應采取措施控制出墻厚度一致。踢腳線突出墻面厚度不應大于8mm。 
      5)踏步面層施工時,應采取保證每級踏步尺寸均勻的措施,且誤差不應大于10mm。
      6)地面砂漿鋪設時宜設置分格縫,分格縫間距不宜大于6mm。 
      7)地面面層砂漿凝結后,應及時保濕養護,養護時間不應少于7d。 
      8)地面砂漿施工完成后,應采取措施防止玷污和損壞。面層砂漿的抗壓強度未達到設計要求前,應采取保護措施,不得過早上人或承壓。
      3.2注意事項 
      1)地面面層砂漿施工時應刮抹平整;表面需要壓光時,應做到收水壓光均勻,不得泛砂。壓光時間過早,表面容易出現泌水,影響表層砂漿強度;壓光時間過遲,易損傷水泥基膠凝體的結構,影響砂漿強度的增長,容易導致面層砂漿起砂。 
      2)保證踢腳線與墻面緊密結合,高度一致,厚度均勻。 
      3)踏步面層施工時,可根據平臺和樓面的建筑標高,先在側面墻上彈一道踏級標準斜線,然后根據踏級步數將斜線等分,等分各點即為踏級的陽角位置。每級踏步的高(寬)度誤差不應大于10mm。樓梯踏步齒角要整齊,防滑條順直。
      4)設置變形縫以避免地面砂漿因收縮變形導致的裂縫。 
      5)養護工作的好壞對地面砂漿質量影響極大,潮濕環境有利于砂漿強度的增長;養護不夠,且水分蒸發過快,水泥水化減緩甚至停止水化,從而影響砂漿的后期強度。另外,地面砂漿一般面積大,面層厚度薄,又是濕作業,故應特別防止早期受凍,為此要確保施工環境溫度在5℃以上。 
      6)地面砂漿收到污染或損壞,會影響到其美觀及使用。當面層砂漿強度較低時過早使用,面層易遭受損傷。   
      普通砂漿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1.抹灰砂漿常見質量問題及處理方法 
      1)空鼓:主要原因是:
      ①基層處理不干凈,如基層表面附著的灰塵和疏松物、脫模劑和油漬等,這些雜物不徹底清除干凈會影響抹灰層與基層的粘結;
      ②有凹處或一次抹灰太厚等,在砂漿干燥之前砂漿層由于重力作用已與基層脫離。
      ③界面處理不當或未做界面處理,基面國語光滑,不能抑制砂漿的干縮導致砂漿層與基層脫離。抹灰前應將基層清掃干凈,并提前2-3天開始向墻面澆水,滲水深度達到10毫米后方可施工,有深凹處,應提前補平砂漿。另外,應提前噴涂好界面砂漿。 
      2)脫層:主要是由于底層灰層過干。防止方法除按規范要求施工外,如發現底層已干,應清水濕潤、待底層濕潤后再抹面層。 
      3)爆灰:主要原因是材料質量不好,有雜質或泥土。施工前應仔細檢查材料質量,砂子要經細篩篩分后方能使用。 
      4)裂縫:主要原因是抹灰層過厚而未采取康磊措施或由于空鼓而產生的開裂,如果抹灰面很厚,施工中應先填底層,或在底灰抹好后噴防裂劑進行處理。 
      水泥抹灰砂漿出現以上情況,應該進行返工修復,修復時,將脫層、空鼓、爆灰及裂縫部分清除干凈,再按規范要求進行局部的抹灰。
      1.2地面砂漿常見問題及處理方法 
      1)開裂:由于溫度差異的變化(熱脹冷縮),使地面被破壞出現裂縫;或是由于基層非常潮濕,在砂漿凝固過程中,地面砂漿與一部分水發生化學反應,其余的水被蒸發掉,水蒸發后砂漿體積收縮造成地面開裂。因此應提前將基層清掃干凈,并提前2-3天開始向地面澆水,保持地面濕潤且無明水,另外地面砂漿凝結時間不宜過長。 
      2)地面起砂:
      ①砂漿泌水導致砂漿中的粉煤灰等密度較小的摻合料上浮,產生了起砂現象。
      ②砂漿配合比不合理,摻合料產量過高,導致砂漿表層耐磨性差,起砂。所以在設計地面砂漿配合比時, 必須結合施工環境進行設計,不能盲目地認為試驗室數據滿足標準要求即可。
      3)砂漿強度不夠:水灰比過大造成稠度過高,降低了地面砂漿表面的強度、硬度影響地面的耐磨性能。在拌合時,應嚴格控制地面砂漿的用水量,將稠度控制在44-55mm之間。
      1.3干混砂漿離析產生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1)在散裝移動筒倉中,散裝移動筒倉剛開始放料和最后放料的那部分砂漿容易離析。解決措施:保持施工現場散裝移動筒倉中的干混砂漿量不得少于3噸,以免干混砂漿在打入散裝移動筒倉過程中,下料高度差過大,造成離析。
      措施。 
      2)砂漿涂抹在與其強度等級不相宜的基體或基層上,砂漿收縮與基層不一致造成干混砂漿開裂。解決措施:各種墻材分別采用適當強度等級的砂漿。 
      3)不同材質的交界處不采取措施,造成干混抹灰砂漿開裂。解決措施:不同材質的交界處應采取加強網進行處理。 
      4)砌體不灑水或灑水過多造成干混抹面砂漿產生裂紋、裂縫。解決措施:按規范施工操作,如對于燒結磚、蒸壓粉煤灰磚抹灰前澆水濕潤。 
      5)蒸壓磚等砌體未達到規定齡期即進行砌筑、抹灰施工,造成干混抹面砂漿開裂。解決措施:各種塊體材料需達到規定齡期,待其體積穩定后方可使用,如蒸壓磚使用前齡期不宜小于28d。 
      6)干混抹灰砂漿及干混地面砂漿凝結后沒有及時保濕養護,造成砂漿干縮開裂。解決措施:砂漿凝結后及時保濕養護。 
      7)施工現場摻入其它材料,如砂漿王、砂、石灰等,導致砂漿強度降低,甚至剝落開裂。解決措施:施工現場未經砂漿生產廠允許禁止往砂漿中摻入其它材料。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Copyright © 2013-2021 www.azcosp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企航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Powered by 新型砂漿網 X3.4  ICP備案號: 京ICP備14016591號-2
      聯系客服 關注微信 下載APP 返回頂部
      日本电影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