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濕拌砂漿是攪拌站升級轉型的契機,空鼓開裂是建筑行業一大通病,也是行業關注重點。本文旨在通過工地空鼓案例,分析濕拌砂漿空鼓質量問題的主要因素,借此希望行業更重視界面處理質量及熟悉抹灰砂漿特征,并引起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共鳴,對濕拌砂漿應用推廣產生積極效果。
關鍵詞:濕拌砂漿、剪力墻、空鼓、界面處理、收縮應力、粘結強度
0前言
2007 年以來,中央和各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先后在一百多個城市推廣預拌砂漿,并取得了良好的進展。近5年,濕拌砂漿在廣東地區崛起,其成熟的技術和推廣應用業績引起了廣大專家和行業的關注。2014年,全國19個省生產濕拌砂漿1125.57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395.44萬噸,同比增長54.16%,增長率較上年提高了9.91%。濕拌砂漿占全國預拌砂漿生產總量的18.15%,其中廣東省生產596.52萬噸,占全國濕拌砂漿產量的53%。2014年8月份,中國散裝水泥推廣發展協會與國家商務部,赴廣東省(廣州市)調研砂漿“禁現”及廣東預拌砂漿的“干濕并存”發展思路,并充分肯定和認可廣東濕拌砂漿應用推廣成績。
2015年期間,濕拌砂漿的發展受到全國主管單位及行業相關人士的極大關注,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四川省散裝水泥和預拌砂漿推廣發展協會、浙江金華散辦、江蘇鎮江散辦、江蘇南通散辦、江蘇泰州散辦、常州市墻體材料和散裝水泥管理辦公室、重慶市混凝土協會及各地行業人士等先后到廣東浪淘砂考察和調研濕拌砂漿。2016年,全國商品混凝土“轉型與升級”勢在必行,濕拌砂漿正如商砼行業“冬天里的一把火”。然而,不斷總結和提高濕拌砂漿專業技術才更利于推動行業穩定、持續的發展,本文主要分享濕拌砂漿空鼓案例,以供專家、濕拌砂漿技術人員及施工應用人員交流和探討。
1 濕拌砂漿空鼓的根本原因
墻面砂漿空鼓是建筑行業的一大通病,其中以剪力墻面空鼓最為明顯。界面處理是剪力墻砂漿抹灰施工的重要工序。目前工地采用的界面處理方式多種多樣,界面處理不當及材料使用不合理等是產生砂漿空鼓質量事故的主要因素。事實上,造成混凝土表面砂漿空鼓的本質原因是混凝土表面與砂漿層的收縮率不一致。普通混凝土的收縮率約300x10-6,而普通砂漿的收縮率約1000 x10-6,二者收縮率相差約700x10-6,必然會產生一定的收縮應力。當產生的收縮應力超過砂漿所能承受的最大剪應力時,會使砂漿層與基層剝離,從而產生空鼓現象。
2 廣州番禺某工地空鼓案例
2.1空鼓事件調查內容
2.1.1抹灰厚度
在工地實際發現,出現空鼓較為嚴重的剪力墻中,其抹灰厚度普遍在2cm以上。墻體(同一面墻)施工厚度小于1cm的,空鼓率低。所以,對于較厚的砂漿抹灰層,可以采用分層抹灰,先拍漿至灰餅厚度達1cm左右,等第一遍砂漿至硬化收縮后再進行1-2次的抹灰成型。此種分層拍漿可以分散砂漿的收縮應力,從而減小空鼓的機率。
2.1.2界面處理狀況
此次事件調查發現,剪力墻上的界面處理劑基本上都附在了抹灰砂漿層上。觀看切開的空鼓砂漿層發現兩點現象:其一,粘在抹灰砂漿層的界面處理劑,粘結層一面強度低,用指甲刮,出現明顯粉末;其二,界面處理劑上粘有白色灰,如圖1。
2.1.3空鼓問題分析
從砂漿層取樣中,技術人員對砂漿層與界面層的粘結性做了簡單實驗,發現砂漿層與界面層間的粘結強度能夠符合標準要求,現場很難分離開砂漿層和界面層。但是,從現場鑿開的剪力墻面上看到,除了界面劑背面有白灰,剪力墻上也有明顯的白灰。白灰在其中起到了隔層作用,大大降低了界面劑與光滑剪力墻間的粘接力。不僅如此,界面劑本身強度較低,背面出現粉化現象,降低了剪力墻面與界面劑之間的粘結力,這也是造成剪力墻抹灰后出現空鼓的主要原因。
2.1.4實驗驗證
針對該工程的界面處理劑粘結效果差的情況,做了以下相關實驗以判定界面處理的粘結質量情況。
2.1.4.1界面層粘結強度試驗
選取工地已做好界面處理的剪力墻墻面,測試其界面層本身的粘結強度,具體測試方法和步驟見圖2, 實驗數據與結果見表1.
注:"無效"是指強力膠水脫落;"0.000"的數據表示剛安裝好拉拔儀,砂漿塊就已經脫落;"粘結強度"是拉力值去掉一個最大值與一個最小值后的平均拉力值除以拉拔面積。
2.1.4.3不同測試現象對比分析
實驗結果:一、界面劑層與砂漿層之間脫離;二、界面劑層與基層之間脫離。第一種現象測試粘結強度數值正常,第二種現象測試粘結強度基本為零。具體測試現象見圖3。
2.1.5實驗結論分析
剪力墻面的基面清理不足,以及界面處理劑與剪力墻面基層的粘結強度不足是導致空鼓的主要因素,以上不足會造成抹灰砂漿層收縮應力大大超過基層與界面劑層之間的粘結力,導致剪力墻面空鼓開裂。所以,在施工過程中,提高剪力墻面界面層粗糙度和粘結強度是解決空鼓的根本性方法。
3 結語
砂漿空鼓現象是建筑工程中的通病。所謂“三分材料,七分施工”,合格的界面處理劑對于避免砂漿空鼓來說只是一個必要條件,界面處理的科學規范性也是十分重要的。浪淘砂多年的實踐總結出了界面處理的關鍵技術,第一步:清洗(清除基層浮灰等松散的附著物),第二步:機械噴毛(均勻粗糙,粘結力好),第三步:驗收(對界面劑進行粘結強度及粗糙度驗收)。界面處理的規范施工、工業化生產界面處理劑、均勻形成掛釘(良好的粘結強度及粗糙度)是保證無空鼓的主要因素。做好界面處理,使混凝土層與砂漿層的拉伸粘結力大于由于混凝土和砂漿收縮不一致而引起的收縮應力,才能從根本上杜絕空鼓現象發生。
參考文獻:
[1] 蔣金明,剪力墻面砂漿空鼓的實質及有效處理措施(J),廣東建材,2011.4.
[2] 鄭啟華,周常林,預拌抹灰砂漿開裂、空鼓、滲漏原因分析及對策(J),廣東建材,2013.9.
[3] ]GB/T25181-2010,預拌砂漿[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