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長假剛剛結束,大家都去哪兒玩了呢?如果你喜歡戶外,一定對防水又透氣的沖鋒衣不陌生,沖鋒衣之所以透氣又不怕水,是源于一種簡單而又NB的技術:“GORE-TEX”面料技術。這種面料獨特在每平方英寸上具有9,000,000,000個微孔(等等,我數數多少個零),這些微孔是人體排出的汗氣(水汽)分子的700倍大,卻只有一滴水珠的1/20000,因此外界的雨水無法透過,汗氣卻容易通過布料排出,從而保持身體的干爽溫暖。
好吧,其實這不是一個沖鋒衣廣告,我們都知道衣服透氣才感覺舒適,那我們住的房子呢?國家標準GB50574《墻體材料應用統一技術規范》要求:“飾面層應選用防水透氣性材料或做透氣性構造處理”…“外飾面涂料應具有防水透氣性”。歐洲技術認證指南ETAG 004《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標準》也指出:由飾面層與加固層共同組成的外墻外保溫系統防水層,應同時具有透氣性與防水性;更高質量要求的外墻系統甚至應同時考慮“防水性-吸水性-透氣性”三者的平衡。防水性是為保護外墻免遭滲漏,我們不難理解,但國內外規范都提到的透氣性意義何在呢?
這主要是因為建筑室內外的溫濕度不同,外墻內外側的水蒸汽壓也不同,水蒸汽總是傾向于從氣壓高的一側向低的一側遷移(通常來講,就是從熱的一側向冷的一側遷移),當外墻透氣性較差時,水蒸汽就會在墻體內積聚,導致墻體含水率顯著增加,熱工性能下降,長此以往會造成墻體材料或飾面材料的軟化破壞。如果在寒冷地區,這些水蒸汽還會在墻體內冷凝結冰,并在凍融交替作用下嚴重影響墻體的耐久性,甚至造成飾面層脫落。很多外墻所采用的飾面材料透氣性不佳,尤其一些所謂的彈性涂料對水蒸汽的濕遷移具有很大阻力,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膩子粉化、涂料色差、鼓包、發霉和開裂等各種問題。
外墻透氣性可以由水蒸氣透過濕流密度來衡量,它是指單位時間內流經單位面積的水蒸氣質量。保溫標準規定,外墻外保溫系統水蒸汽透過濕流密度不應低于0.85g/(m2•h),在嚴寒地區,這個指標最好大于1.50g/(m2•h)。相對于涂料、真石漆而言,裝飾砂漿特有的無機礦物與有機聚合物復合的膠凝體系具有無可比擬的功能性優勢,荷葉效果級別的憎水性和接近可呼吸的透氣性,保證了外墻裝飾系統的超長使用壽命。根據國家建筑材料測試中心的檢測結果,以華砂彩色裝飾砂漿為飾面層的外墻外保溫系統,其水蒸氣透過濕流密度達到了1.82g/(m2•h),是標準要求的兩倍還多,避免了因透氣性不良造成的一系列外墻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