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外墻抗滲是現今建筑施工中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隨著各種新型墻體材料(如混凝土空心砌塊、加氣混凝土砌塊、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塊和粘土空心磚等)的廣泛應用,過去大量使用的實心粘土磚已被明令禁止使用。新型墻體材料的應用能達到物資循環應用,減少對自然環境破壞的目的,但新型墻體材料普遍存在孔隙率大、吸水性強、抗滲能力差等缺點,施工工藝未完善,導致外墻容易發生滲漏水的現象,另外現在高層建筑很多,特別是向北邊的外墻更容易發生滲水現象,由于冬雨季的雨水常常一連幾天在外墻上不斷流下,朝北邊的外墻在冬季風壓很大,對外墻壁的防滲透性要求更高,因此在使用新型墻體材料的同時必須采取有效的預防建筑物外墻滲漏的措施。
防水砂漿施工存在的問題
在高層建筑物外墻施工中,由于施工操作不當,而造成的防水砂漿層裂縫及龜裂、空鼓、脫落等質量問題,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各方面:
1、沒有按規定進行分層抹灰,正常情況下,按照防水的要求。抹灰一般應分5次進行。而施工單位為了搶進度,采用一遍成活的抹灰方法,一次抹灰的厚度過大。
2、基層處理得不好,外架管孔洞眼沒有從內到外分幾次堵塞好,砼墻柱及梁在裝模時所留下的穿墻螺栓孔沒有堵塞密實,不同材質的外墻墻體材料間沒有設置好鋼絲網片拉結。墻體表面有灰塵和污垢,墻體過于干燥。在抹灰前對墻體表面有的灰塵污垢及灰漿清理的不徹底,不干凈,未提前對基層灑水濕潤,墻體處于干燥狀態。在這種條件下施工抹灰層,由于灰漿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層吸收,勢必形成空裂,砂漿強度降低。
3、抹灰砂漿配合比不準確.砂漿標號過大。不按設計和規范要求的配比施工,抹灰砂漿的標號過大,不僅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還導致砂漿收縮裂縫。
4、水泥砂漿壓光后,外刷一層素灰,由于素灰與水泥砂漿收縮程度不同,致素灰面層干裂。
5、舊墻面沒有處理,砂漿與墻面結合不好,砂漿標號過小,抹完砂漿后脫落。
6、抹灰接搓明顯有凸梭和接茬開裂。
7、施工后養護不良所致,這種裂紋是由于抹灰不及時或養護時間不夠,面層長期暴露于空氣中。由于溫差及風干造成抹灰面層收縮產生龜裂紋。
施工方法
1、工藝流程
搭防雨蓬——掃除墻面灰——基層處理——提前兩天灑水濕潤墻體——釘掛鋼網——吊垂直套方找規矩——定位標筋——抹底層砂漿——防水砂漿施工——防水砂漿養護
2、施工方法
針對防水砂漿的滲、漏產生的原因,大多數為施工過程不規范,應從產生原因上加以重視,從根本上避免防水砂漿層的滲、漏。
2.1基層處理
清理基層工作(包括清面、澆水、填縫補平等)關系到與基層防水砂漿膠結強弱和耐久性,是保證不空鼓,不透水的關鍵一環。
(1)基層為砼面時:首先將凸出墻面的砼剔平,鑿毛后用鋼絲刷滿刷一遍,將腳手架孔洞填塞堵嚴,砼表面不平整處用砂漿抹平,并淋水濕潤。清掃表面塵土、污垢,用10%火堿水將基層面油污刷凈,隨后用凈水將堿液沖凈晾干。整平清理工作完后,用掃帚將摻有107膠水的水泥砂漿甩到墻上,其甩點要均勻,終凝后澆水養護,直至水泥砂漿疙瘩全部粘到砼光面上.并有較高的強度為止。
?。?)基層為加氣砼砌塊時:提前兩天淋水,在批灰前1小時再次向墻面淋水,充分濕潤墻體,減少由于墻體(加氣砼砌塊)吸水性強,吸取砂漿中水分,致使砂漿流動性差,而造成砂漿與墻體粘結力不強,容易形成脫落及分層的現象。水滲透深度以8~10mm為宜,淋水后用10%的107膠水泥砂漿刷涂一道,并用1:l:6砂漿修補缺棱角處。
2.2掛網施工
基層處理好后,即可進行墻面掛網。掛網范圍一般在易出現裂縫部位,即各層樓板上、下部位及有構造柱等不同材質砌體范圍內。以防止由于不同材質收縮效果不同而產生的收縮裂縫,依靠釘鋼網拉結效果,減少墻體的不規則裂縫,達到抗裂防水要求。鋼網為21#線規格鍍鋅鋼絲網,孔徑1.2×30px,采用1.5#水泥釘按400×400釘入加氣砼砌塊。
由于墻體與樓板之間的部分(約875px)常常采用與墻體磚不同的材質來封堵,材質變化處極易產生沉降裂縫,影響墻體的外觀質量及防水效果。掛網施工中,也應進行特別處理,避免裂縫的產生。
此外,釘鋼網時,應特別注意水泥釘之間的間距,不應過稀或過密。過稀容易引起鋼網鼓起。砂漿極易進人鋼網與墻體之間的空隙,造成砂漿層不密實或太厚,外墻的平整度也受到影響;過密則砂漿進入空隙困難,影響砂漿與墻體的粘結,鋼網就如同虛設,起不到拉結作用,浪費人力物力,無法產生應有的效果。
2.3吊垂直套方找規矩、定標筋
從頂層開始即用托線板檢查墻面平整垂直程度,大致決定抹灰厚度(最薄處一般≮7mm),在墻的四周上角各做一個標準灰餅,遇有門窗垛角處要補做高程標識,大小125px見方,厚度以墻面平整垂直度控制,根據這些灰餅用托線板或線錘吊垂直做墻面及四周的灰餅標識,厚度以垂直為準,間距為1.5m,掛上通線,然后根據磚的規格尺寸,分層設點定位。橫線以樓層為水平基準線高圈控制,豎向線以四周大角為基準線控制在上下標識之間抹寬為250px的砂漿沖筋,用木杠刮平,厚度與標識相平,待稍剛干后即可進行抹灰施工,使其灰底做到橫平豎直,同時注意找好接線窗臺等飾面的流水坡度和滴水線。
2.4防水砂漿施工
摻10%的107膠水泥素漿刷涂后,緊跟著分層分遍抹1:1:6底層砂漿。厚度為8mm,隔天澆水養護,抹灰厚度不宜太厚,以防止墻面空鼓或出現裂縫。待第一遍水泥素漿六至七成干時即可進行防水砂漿施工。防水砂漿分二層施工,第一層8mm厚1:2水泥砂漿摻入水泥用量3%的防水粉;第二層7mm厚l:2水泥砂漿摻水泥用量3%的防水粉,隨抹隨用木抹子搓毛,隔天澆水養護。各灰層之間間隔時間應加以控制,不宜太快,以防開裂,影響砂漿和易性及粘結強度,造成空鼓、開裂。
防水砂漿因摻入防水粉等外加劑,施工時應特別嚴格控制防水粉的用量、砂漿的配合比、水灰比,并控制砂漿中砂的細度模數。如果防水粉的用量控制不當,將造成砂漿密實性較差,降低砂漿強度。同時,在砂漿硬化過程中,防水砂漿比普通混合砂漿所吸收的水分多,硬化速度較快,易出現需在現場對砂漿進行摻水再攪拌現象。不按比例的摻水破壞了砂漿中的水灰比、配合比,既降低砂漿本身的密實性和強度,造成不規則裂縫,又影響砂漿和墻體之間的粘結,并形成嚴重的外墻滲水隱患,降低砌體的質量和使用效果。
防水砂漿的拌制應采用中砂,將砂的細度模數控制在2.3~3.0之間,以增強砂漿的和易性,加強砂漿與墻體之間的粘結,減少分層,空鼓。并使防水砂漿收縮性減小,減少砂漿中砂與水泥的離析,增強密實度及強度,提高防水能力。
2.5特殊部位的作法
?。?)防水層的留茬:要留階梯形退茬,茬子層間退茬50毫米;
?。?)防水層接茬:首先應把茬口處理干凈,然后在茬口均勻涂刷水泥漿一遍。層層搭接,層次分明,抹后壓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