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生產一立方米混凝土的原材料碳排量如何計算,有沒有計算公式?
答:目前還沒有統一標準或者計算公式,但是一般可以由每方混凝土中各原材料如水泥等)生產的碳排放,原材料及混凝土運輸產生的碳排放,混凝土攪拌生產能耗或碳排放等三者相加。
問:單位施工的一個C35梁(設計2400mm寬、1500mm高,需要承載10噸的動載荷),在澆注到700mm高度時(4個小時后,發現預埋孔留錯了,放大了200mm),用千斤頂頂回到設計位置,如果繼續澆注到設計高度的話,因為這個錯誤對混凝土的強度影響有多大?
答:澆筑后4小時,混凝土一般已經初凝,此時用外力進行強力擾動,可以會導致混凝土出現冷縫、空洞等缺陷,從而影響混凝土梁的整體性和強度,建議對該部位混凝土進行強度和缺陷的非破損檢測。
問:生產中應該注意什么事項,生產中什么會引起含氣量偏大,我們原來生產出來的大概含氣量在4.2左右,現在達到10.0,有什么好方法幫忙解決的?
答:聚羧酸減水劑母液的含氣量一般都較高,在生產減水劑是一般采取以下方法控制含氣量:1將減水劑與消泡劑復配,但此類混合物穩定性較差;2)將消泡劑強制分散至減水劑中;3)將消泡劑分散到可聚合的單體溶液中發生聚合反應。當生產中消泡劑用量、分散性或者穩定性不夠時,容易引起含氣量偏大的問題。
問:水下混凝土灌注樁,混凝土澆注后中間有一條水柱泌水上來時什么回事,是混凝土本身泌水,還是地下水涌上來的。
答:混凝土泌水是在灌注樁施工過程中和澆筑混凝土同時發生的,一般來說水會聚集混凝土上層,并隨著澆灌而慢慢往上,因此一般不大會出現水柱。
問:請問哪種早強劑在蒸養的條件下對混凝土早強效果特明顯?即有哪種早強劑特適合蒸養?
答:三乙醇胺,硫酸鈉等均可以,但是二者價格差距比較大。
問:我們是攪拌站自己復配外加劑,主要有萘系和氨基復配,現在出現一種水泥無論如何減少摻量改變混凝土配合比都出現沉降現象,特別厲害,用其他水泥沒有出現這種現象。如何解決?水泥是甲供必須使用!
答:1)萘系和水泥適應性問題,可更換萘系母液品種進行試驗;2)氨基磺酸鹽外加劑可以適當調整摻入比例。
問:哪些早強劑對混凝土的早強效果特別明顯?比如在摻和料中摻入哪些早強劑蒸養混凝土強度能在10小時就能達到40MPa以上?
答:常用的早強劑有以下幾種:1)氯化物系早強劑僅以早強作用而論,氯化物系是效果最好的早強劑,也是人類應用最早的混凝土早強劑。但是由于氯離子濃度增加,使鋼筋與氯離子之間產生較大的電極電位,這就容易使鋼筋銹蝕,因而氯鹽系早強劑的應用有很大的局限性,絕大多數的混凝土工程均限制該系列早強劑的應用,我國混凝土工程規范對此有嚴格的限制。2)硫酸鹽系列早強劑硫酸鹽系早強劑主要有硫酸鈉、硫酸鈣、硫酸鋁及硫酸鉀鋁等。應用最多的是硫酸鈉早強劑。硫酸鈉早強劑在較低的養護溫度條件下及早期強度較低的水泥中的作用是比較明顯的,同時對后期強度也有一定提高。而且不僅在常溫及低溫條件下加速強度增長,在蒸汽養護條件下也可提高混凝土的強度。硫酸鈉早強劑中的鈉(鉀)離子本身的缺陷是近年混凝土工程界談論的重要話題,主要問題是:a)鈉(鉀)離子易造成混凝土表面鹽析,形成白色污染,此外鈉鹽在混凝土表層結晶發生膨脹,極有可能造成混凝土的表層開裂甚至脫落,對工程造成極大危害。對于目前要求無表面裝修的鐵道、交通混凝土工程一般也限制其使用。b)鈉(鉀)離子的存在也導致堿—骨料反應的潛在危險。3)有機物系列早強劑有機物系列早強劑主要有三乙醇胺、三異丙醇胺、甲醇、乙醇等等,最常用的是三乙醇胺,通常與其他早強劑復合使用,單摻效果不穩定。4)鈣鹽類早強劑鈣鹽能降低C3S-H2O系統的PH值,從而加速C3S的水化,進而加速水泥的水化及硬化。具有這一作用且不含氯離子和鈉、鉀離子的鈣鹽有硝酸鈣、甲酸鈣、溴化鈣等。其中甲酸鈣是替代氯化鈣的最佳物質。但甲酸鈣價格較高,,硝酸鈣對硅酸鹽水泥也有較好的早強作用,只是對摻加混合材料的硅酸鹽水泥作用較弱。5)復合型早強劑目前已經有不少以有機物和硫酸鹽或氯鹽復合的早強劑,其早強及其它一系列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效果有所提高,但仍然沒有改變傳統早強劑對混凝土不利影響的一面。目前很多專家認為其主要研究仍可以沿著有機物及無機物復合的方向進行,只是無機物可以選擇比硫酸鹽或氯鹽更為適合的早強劑,如甲酸鈣等。
問:當前行業流行的使用方法主要有那些呢?他們的用途在哪些方面?和木鈣以及葡萄糖酸鈉相比有什么優勢和劣勢?
答:主要做緩凝劑,或者作為緩凝組分復配其他外加劑
問:粉煤灰有點發紅,需水量比不發紅的還小,但所需用外加劑比較多,請問應怎樣調外加劑能使摻量降低?
答:外加劑與摻合料的適應性不良,尤其是不同萘系母液所反映現象也不大一樣,建議更換外加劑種類試試!
問:砂漿疏松,樓底面有脫殼地方1-3mm也較疏松,其他沒有脫殼地方很光滑。
答:可能是局部積水,導致局部混凝土底部水膠比過大,砂漿酥松,強度過低,拆模時將混酥松凝土帶下來。
問:1.混凝土澆筑墻體完成由于緩凝拆模后,有水平裂紋,而且非常規范,每隔20cm一道,表面非常粗糙不光滑什麼原因?2.外加劑摻量超過臨界點造成緩凝,拆模早造成還是水泥有問題造成初凝早,終凝時間太長從而造成請幫助?
答:1)規則水平裂紋的產生和表面粗糙,與終凝時間過長有關,主要是混凝土沉降與早期收縮引起,建議做超聲波檢測,裂縫是否有貫穿,內部是否還有其它缺陷,同時檢測混凝土強度狀況;主要原因是外加劑超量,或者外加劑與水泥的適應性不良所致。2)表面的大氣泡產生一般與引氣劑性能有關。
問:混凝土中的緩凝劑加多了,造成混凝土12小時候才開始凝固。這對混凝土的強度有什么影響?
答:會導致混凝土強度有一定降低,但具體降低程度有多大比較難估計,建議齡期7天和28天分別做現場混凝土非破損強度檢測。
問:我們公司欲給核電項目供應聚羧酸混凝土外加劑,但是,由于核電的項目混凝土澆筑單位時間集中供應大方量的要求,對外加劑的要求也較特殊,比如:攪拌30分鐘后出機混凝土塌落度120—130MM,經時1小時后要求塌落度不變,所以希望能夠給予復配建議!
答:考慮到適應性和穩定性方面的問題,最好還是直接采用20%左右原液,不必復配糖鈣之類的了。
問:請問混凝土之間的摩擦系數是多少?
答:參照《重力式碼頭設計與施工規范》JTJ290-98,當無實測數據時,混凝土面與混凝土面的摩擦系數設計值取0.55。
問:如何提高3MM抗裂砂漿的抗壓性?
答:在屋頂使用?;⒅楸貙雍螅褂?MM加玻纖布抗裂砂漿能否成為上人屋面。
問:水泥負壓篩做水泥細度時篩無力,是什么原因,怎樣修復,請指教!
答:1)管道、集塵袋、電機上若有大量灰塵粘附,可造成負壓過低或逐步減小。2)各管道接口、試驗篩下的密封圈、各類蓋子等必須配合緊密,否則會使系統產生漏風現象,導致負壓不穩或降低。
問:自拌混凝土澆灌后在初凝時發生起泡現象。
答:混凝土含氣量較大,可能是外加劑引氣量偏大或適應性不良等原因。
問:冬季氣溫到零下十五度左右(夜間)還能施工嗎?而且是持續很多天,如果在這種天氣施工應該做什么工作,如果沒有保溫措施對質量有什么樣的影響?會有什么樣的后果?
答:1、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低于5℃或最低氣溫連續5天穩定在-3℃以下時的混凝土施工稱為冬季施工。2、國內外對混凝土冬季施工理論和方法的探索研究認為,冬季施工混凝土受凍害損傷可以分為兩種情況:1)剝落脫皮是由于凍融引起的混凝土表面材料的損傷;2)內部損傷是表面沒有可見效應而在混凝土內部產生的損害,它導致混凝土性質改變(如動彈性模量降低)。至于新拌混凝土受凍害損傷后則會導致混凝土凍脹破壞。對于常年負溫期為130d左右的地區,防治混凝土受凍害損傷在冬季施工中具有重大意義。當混凝土工程進入冬季施工時,只要采用適當的施工方法,避免新澆筑混凝土早期浸凍,使外露混凝土與冬季氣溫保持較小溫差,也會取得象在天暖施工時的效果。3、冬季施工采取的措施一般包括:調整配合比方法(選擇適當品種的水泥、合理降低水灰比、摻用引氣劑)、外部加熱法、蓄熱法、摻家抗凍外加劑等。
問:水泥負壓篩做水泥細度時篩無力,是什么原因,怎樣修復?
答:1)管道、集塵袋、電機上若有大量灰塵粘附,可造成負壓過低或逐步減小。2)各管道接口、試驗篩下的密封圈、各類蓋子等必須配合緊密,否則會使系統產生漏風現象,導致負壓不穩或降低。
問:家庭澆灌地基基礎,用的是商品混凝土(C25,坍落度150MM),總方量144方,11時至14時陸續下料120方后,因人為原因,中斷4小時至18時再開始下料24立方后澆灌成形。請問4小時的中斷對地基強度的影響,程度如何,該如何處理此事?
答:主要問題在于前后兩次澆筑部位的界面可能存在冷縫,若界面部位處于受力不利部位時,對結構整體強度影響較大;建議:1)請有關檢測機構對兩次澆筑部位的界面結合情況進行檢測,確認是否存在缺陷,若有缺陷,缺陷的范圍和程度如何。2)與設計單位會商,確定界面部位情況是否影響結構受力狀態,若影響則采用結構補強措施。
問:箱梁混凝土澆筑完成后,蒸汽養護2-3天,箱室內頂板發現有白色物質泛出,而且蒸汽水冷凝后造成有流痕,表面粗糙。是否是否是堿化反映,對混凝土的強度以及耐久性是否有影響?
答:可能是泛堿,可以做化學分析或元素分析進行確認。一般來說對混凝土強度影響較小,對混凝土耐久性有一定影響,可現場取樣測試混凝土密實性和體積穩定性。
問:1、如何控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氣泡;(混凝土的性能指標、澆筑工藝、振搗工藝)2、與模板、脫模劑的關系;箱室內下倒角氣泡集中的主要原因;3、影響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原材料的:含泥量;混凝土的:水膠比;外加劑;養護方式)主要問題:在梁場生產過程中如何保證混凝土的質量穩定(內在質量,混凝土外觀質量)?
答:1、高性能混凝土的氣泡數量和大小主要通過外加劑進行控制,同時也與水泥等膠凝材料的品質和種類有關,因此其主要工作應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開展,此外由于冬季和夏季所用外加劑成分一般有所差異,建議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應同時準備多個配比。2、箱室內下倒角氣泡集中的主要原因是該處受構造條件影響,氣泡宜集中且較難排出,因此混凝土澆筑施工組織時,側壁與底板混凝土澆筑時間間隔延長,并加強振搗排出氣泡,倒角模板采用鈍角或圓角也有一定效果。3、對于質量控制:從原材料角度而言,砂石的級配、含泥量對實際操作時的質量穩定影響較大,其含水率將影響混凝土的實際水膠比和坍落度,因此建議在操作時應加強對砂石的級配、含泥量、含水率的監控,以便實時調整,夏季時應特別注意砂石料溫對混凝土坍落度的影響。4、從養護而言,由于一般而言場地較為空曠,因此應特別留意風速較大氣象時,對混凝土表面進行覆蓋,以防止水分蒸發過快導致表面開裂。冬季養護時,建議采用低溫蒸養,同時注意盡量減少降溫速率,在蒸養結束時應避免冷空氣遽然進入,導致箱梁端部出現裂縫。
問:現在工程是一段繞城高速,我們工程從開始混凝土就出現問題,開始氣泡多,灌注樁到還沒什么影響,可是現在打柱子就出現了問題,一個柱子打出來出現兩種顏色,很明顯,另一根柱子出現很多水紋線,而且在振搗過程中出現很多自由水。
答:從表象上看應該是混凝土存在一定的離析現象,原因可能是外加劑超量。
問: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
答:火力發電廠等從煤燃燒后的煙氣中收捕下來的固體粉狀顆粒稱為粉煤灰。制備混凝土時,可將粉煤灰作為一種活性混合材料或摻和材料加入?;炷翐饺胍欢康姆勖夯沂歉纳苹炷凉ぷ餍阅?、耐久性能,節省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進而節約能源和資源。粉煤灰對混凝土可能發生的效應歸結為三項基本效應,即“形態效應”、“活性效應”、“微集料效應”。(1)活性效應粉煤灰系人工火山灰質材料,所以又稱之為“火山灰效應”。因粉煤灰中的化學成份含有大量活性SiO2及Al2O3,在潮濕的環境中與Ca(OH)2等堿性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水化硅酸鈣、水化鋁酸鈣等膠凝物質,從而具有一定的水硬性膠凝作用。在混凝土中,粉煤灰可與水泥水化析出氫氧化鈣進行“二次反應”,對粉煤灰制品及混凝土能起到增強作用和堵塞混凝土中的毛細組織,提高混凝土的抗腐蝕能力,因此粉煤灰可以作為活性混合材料部分取代水泥。(2)微集料效應水泥顆粒的平均粒徑一般是粉煤灰的3~5倍。粉煤灰摻入混凝土中,可作為一種微型集料填補水泥顆粒間的微小空隙,從而形成混凝土中粉料良好的連續微級配,減少了顆粒間的空隙從而進一步減少了整個膠凝材料體系凝結硬化后的總孔隙率,降低混凝土的滲透性。(3)形態效應在顯微鏡下顯示,粉煤灰中含有70%以上的玻璃微珠,粒形完整,表面光滑,質地致密。這種形態對混凝土而言,無疑能起到減水作用、致密作用和勻質作用,促進初期水泥水化的解絮作用,改變拌和物的流變性質、初始結構以及硬化后的多種功能,尤其對泵送混凝土,能起到良好的潤滑作用。在上述粉煤灰的三大效應中,形態效應是物理效應,活性效應是化學效應,而微集料效應既有物理效應又有化學效應。這三種效應相互關聯,互為補充。
問:通常水泥超過三個月應重新試驗確定,但我想知到,封存樣品超過三個月齡期,哪些指標受影響,哪些沒問題?也就是不受影響呢。
答:水泥是一種水硬性膠凝材料,一般存放時間要求不超過3個月,以防止其吸潮、結塊等影響水泥品質。通常,過期水泥對強度、凝結時間、標準稠度用水量等影響較大。
問:有客戶拿了一粉煤灰樣品過來,顏色明顯偏紅褐色,細度燒失量都符合‖級灰標準,需水量比為102%。也符合。不知道能不能在商品混凝土中做活性材料用?還有為什么粉煤灰會偏紅褐色?
答:1)如果技術性能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等相關標準要求,則該粉煤灰可以用于商品混凝土。2)粉煤灰顏色偏紅褐色可能主要是因為其中鐵質含量偏高,這與電廠煤種有關,可通過礦物成分分析證實。
問:公司利用設備開發出微細礦渣粉,最大粒徑在5微米以下。早期活性極佳,超過硅灰,請問應該向哪個方向推廣?
答:1)在水泥基材料方面,可以用于對早期強度要求較高的預應力混凝土、早期砂漿、灌漿材料、高耐久性混凝土。2)可用于其它功能性材料,研究其替代硅灰的可能性。
問:混凝土試塊在裝模是與坍落度大小有關系嗎?如過坍落度過大是不是影響強度?
答:是否泌水、離析,振搗是否密實影響強度,與坍落度大小無必然聯系。
問:在配制C40整體道床混凝土配合比時出現了以下問題:一種添加了粉煤灰的,一種沒有添加粉煤灰,28天強度都能滿足要求,但是添加粉煤灰的點通量超標。如果不加粉煤灰,耐久性不知道能不能達到要求?
答:主要看兩個指標,一是水膠比,二是礦物摻和料產量,建議你將添加粉煤灰的一組降低水膠比,同時適當減少膠凝材料用量試試。
問:用雷式夾做粉煤灰安定性時,在沸煮箱煮完3小時后,粉煤灰全部融化從雷式夾中流出.這種情況是否可以判定粉煤灰安定性不合格?如果不合格的話是降級使用還是和水泥一樣視為廢品?
答:根據《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規定,應判定為不合格品。因為不能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還可以用于其他用途,如填筑等,因此粉煤灰一般無廢品的說法。
問:我們攪拌站拌制C50P8混凝土,自己內部質量控制試塊標養28天在52MPA,同條件55MPA,但是工地上標養只有38.7MPA,同條件在45.8MPA,可是回彈數據在42MPA,更奇怪的是取芯強度只有30.9MPA,請教專家給我分析一下這是什么原因?
答:1、試塊強度可以反應實體強度,但是在構件混凝土實體強度會受到實際澆筑的環境、施工工藝、構件類型、施工質量、養護質量等多種因素影響,因此在部分情況下實體強度可能與試塊強度存在較大偏差。2、出現您所提到的情況的原因可能是:混凝土中摻入有一定量的膨脹劑,若實際操作過程中早期保濕養護不夠,可能會導致混凝土強度嚴重偏低。此外取芯法測試強度值與取樣部位有密切關系,若取樣部位碰巧是一缺陷部位,也可能導致上述現象。3、建議加大測試頻率,得到混凝土整體強度情況,以備后續處理。
問:試塊在陽光下曬曬強度會高一些!而從標養室直接拿出來壓的話強度會普遍低!想請教一下是不是這樣子,如果曬曬強度高的話.那是為什么?
答:陽光照射后,混凝土的濕度降低,試壓強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問:NITOCOTEEP402有毒是不是含苯,對人身體害處有多大?
答:1、NITOCOTEEP系列是富斯樂(FOSROC)的防腐蝕涂料類產品,目前主要有EP403,EP405,EP410。2、因水平有限,暫還未接觸過EP402。3、EP系列主要為一種環氧樹脂類產品,如EP403主要由環氧樹脂和固化劑組成,它干固后形成一層薄膜,具有抵抗化學腐蝕性能,可應用于高腐蝕環境。適用于海洋混凝土的防腐,對混凝土和鋼筋都具有保護作用。通常來說應該不含苯,對人體基本無害。
問:做水下混凝土時遇到這樣情況:混凝易泌水,下料停半個小時后重新下料就下不去,后拔管時發現已堵塞,施工時坍落度不大,只有200mm。
答:1)骨料級配如何?建議采用最大緊密堆積理論計算并調節粗細骨料用量和漿體,以保證施工和易性和耐久性。2)測試外加劑與膠凝材料的適應性,以規避外加劑的適應性問題。
問:什么是混凝土的離析?混凝土產生離析后有什么后果?如何防治?
答:1.砼是一種混合物--比如,普通砼是由石子砂水泥水(粗骨料細骨料凝結材料水)經人工或機械拌合而成的.為了達到預定的工程目的,施工時一般首先拌成具有流動性的砼--工程上叫做砼的塌落度(用厘米表示).如果在后續的施工過程中由于塌落度過大或運輸距離太長或振搗時間太長或振搗方法錯誤等造成砼的各組分互相分層----這種現象舊叫做砼的離析.2.砼如果離析,那么在砼成型后,會造成構件A強度降低.B構件強度不均.C構件拆模后表面有缺陷.極易給工程造成重大隱患??!3.防止辦法說起來簡單:A嚴格控制用水量B添加砼外加劑C采用正確的振搗方法和適當的運輸方法。
問:砼易出現泌水、離析問題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答:原因:(1)水泥細度大時易泌水;水泥中C3A含量低易泌水;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小易泌水;礦渣比普硅易泌水;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易泌水;摻Ⅰ級粉煤灰易泌水;摻非親水性混合材的水泥易泌水。(2)水泥用量小易泌水。(3)低標號水泥比高標號水泥的砼易泌水(同摻量)。(4)配同等級砼,高標號水泥的砼比低標號水泥的砼更易泌水。(5)單位用水量偏大的砼易泌水、離析。(6)強度等級低的砼易出現泌水(一般)。(7)砂率小的砼易出現泌水、離析現象。(8)連續粒徑碎石比單粒徑碎石的砼泌水小。(9)砼外加劑的保水性、增稠性、引氣性差的砼易出現泌水。(10)超摻砼外加劑的砼易出現泌水、離析。解決途徑:(1)根本途徑是減少單位用水量。(2)增大砂率,選擇合理的砂率。(3)增大水、水泥用量或摻適量的Ⅱ、Ⅲ級粉煤灰。(4)采用連續級配的碎石,且針片狀含量小。(5)改善砼外加劑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保水、增稠性,或適量降低砼外加劑摻量(僅限現場),攪拌站若降低砼外加劑摻量,又可能出現砼塌落度損失快的新問題。
上一篇:什么是益膠泥?下一篇:保溫裝飾一體板安裝工藝
圖文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