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工程也隨之有了更快更好的發展,為了更好的適應人們對于建筑的質量需求,建筑行業對混凝土養護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混凝土的養護工作做好,才能保證建筑物的質量。
1、自然養護
混凝土的自然養護是在常溫(平均氣溫高于5℃)的條件下,用澆水或保水的方法使混凝土在規定的時間內有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凝結硬化,逐漸達到設計要求的程度。覆蓋澆水養護。
覆蓋澆水養護即用草簾、蘆席、和濕砂等適當材料將剛澆筑的混凝土進行覆蓋,通過噴淋霧狀水使其保持濕潤。灑水養護時間長短取決于水泥品種和結構的功能要求,普通硅酸鹽水泥和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少于7d;摻有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不少于14d。灑水次數以能保證混凝土濕潤狀態為準。大面積結構如樓板、屋面等可采用蓄水養護。原理與灑水養護相似,區別是用蓄水的方式代替灑水,采用這種方法結構的周邊須用黏土做出圍堰,防止水分流失。
2、表面密封養護
混凝土的表面密封養護主要是采用合理的方法把混凝土和空氣隔絕。正常的情況下,是把塑料薄膜將混凝土表面覆蓋住。這樣主要是為了減少混凝土內部的水分的蒸發?;炷林械乃嗖牧弦\用其水分來開展水泥土的硬化與凝固處理,從而使其堅固性與穩定性不斷提高。通常而言,表面密封養護主要應用于一些不宜澆水的建筑物養護之中,如果混凝土的材料面積比較大的話,也可以考慮應用這種方法進行混凝土養護。
3、人工養護
人工養護是指通過人為控制混凝土的溫度和濕度,使混凝土凝結硬化,達到設計要求的強度。如蒸汽養護、熱水養護、電熱養護、太陽能養護等都屬于人工養護。一般預制構件生產,為縮短養護期和提高模板周轉率,常采用蒸汽養護。
常壓蒸汽養護工程分為靜停階段、升溫階段、恒溫階段及降溫階段四個階段。
①靜停階段。構件在澆灌成型后需要先在常溫下放一段時間,稱為靜停。靜停時間一般為2~6h,以防止構件表面產生裂縫和輸送現象。
②升溫階段。構件由常溫升到養護溫度的過程。升溫溫度不宜過快,以免由于構件表面和內部產生過大溫差而出現裂縫。升溫速度為:薄型構件不超過25℃/h,其他構件不宜超過20℃/h,用干硬性混凝土制作的構件,不得超過40℃/h。
③恒溫階段。溫度保持不變的持續相互時間。恒溫養護階段應保持90%~100%的相對濕度,恒溫養護不得大于95℃。恒溫養護時間一般為3~8h。
④降溫階段。是恒溫養護結束后,構件由養護最高溫度降至常溫的散熱降溫過程。降溫速度不得超過10℃/h,構件出室后,其表面溫度與外界溫差不得大于20℃。
4、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分析
大體積混凝土養護在施工中十分的重要。做好大體積混凝土養護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混凝土的中心溫度和表層溫度及空氣溫度與混凝土表層溫度的差值不宜大于20℃,如果混凝土結構的抗裂能力足夠好,溫度則應該保持在20℃~24℃之間。
②混凝土在拆模過程中,中心溫度和表層溫度之間以及內部溫度與外界氣溫之間的溫差應該在20℃以下。
③為了強化混凝土的抗裂性,一般可以將抗裂鋼筋網片布設在混凝土的表層。循環在混凝土表層布設抗裂鋼筋網片不但能夠強化混凝土的抗裂性,而且還能對混凝土收縮過程產生干裂進行有效的控制。
④通過預埋冷卻管循環水法控制混凝土內部溫度,循環冷卻水的溫度應低于混凝土內部溫度且應控制在25℃內。高溫天氣應取偏大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