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框與洞口結構的地方,到底是用水泥沙漿填充好還是用發泡劑好呢?為什么呢?下面門窗幕墻聯盟吧小編整理出大家的一些看法。
1、沒有考慮工程所處的地理位置是什么樣的氣候。不能一概而論是打發泡膠好還是填充水泥沙漿好!我認為在寒冷地區和夏熱冬冷地區打發泡膠比較好(這兩地區一年四季溫差較大,軟連接比接好,再者發泡膠的保溫性能比較好),其它地區填充水泥沙漿比較好。
應該根據當地氣候條件來定具體的安裝工藝,其實地方標準還是比較適用的!
2、 91年的規范對水泥沙漿的使用是有限制,但到了02年新的規范出來對水泥沙漿塞縫的做法已經認同,其中的原因不能不說是多年來經驗的總結,新的型材工藝不斷的提升,原先對型材的防腐問題慢慢得到改善,對于柔性連接的做法也有了不同的聲音,我覺得在實際施工中還是要根據各方面來考慮的。
在沿海地區門窗施工中,我個人是較偏向于使用水泥沙漿。原因有:
1/施工時對土建預留的洞口要求簡單。
2/塞縫后門窗整體性較好。
3/塞縫造價低。
4/施工簡便。
5/與土建配合較不容易產生磨擦〔因為叫他們施工時保證洞口的一致是很難的〕。
使用泡沫劑施工對保溫性、抗震性、防水性都有一定的優勢,但同時對窗洞口的要求也更加嚴格,且對固定連接片的壁厚要求也更高,特別是現在流行的大面積采光的落地窗越來越多,門窗與主體的連接的強度對柔性填縫來說也是更高的考驗。樓上很多做法都是上左右三面使用泡沫劑,而下軌采用水泥沙漿,如果說是為了承重的問題這樣做,那反過來說下部是門窗漏水的最大原因,這樣做是否忽視了防水的要求。
在我們地區對鋁合金門窗塞縫使用水泥沙漿塞縫的占了絕大多數〔塑鋼窗一定要使用泡沫劑塞縫〕,只要施工得好,防水一樣可以達到要求,少數滲漏的原因大多數是跟土建配合不好造成的。不過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對使用水泥沙漿塞縫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型材系列小于50系列的不宜使用,因為水泥具有吸水性,斷面太小的型材因為防水線縱深不足遇到大雨、臺風時抗滲漏性不好。
2/跟墻體接觸的型材背面一定要選用槽型的而不要采用平面的,塞縫飽滿后可以形成返水線在水泥沙漿時間長了產生裂縫后也不易進水。
3/注意跟土建的配合,塞縫時墻體的基層要處理干凈,特別禁忌在土建已經粉刷后的墻體上再裝框塞縫,這樣時間不長就會產生水泥二次施工的裂縫,容易進水。
4/外墻與鋁框交接處要打膠。
5/與墻體的固定點要加密防止塞縫擠壓變形。
6/水泥沙漿塞縫要由專業的工人配專業的工具施工。
3、鋼附框與墻之間,,,
我們一般采用鋼附框安裝的方式,,前幾年在北京石家莊等地都要求采用附框,然后用水泥砂漿抹平后,再安裝鋁框,在鋁框與鋼框之間是干法施工,,,
但最近兩年,甲方經常要求在鋼附框與墻體之間也填發泡劑,,我認為這樣沒有道理,,因為鋼附框的作用就應該是預埋件的作用,如果都用發泡劑不僅成本高又不結實
4、我個人偏向采用干法上墻:就是說要求土建把洞口做標準一點,誤差在2公分左右,成型后再裝鋁框,用內脹螺栓連結,縫隙打發泡劑,外打防水膠,里面等二次裝修。這樣鋁框不會被污染和變形等,效率高、損失少。但是門還是用固定片塞水泥砂漿好些,牢固些;一定要塞飽滿,最好自己塞,這個問題我遭遇太多!
5、規范上講是不允許用水泥沙漿填充的,因為水泥沙漿填充不屬于柔性接觸,還有一點就是水泥沙漿填充會腐蝕鋁合金框!所以說盡量不要用水泥沙漿填充!
在臺灣的大部分項目都是采用水泥砂漿填充的,在大陸規范要求柔性連接,但是發泡劑在膨脹之后也不能算軟性材質
6、現在很多公司都用水泥砂漿,因為這樣做的平方數可以下降3-5元每平方。
7、門窗周邊縫隙的處理的確是爭議頗多的。JGJ73-91中對門窗填縫的要求是“鋁門窗外框與墻體的縫隙填塞,應按設計要求處理。若設計無要求時,應采用礦棉條或玻璃棉氈條分層填塞,縫隙外表留5~8mm深的槽口,填塞密封材料”。但是實際施工過程中我不知道有幾家會這樣做。通常我覺得有這幾種處理方法:
1、水泥砂漿填縫:這樣施工最簡單,也最符合實際。但它對鋁門窗裝飾面以及門窗框型材內表面有腐蝕及污染。這就要求施工單位施工時嚴密注意,保護好鋁門窗型材的裝飾面,在處理門窗外框與墻體縫隙以致墻體表面裝飾完畢后,才能取掉鋁型材裝飾面的保護膠帶。至于水泥砂漿對門窗框型材內表面( 非裝飾面)容易產生腐蝕,避免的辦法是在鋁材表面涂以防腐漆。據資料介紹,在水泥砂漿未凝固時,對鋁材有腐蝕現象,待水泥砂漿凝固干操后,對鋁材的腐蝕也就停止了。因此,這種處理方法在我國目前是最常用的方案之一。它能使門窗框牢固的與墻體連接,而且對壁厚較薄的框料起著加固作用。尤其對鋁合金推拉門窗下軌道變形起著很重要的加固作用。國外大部采用這種方法,既節約又牢固。
2、發泡劑填縫:發泡劑填縫施工速度較快,但是對于周邊要求縫隙較高。成本較高,且對于局部受力不如水泥砂漿填充的好。
3、還有其它做副框的做法,價格貴,實用性差。
我個人提倡水泥砂漿填充做法,規范也沒有明確不準用水泥砂漿呀?再者我覺得大家不要混淆和套用“柔性連接”的概念。
大部分門窗項目是用發泡劑的; 有些業主會要求下框部位用水泥砂漿; 最近新接了一個項目要求全部用水泥砂漿,地方偏僻,房子超多,頭疼中。
個人觀點:首先我覺得在任何一個正規的工程里面沒有哪個總包或監理敢告訴你窗框和墻體連接不用發泡劑,這個應該和設計說明沒有關系,我們的二次深化設計圖紙是經過設計院審核的,他們不可能允許窗框和墻體直接連。
說得還是在理的,不過這牽扯到,先安裝窗框,還是先粉刷窗邊了。產生的問題都是施工過程質量控制上的造成的,窗框與窗洞的距離:窗上口與側口為25mm,窗下口為45mm.能控制到這樣的話,無論哪個工藝都節省成本。
8、 我是嚴重反對水泥砂漿填縫的。濕法上墻有以下幾大弊?。?/div>
1濕水泥砂漿對鋁材有腐蝕現象
2鋁框截面較小,料較薄時,水泥砂漿填縫易導致鋁框變形。這個問題在實際工程中出了多起,后來我們公司一律干法上墻。
3水泥砂漿填縫不能用于隔熱型材,因為其導熱系數較大,保溫性能不好。
4水泥和鋁框的熱膨脹系數不同,產生的熱應力無法消除,只能靠鋁框變形來吸收。一定時間以后,水泥會出現龜裂。
5防水性能差,水泥是可以滲水的。如想解決需要使用防水水泥砂漿或其它辦法。但水泥出現龜裂后,這個問題依然不好收場。
6主體結構會有沉降,水泥砂漿填縫沉降要被迫由鋁框變形來吸收。
7地震時,水泥砂漿填縫使整窗喪失了平面變形能力。
濕法上墻是日本人發明的,那時日本正處于戰后回復和發展經濟階段,比較追求降低成本,后來日本對濕法上墻進行了限制,開始使用固定片干法上墻。我們國家實力處在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過渡階段,現在開始對一些落后的技術進行限制是有必要的。
9、雖然發泡的造價要高一些,但從長遠來看,還是發泡好,而且保溫性好,除了水泥對鋁合金型材有腐蝕外,再就是在幕墻門窗安裝完畢后,形成20~25的填封,土建不見得認真去抹灰,而求也不好施工,這樣形成空隙,對業主將來也是不好的事。
10、我的苦難經歷
濕法上墻:
1。砂漿填充不飽滿,框體沉降 你也知道意味著什么樣?
2。開裂,膠可以象蘑菇一樣,你不想與我一樣做火鍋吧
3。膨脹,變形可以讓你3-5mm的間隙=0,(有的地方間隙 是絕對不可以大過2mm的) 嘎吱嘎吱嘎吱,天天來修吧!
4。你看過拿著噴漆到處補顏色的人嗎?呵呵!就是我
以上是我個人的苦難經歷,條條都有實在的工程在,阿門!
11、我認為用發泡膠合適
1、用發泡膠具有保溫隔熱
2、用砂漿會腐蝕鋼附框或鋁型材
12、我不談,談一下產品保護,有很多高檔房對產品要求很高,采用鋼副框的做法。
1.能保證工期,省得土建老催我們安窗框,只要先把鋼副框安上去就行。這是鋼的,泥刀敲上去也沒事,鋁合金就慘了。
2.最后安窗子,土建已結束,對產品保護好。
3.我們是否覺得我們交給業主的產品質量太差?應該要產品工業化,系統化,標準話..............這大概是我們中國國情所決定的吧!
13、我司經過多年經驗,窗三邊(上、左、右)采用發泡劑,下采用防水水泥砂漿進行下軌填充,這樣的優點是一能保證下軌的水平,二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下軌的滲水。
14、各有利弊
各位的觀點都有道理.但本人認為應從兩個方面分析問題:
1.保證安全,即連接強度;
2.防腐.
本人經歷過這兩種方式的施工.均存在問題.同時79年門窗規范強制要求軟連接,但后來的規范按設計要求做.
其原因就是觀點還沒有定論.本人認為如果解決了防腐問題,用混泥土完全可以.目前本公司采用瀝青防腐及混泥土方式.
希望大家對此展開討論!
15、防腐
現在的靜電噴涂鋁材和電泳鋁材有防腐作用嗎!
我本人以上的填充方式都經歷過,各有利弊,況且發泡劑的耐老化、腐蝕性能還不確定!
另外在深圳、香港那邊有先把外框空腔塞好水泥再上墻安裝的方法!
16、使用發泡劑
如果要求使用發泡劑的話,窗的下沿有立挺料位置一定要用防水水泥填充,或者全部用水泥,本人身受其害!
17、當然是只能用發泡劑,然后表面用建筑密封膠勾縫,原因如下:
一、水泥沙漿和鋁型材的膨脹系數是不同的,由于無法避免熱漲冷縮會使鋁型材與水泥沙漿之間產生毛細縫,而造成無法彌補的湛水現象;
二、混凝土是弱酸性物質,而鋁型材是弱咸性物質,長期直接接觸會發生化學反應,對鋁型材造成腐蝕;
三、發泡劑還有一個功能,就是隔溫性能比混凝土好,所以要用發泡劑,而不能用水泥沙漿。
18、為了防止門窗框四周產生結露,增強建筑物的防寒、防風、隔音、保溫等功能,保證建筑物在一般振動、沉降和熱脹冷縮時,不致使門窗損壞,建議在鋁合金門窗外框四周的縫隙中填充軟質保溫材料,如泡沫塑料條、泡沫聚氨酯條、礦棉和玻璃絲氈條,在外表面留5-8mm深槽口,用硅酮密封膠密封。另外門窗外框不直接與混凝土、水泥砂漿接觸,可避免堿對門窗的腐蝕,延長門窗的使用壽命。
19、本人也遇到過,當時由于密封不好,窗下的槽溝變成水溝了。我自己的住房都已經買了8年了,但有一個窗下的墻面總是濕漉漉的。重新裝修時將此處刨開,里面尚有積水。雖然重新補了一下,但由于混泥土含水,現在看來改進不大。
通常,理論上不能認為密封效果是絕對的,失效率按30%計算。所以,密封只能起到限制的作用,真正起作用的還是結構問題。79年版的門窗安裝規范要求必須軟連接,吃夠了這方面的苦。后來規范中只說明按設計要求進行。因此說明,這個問題已經得到重視,但還沒有理想的解決方案。18樓提出的意見基本上等同于79年規范。
20、靜電噴涂鋁材和電泳鋁材完全可滿足防腐要求。
現在的靜電噴涂鋁材和電泳鋁材比原來陽極氧化處理的鋁材防腐能力已增加了數倍,如用防水沙漿填縫,完全可滿足防腐要求。
如采用發泡劑那就要看土建單位提供的洞口了,如洞口與窗框間隙在2CM以上的話,我建議還是用防水沙漿填縫,因為靠發泡劑無法正真使窗框固定牢固,特別是一些單體面積比較大的窗戶。
21、我司是窗三邊(上、左、右)采用發泡劑,下先用防水水泥砂漿填幾個支點后,再進行發泡劑填充飽滿,這樣的優點是1、能保證下軌的水平 2、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下軌的滲水 3 、又解決了腐蝕和保溫問題。
22、水泥填逢,在此基礎上95年時,我們公司很早就用的.老板說:是他先想到的.不過現在我們公司已改為發泡填充劑.不過價高,量不足/好難做
23、我們常用的作法,即窗三邊(上、左、右)采用發泡劑,不過下軌處完全用防水水泥砂漿填充,這樣我覺得能加固下軌的強度。如果真正從防水、防滲漏的意思上講我覺得還是采用水泥砂漿填充的效果來的好,不過有時監理那里通不過,所以經常采用這個折中的做法。
24、個人施工經驗感覺:
1、上、左右用發泡劑;
2、下框用水泥砂漿,這樣防水好一些,現在土建洞口不規范,施工人員技術水平不能保證發泡劑的填充。
特別是門的下框一定要用水泥砂漿
25、我是江南多雨地區,有監理禁止發泡劑進場.兩種方式的施工各有利弊
關鍵在施工質量意識和認真度.
26、發泡劑的質量也不是很過關的,反之砂漿填充會增加連接強度尤其是下框。
27、1、用發泡膠具有保溫隔熱
2、用砂漿會腐蝕鋼附框或鋁型材
個人認為:上左右三面采用發泡劑,下口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漿才能有效防水。
28、大家都是想又省錢又能過關,還是刷防腐材料再用砂漿灌縫好吧
29、我在深圳做了十幾年門窗,基本上都是水泥沙漿塞縫的:鋁門窗邊刷防腐瀝青,水泥沙漿加107膠拌的干一點,分段塞縫,先將固定片部位塞縫,防止塞不嚴密,稍后通長塞,待水泥沙漿初凝后,拿掉木塞補上沙漿,這樣門窗不會變形.
30、我認為下框主要受力點用剛性支撐后,全部用揉性填充并做好密封,解決下框下沉,防水和隔熱問題.
31、我們公司做了一批55系列的窗戶,我們的方案是外部瓷磚各壓窗框半公分,用兩個地腳交叉固定,窗框下口打發泡劑。但我我擔心下口的防水問題,不知道各位有什么的好的辦法嗎?
32、窗下口不建議打發泡,好多都是滲水的
33、框下口打發泡劑后再在外面用耐候密封膠密封
34、此種情況確實容易滲水!!
1、打發泡膠,確實容易滲水??!
2、建議考慮灌間隙處防水沙漿,效果較好!
3、外打密封膠也沒用,面磚本身吸水率就很大!
35、在鋁合金窗與主體結構之間增設一道防水層,可采用1mm厚氧化鋁板,三元乙丙材質的防水層或者表面鍍鋅的鋼板.
36、我門最近兩年做的工程,都是要求發泡劑填縫。
37、當然用發泡劑好了,只是成本高了點;如果監理或土建上的人不反對,直接用水泥砂漿就行了,至于鋁材腐蝕的問題很好解決,在與水泥砂漿接觸的表面刷上瀝青漆就可以了.
38、我們這個問題從2005年2月討論到了現在,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可我們基本上也沒見什么新東西啊,我感覺現在好象外墻窗安裝都是帶鋼副框了的吧,反正我們做的都是,現在涉及的是鋼副框和墻體之間用什么填充好?
因為現在的小區外墻基本上以面磚為主,而面磚施工完成后滲水現象屢見不鮮,所以,鋼副框四周到底應該用什么來填充,到底應該是由誰來填充,成為了一個難題,因為這經常會混淆到底是窗漏水還是外墻滲水的問題。
1、先用發泡濟填充,然后抹水泥沙漿; 發泡濟本身不防水,且與水泥沙漿的粘接性一般,這樣會在內部形成兩個斷層,外墻滲水,將不可避免的進入室內,造成滲漏。
2、直接用水泥沙漿填充,在水泥凝固后,加上結構沉降,有可能在水泥和鋼框之間形成空鼓,那么外墻滲水的話依然會造成室內滲漏。
所以我認為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要外墻做好防水是關鍵??!
現在我們有個工地正在做,那叫一個悶??!鋼副框和墻體間用水泥沙漿填,但不是土建填,是我們自己填,也不知道業主是咋想地,靠,我們填完土建在收口,那不是又多了幾條跑水的縫嘛,暈,將來漏水了還不死活都是我們的問題啊
39、現在的靜電噴涂鋁材和電泳鋁材有防腐作用嗎!
我本人以上的填充方式都經歷過,各有利弊,況且發泡劑的耐老化、腐蝕性能還不確定!
另外在深圳、香港那邊有先把外框空腔塞好水泥再上墻安裝的方法!
我們就是這樣做的,先把外框空腔塞好水泥再上墻安裝,沒發現會變形或漏水、
40、應該考慮氣候;在南方大多數采用水泥沙漿填充,北方(主要是北京和天津地區)規定要使用發泡填充,主要是考慮的保溫性能好,軟連接的問題.
41、發泡填充能補償漲縮和利于保溫,下框主要受力點應加墊點或硬填充,避免下沉,窗臺外裝壓框部分與窗框之間應留有適當注膠縫用密封膠密封.
42、最好選用發泡劑,水泥砂漿不是柔性材料,可能與鋼附框之間會有腐蝕作用。
43、框下方使用發泡劑產生滲水現象的原因很多,根據我的經驗,主要幾點:1、打發泡劑前基層處理不干凈;2、土建作窗口有空鼓現象;3、制作時工藝不好。
對于是用發泡劑還是水泥沙漿,首先只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滲水現象都可以解決。
規范GB50210-2001規定,必須使用彈性發泡閉孔材料。
44、發泡膠隔熱性好,但沒有剛性,不防水,少雨干燥地區用.水泥砂漿固定牢靠,加107膠可防水,多雨濕度大的地區用
45、GB50327-2001中10.3.2.3\10.3.3.4明確規定不得用水泥砂漿填塞
46、1、窗框四周采用硬連接做法,即水泥砂漿塞縫。窗框與塞縫砂漿接觸面采用水柏油作防腐
處理。
2、窗框與外窗套可采取咬樘處理。窗框四周砂漿表面應留5~8mm×6mm(寬×深)的凹口,
貼“┴”型塑料條做槽口,有利防水與產品保護。(咬樘做法須分析窗體設計,是否影響配
件安裝與使用)。
3、結構施工之前完成面磚排列圖,根據排列尺寸調整洞口大小位置,確保洞口尺寸一次到
位。
4、偏離鋁窗安裝尺寸的洞口應在裝窗前修正到位,并經裝窗單位及監理單位書面驗收確認;
洞口修正大于50mm 的必須采用鋼筋網片細石砼做法。
5、窗洞口外擴200 范圍內水泥砂漿粉刷(包括塞縫)均采用特殊配合比干粉砂漿,不建議
自拌砂漿。其干粉砂漿配合比要求:聚丙烯杜拉纖維、微膨脹防水聚合物水泥砂漿。建議定
貨配合比:水泥:砂:防水粉(重量比)=1:2.5:0.03。杜拉纖維摻量為砂漿重量的0.04%。
6、窗洞口外擴200 范圍內在窗套面層施工前設置JS 涂膜聚合物防水材料。
47、我在重慶,沒出過遠門,不知道其他地方的具體做法,有一個問題是后塞縫的工作該哪個部門做,,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可能地方不一樣,其要求的標準也不一樣,我們的做法是上,左,右采用濕法的做法,下方用細石混泥土填縫的做法,濕法屬于門窗單位施工,下方填縫由土建單位做,房子交給業主以后的維修內容之一是滲水問題
48、門窗安裝干法作業使用發泡劑較為適宜;濕法作業應根據地理環境和現場情況有選擇使用發泡劑或水泥砂漿,水泥砂漿的使用應考慮到門窗材料和墻體材料不同的膨脹系數因素。
發泡劑應注意使用方法,施打發泡劑后應在未完全凝固前,在不破壞表面結膜的情況下將膨脹出縫隙的發泡劑塞回縫隙內。如果是用刀將結膜切割,對于后期施打防水膠的防水功能有些折扣。
49、一般根據規范的要求打發泡劑,但是通長情況下只打三邊,下口用水泥砂漿,因為考慮到門窗自重和沉降等因素。這種方案必須得到設計、業主、總包和監理的批準后才執行。打發泡劑與溫度、濕度等施工條件有較大關系,更重要的是施工隊伍的質量。打的少會透光,打的多,膨脹開并固化后突出窗體的必須割去,而且最好割入邊框1公分再用水泥砂漿或硅膠封堵。這時的發泡劑防水作用將減弱。
我傾向用水泥砂漿填縫,因為我做過的工地用水泥砂漿的比用發泡劑的漏水現象要少多了。也可能與施工條件和施工質量有關。
50、很簡單,肯定使用砂漿
第一:成本,現在業主對這個控價很敏感,一扇窗就增加3~4塊,如果一個小區做下來,也是筆不小的數目。
第二:砂漿漏水或者出現其他問題并不是砂漿這種填縫的手段不合理,而是施工單位技術太差,有經驗的業主都首先選用砂漿,其次就盯著你的施工看質量。
51、去年我們在武漢接了單工程(都市蘭亭)監理也是要我打泡沫膠,我們死不同意,說打泡沫漏水我們不負責,甲方也不同意打泡沫,到現在四萬多方的工程一個窗都沒漏一滴水, (用沙漿過程我們控制的很嚴格)而甲方前幾一個工程打發泡竟漏了差不多百分之三十,悲哀
52、跟墻體連接肯定是打發泡劑好,只是打發泡劑成本比較高。主要是考慮墻體跟窗的 材料膨脹系數不同,水泥砂漿填縫很容易就會與門窗裂縫,而且也容易引起門窗變形。在國外門窗安裝不少是干式安裝,門窗洞口粉好了 就直接按門窗、打發泡劑、固定、打膠密封就完事了,根本就沒泥水匠的活了。但答發泡劑的時候要注意擋著不能讓發泡劑溢出框外,溢出了再切掉的話就破環了發泡劑的結皮表面,發泡劑就容易吸水了。
53、從我經歷的工程來看,上左右三邊應施打發泡劑,下邊和左右兩邊向上30CM左右用防水砂漿填充的效果最好,因為窗邊滲漏主要是在邊角和下口,工人的 發泡劑的施打水平不可能有防水砂漿填充的那樣飽滿密實,所以從防水角度來講是最好的 而且也盡量保證柔性連接了。且在現場安裝時,窗框安裝后有下口的砂漿填充比發泡劑更能保證穩定
54、填縫處理采用水泥砂漿和發泡劑兩種方法
在門窗的下檻、兩側底角向上100mm采用水泥砂漿填崁密實,其余三面采用發泡劑填崁,打注發泡劑前先把要打發泡劑的部位用噴霧方法噴灑水,去除灰塵,打完發泡劑后再噴灑水霧,讓發泡劑遇見水份后不向窗縫外溢出,而在縫隙內膨脹到位。可以實施試試。我在門窗工程都采用此方法,效果不錯。
55、用發泡膠、隔熱保溫;水泥砂漿填縫、可能會有污濁,要注意結構牢固;鋼副框安裝成本高是目前有標準的做法
56、上、左、右采用發泡劑,下方先用水泥砂漿支點,再用發泡劑填縫 較好!
我公司年產值1.5億,都是這樣做的 ,防水效果不錯!
另外,有人誤解說是“發泡劑用來連接墻體和框強度不夠”
需要說明的是 發泡劑主要是起密封作用的,連接還須用固定片!
57、采用內打發泡劑和外抹水泥砂漿兩者相結合的方法,最為合適.
58、1、無論以上哪種方式都是不違反現行國家標準及行業規范的(個別地方的垃圾規定除外)
2、如果是普通非節能門窗,建議采用三邊(上、左、右)采用發泡劑,下采用防水水泥砂漿的做法。這也是日本YKK普通門窗的做法,日本后來對此進行一些限制,不是安全,也不是防腐問題,是節能問題。
3、如果是斷熱節能門窗,建議采用干法施工,建議采用固定調節片的方式。盡量不用鋼副框。
59、我公司基本在南方施工,南方普遍采用水泥砂漿,我們在廣東的項目清一色的砂漿,我們覺得砂漿密室,防水效果好.
60、我認為還是水泥砂漿好,發泡劑受力不行。最好先拿水泥砂漿塞完后在那發泡劑補一下最好了。我們一般要求塞封師傅先賽好后,等水泥收水差不多再進行擠壓一次,這樣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61、依據多年的經驗還是發泡比較好!不過打發泡的質量要好!連續,飽滿!而且墻體和窗框之間的縫隙不能大于20mm,太大了,發泡就沒有必要了!
62、個人意見:
還是發泡膠的防水比較好,我司都是做帶鋼副框的工程,現在我們在鋼副框的外側都打發泡膠的(≤20mm的),首先下口墊好,四周發泡,然后撤掉木楔補空隙,四周發泡不割,在表面干的時候用手將出來的按進去,然后土建收口,安裝鋁窗的時候,鋁窗和副框的空隙還是發泡的。我試過一個窗戶1515的,打完發泡后將固定的釘卸掉,我沒踹下去的 (可能力度不夠的)。先安裝框后收口的:打發泡的防水效果不是很好的,因為門窗要保護的,發泡沒和窗直接接觸(和保護膜沾著呢),可是考慮鋁的線膨脹的,還是要打發泡的,防水主要靠框的外墻體膠啊。水泥塞口還是發泡塞口,如果外口膠不好,防水效果不會差到哪的!
63、對水泥砂漿塞縫的看法
我現在施工的樓盤均采用水泥砂漿塞縫:
1、1:2配比的干性水泥砂漿-清掃洞口后澆水-包括型材槽口的塞縫(1、施工現場會發現鋁合金門窗下側很難塞實;2、固定片處塞縫時很容易被忽視;3、在洞口不標準的情況下,砌磚和打發泡劑是在所難免的)-保養-外圍打硅酮耐候密封膠。事實證明裂縫仍然存在,漏水情況依然存在。
2、我們也嘗試先把鋁合金型材槽灌漿后再安裝,但是增加搬運困難,而且門窗容易變形。
當然不管是用砂漿還是用發泡劑,滲水是個永遠無可避免的煩惱,砂漿塞縫讓我最覺得頭痛的是,一但發現有空鼓或未塞情況,再補救只會越來越糟。整個窗都會因為整修的敲擊變得四周都是裂縫。
64、我看了上面各位的經驗之談, 我先來說說我的看法,
大家對底框用發泡劑填充有不支持意見的理由,都是因為認為
- 發泡膠不防水,
發泡膠有很好的防水效果, 不管是不是把表皮做切割,都一樣好,因為好的發泡膠是閉孔結構,不是開口結構,所以不會影響它的防水效果, 在國外,我甚至看到過有人用發泡膠去堵漏水孔的,一分鐘就把孔封住了 有視屏,要的話,發信給我,我發給你們.
- 發泡膠對材料粘性不好
發泡膠對混凝土和磚石,金屬都有很好的粘著性,當然爛發泡劑除外, 你可以在現場等發泡劑干了之后,用刀切開看它是否對材料有粘著性(很多人現在只看表面是否光滑,不看內在的),從外面看更本看不出來的.
- 發泡膠本身強度不夠支持窗的重量
發泡膠的抗撕裂強度可以達到14N/CM2, 國外窗根本不用永久的機械固定的,他們用臨時固定,打發泡劑后就直接把臨時緊固點取出來,靠發泡劑本身的強度和粘度來固定窗(我有圖片的,如果有需要,可以留下EMAIL地址,我發給大家)
國內96%廠家片面追求發泡量,密度非常小,中間都是空氣,當然無法支撐重量了, 別人也不是傻瓜,只有這點料(這點重量), 你要體積(發泡量),我只能是降低密度了,要我自己賠錢是不可能的.
- 水泥砂漿密實, 防水好
是很密實,但是一定會開裂,漏水,不管你做得再好, 理由很簡單, 沒不同材料的導熱,變形系數不一樣, 一定會開裂,也一定會漏水, 早點,晚點而已,而且溫度變形是小事, 任何震動,都會引起接口變形, 很多人說我做的從來沒漏水,順利過質檢,而用發泡膠的漏水機會大得多.嘿嘿, 我說,你用砂漿是暫時沒漏水, 你能做5年,10年不漏水?最好也不過是工程收工一年內不漏水而已,收了錢, 誰還會管你2年后會不會漏水?用發泡劑漏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施工水平差, 沒打滿, 選用的發泡劑品質爛,
沒粘接性等等.
但是如果選用高品質的發泡膠, 正確的借口處理和施工, 用發泡劑填充的窗, 一旦不漏水,可以保證10年不漏.國外都可以做到的,再加上保溫和密封的效果和砂漿不可同日而語.
這和砂漿暫時不漏, 長期保證漏水的情況完全不一樣.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用發泡悸漏水不是材料不好,是大家很難買到好發泡劑,或者是出于成本原因,不愿意用好發泡劑.
不是發泡劑密封填充這種工藝本身的問題.
而用水泥砂漿是一定會漏水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65、我覺得,好的發泡膠
(1)要有一定的密度(12-16之間),這樣強度也有了,不能片面追求發泡量,不打不是更省錢?
(2)一定要是閉孔結構,而且要保證固化完畢后>90%是閉孔的,這樣才可以達到防水,隔熱,絕緣的效果
(3) 對兩邊材料一定要有黏著性(磚,石,混凝土,PVC,鋁料等)
(4)最好是前發泡技術, 現場可以控制, 沒有浪費材料,不用切割, 對材料沒有后期應力導致變形,門窗最后關不起來.
66、鋼附框與墻體之間留不少于1cm的空隙,用發泡膠填充,然后用防水涂料進行防水處理。
67、國家規范沒有明確說明到底要打幾面, 歐洲是要打4面, 從實用角度來說,只要發泡劑質量過關,效果一定是打4邊好.
68、底部用防水砂漿填充,其余三面用發泡劑填充。
69、大多數人都知道發泡劑好,可是成本問題擺在眼前,在竟爭激烈的今天除非甲方要求一般沒有人會主動選用發泡劑,就是防腐漆很多都不涂。
70、理論上應該用干法安裝,但廣東的規范上表明,以后發展方向是安裝附框然后安裝鋁窗,目前市場上南方多用防水砂漿,北方多用發泡劑,查現在的規范,沒有明確有要求,只有96年的鋁合金門窗安裝工藝明確嚴禁采用水泥砂漿填縫,所以現在采用水泥砂漿填縫的,一但監理追查起來,確少依據,個人認為規范過舊,應該可以采用水泥砂漿原因
便于安裝,降低成本,固定更牢固,便于批量生產.采用發泡劑的鋁窗尺寸,只能是洞口兩過各減7.5,而土建洞口的誤差是在20cm左右范圍內,這樣造成加工尺寸過多,不便批量生產
71、我個人認為,采用兩種方法結合要好,下口采用1:2水泥砂漿兩次嵌實,上、右、右三面采用泡沫填縫劑嵌實,這樣可以保證窗的彈性變形又能保證窗體不沉降。
72、碰一牛公司加牛人,采用上下插接框,金屬栓固定,兩邊框不固定。窗框與結構間,塞兩泡沫棒,加防水膠板處理,說是香港幾十年前就這么做了。
73、在下非常贊同用發泡膠,我們公司所有工程全用發泡膠填縫,那樣能減少很多后顧之憂。
74、我覺得在南方、風壓取值大、雨水多的地區,還是水泥沙漿填縫好。
75、在窗框四周邊加設泛水式軟避水膠條,鑲嵌于水泥沙漿里,形成一閉合的防水膠條圈。
76、在廣州基本上都是濕法上墻的,沒有見到拆下來重裝的,其實我個人認為濕法安裝密實性較好,水泥砂漿之間的結合比發泡劑與水泥砂漿好,但濕法安裝過程中水泥砂漿的養護比較麻煩。至于腐蝕問題,噴涂材料這個問題基本上不存在,氧化料涂上防腐油也沒有問題,只不過除廣東以外,很少地方涂那種氣味難聞的防腐油。
77、本人認為砂漿填充最好,我們以前做的都是砂漿填 從來就沒漏過水
不過既然規范有要求就下口采用水泥砂漿嵌實,上、左、右用泡沫填縫劑嵌實比較好
78、香港的要求是要在鋁窗框邊掃一層瀝青防止腐蝕的,這樣做法很好。如果用發泡膠的話會給施工帶來很多麻煩,清理是一個問題、注膠后鋁材不多不少會鼓起來變形、民工踩上去的話也會變形、時間長了還會進水,發泡膠注好后要割膠,不割的話你外墻怎么做?割了的話肯定進水。按規范的話施工的人難做,成本也更高。一瓶發泡膠最少也要10幾20,縫大的話用多少發泡膠都不頂事。
79、要看洞口,磚洞口沒做批灰防水前,是絕對不能用發泡的,發泡沒有滲透性
地門,大窗下框更不能用發泡,會沉降上框開裂。用什么工藝不能斷言要看工地狀態,要看地區是防水重要還是保溫重要
80、用發泡膠最合適
1、用發泡膠具有保溫隔熱
2、用砂漿會腐蝕鋼附框或鋁型材
3、鋁材與磚墻的彭賬系數不同,直接用水泥會非常容易出現裂縫
81、我們所做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中,都是建議施工單位將門窗框三周打發泡劑,下口由土建單位進行防水砂漿密實填充。主要是考慮到窗框的自重及發泡劑的耐久性,采用下口為砂漿填充可以避免滲水的現象。但最主要的還是要與質監部門做好溝通,否則人家不認定這樣的方法,會讓人頭痛的。
82、我覺得這里邊有一個問題好像沒整清,就是現在收口是收到副框,不是水泥砂漿和鋁框直接連,現在做的工程中基本都是又帶副框的。副框、主框的處理關系和副框、墻體的處理關系是不一樣的??!
83、我認為打發泡并不是保溫,保溫是關鍵是隔斷室內與室外的熱傳遞的能力,顯然發泡并沒有隔斷室內與室外。發泡是彈性填充,它的主要作用還是在預防建筑結構變形迫使門窗變形而遭到破壞。
84、本人是這樣施工的:
1、門窗框安裝時用木尖臨時調平固定;
2、在門窗框的四個角以及豎挺料或橫挺料與邊料交接處打上泡沫劑,固定好門窗框,清除掉木尖;
3、抹灰時下部填防水砂漿,上方、左右填抹灰砂漿;
現在鋁材表面處理工藝很好,砂漿干后不會腐蝕型材;節點處軟處理,其它部位鋁框本身就能適應;下部一定要防水砂漿填充;這樣的作法即可保證質量,又可保證門窗的連接強度,同時也降低了成本。
85、裝框子前先用包扎帶纏起來,如果縫子太大找幾個點用水泥砂漿填充,不然會出現鋁合金框子下陷沒有辦法調窗扇,薄一點的地方可以用發泡劑填充!超過3cm就有必要了!因為發泡劑本身不能固定鋁金框!太多浪費,具體俺看現場情況!
86、我也認為是干法好,雖然臨時看上去成本高了一些,但是如果加上后期的維護保養的話,
我想成本未必會比濕法高多少,而且要是聯系到施工方的工程質量和信譽的話,那就更
是無形的財富了。
87、不是用哪個好的問題,在天津的地方規范不允許用水泥填縫,必須用發泡膠,外部打中性耐候膠,室內打防水密封膏即可。
88、實際施工中我們采用的是門窗下口及兩側邊上翻100mm采用砂漿密實填嵌,其余三邊發泡填嵌。
89、補充:柔性填充可以使窗體表面具備平面變形能力可有效減小瞬間較大風壓對窗體的破壞性沖擊
90、在再方好像都是用防水砂漿,北方用的很少,基本上都是用發泡劑。在南方做了一個樣板間,塞防水砂漿,那才叫一個費勁啦,然后還得清理,弄不好還會劃傷鋁材,還得補漆。本人親身經歷。還是偏向于打發泡。
91、我做過的所有工地,除了個別要求推拉門下口處采用水泥沙漿填充,其他均采用發泡劑填充,我們合肥萬科的就是全部采用發泡劑填充的,并且要求在不完全干的時候手工將發泡劑塞平嚴禁用刀具割除
92、我的一個痛。泡沫劑不防水啊。漏的一塌糊涂,填縫的水泥砂漿可以摻些保溫材料在里面起到保溫和沉降。鋁合金面可以做防腐處理
93、濕法上墻:
1、砂漿填充不飽滿,框體沉降。工人不可能都塞的那么好。
2、開裂,裂開就會滲水。
3、膨脹,時間稍微一長膨脹的效果就出來了。
4、交叉作業的污染、破壞,好好的東西裝上去了,施工完了看了都心寒。
94、新的行業規范《鋁合金門窗工程技術規范》JGJ 214-2010,備案號J 1071-2010 2010-07-20發布 2011-03-01實施
第27頁
7、安裝施工
7.3.2 鋁合金門窗采用濕法安裝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7.3.2.1 鋁合金門窗框安裝應在洞口及墻體抹灰濕作業前完成;
7.3.2.2 鋁合金門窗框采用固定片連接洞口時,應符合本規范第7.3.1條的要求;
7.3.2.3 鋁合金門窗框與墻體連接固定點的設置應符合本規范第7.3.1條的要求;
7.3.2.4 固定片與鋁合金門窗框連接宜采用卡槽連接方式。與無槽口鋁門窗口連接時,可采用自攻螺釘或抽芯鉚釘,釘頭處應密封;
7.3.2.5 鋁合金門窗安裝固定時,其臨時固定物不得導致門窗變形或損壞,不得使用堅硬物體。安裝完成后,應及時移除臨時固定物件;
7.3.2.6 鋁合金門窗框與洞口縫隙。應采用保溫、防潮且無腐蝕性的軟質材料填塞密實;亦可使用防水砂漿填塞,但不宜使用海砂成分的砂漿。使用聚氨酯泡沫填膠縫,施工前應清除粘結面的灰塵,墻體粘結面應進行淋水處理,固化后的聚氨酯泡沫填膠縫表面應作密封處理;
7.3.2.7 與水泥砂漿進出接觸的鋁合金框應進行防腐處理。濕法抹灰施工前,應對外露鋁型材表面進行可靠保護
7.3.1 鋁合金門窗采用干法施工安裝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7.3.1.1 金屬副框安裝應在洞口及墻體抹灰濕作業前完成,鋁合金門窗安裝應在洞口及墻體抹灰濕作業前進行;
7.3.1.2 金屬副框寬度應大于30mm;
7.3.1.3 金屬副框的內、外側宜采用固定片與墻體洞口連接固定;固定片宜用Q235鋼材,厚度不應小于1.5mm,寬度不應小于20慢慢,表面應作防腐處理;
7.3.1.4 金屬副框固定片安裝位置應滿足:角部距離不應大于150mm,其余部位的固定片中心距不應大于500mm;固定片與墻體固定點的中心位置至墻體邊緣距離不應小于50mm;
7.3.1.5 相鄰洞口金屬副框平面內位置偏差應小于10mm。金屬副框內緣應與抹灰后的洞口裝飾面齊平,金屬副框寬度和高度允許尺寸偏差及對角線允許尺寸偏差應符合表7.3.1的規定;
7.3.1.6 鋁合金門窗框與金屬副框連接固定應牢固可靠。連接固定點設置應符合(圖7.3.1-1)要求。
表7.3.1 金屬副框允許尺寸偏差(mm)
項目 允許偏差值 檢測方法
金屬副框高、寬偏差 ±3 鋼卷尺
對角線尺寸偏差 ±4 鋼卷尺
95、從規范的角度來說,主要考慮的是二點;一是砂漿對型材的腐蝕作用;二是考慮地震時,窗與墻之間的緩沖間隙,避免變形擠壓減少玻璃破損
96、想也不用想,肯定是發泡劑好, 發泡劑是柔性材料,在洞口變形中可以增加門窗框架的變形吸收能力,同時在門窗框更換也相對方便??傊人嗌皾{等硬性材料要好。
97、規范上有。可以使用防水的水泥砂漿。正確的應該用柔性填充材料,如聚氨酯發泡劑。它所起的作用為:保溫(節能方面)、防潮(所以打發泡劑必須是閉孔的)、收縮(門窗在一定的溫差下有一定的變形,所以起到緩沖變形的作用)、支撐與加固、隔音等作用。
98、用發泡劑肯定是最好的,但是考慮到發泡劑成本較高,我覺得可以才用在發泡劑與砂漿混全作業。在固定鐵片處用發泡劑,在無固定鐵片處用砂漿。兩者的優點都可以結合到一起。
99、我個有認為,窗的上面和左右的蓬小于20-30MM是用發泡濟比較合適,當三邊大于30mm時采用水泥砂漿,窗的下口蓬我覺得必須采用水砂漿.主要是先考慮窗的安裝質量和防水問題,再考慮窗的腐蝕.
100、作為一個不做門窗的,我僅僅想知道的是,正確的,科學的,符合技術要求的做法,而不是你也說我也說:我們做過得,沒問題的,都是這樣做的,這樣省錢的,這類不負責任的沒有一點社會責任感的話,在中國這種話聽的太多了。
101、個人認為,這種歸范中沒有明確也是有原因的。建筑洞口驗收不標準,處使門窗減尺過大,減尺過大的門窗使用發泡膠很難達到固定做用,選用水泥砂漿最好。但是對于那個門窗洞口較為標準時,門窗與墻體間系過較小,水泥砂漿無法灌入,這時用發泡膠最好。使用鋼附框也有些原因。
102、我認為無論采用干法還是濕法塞縫,最好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和施工習慣,不能一概而論。辟如在南方,夏天室外氣溫較高,如采用發泡劑,時間一長,發泡劑就發生粉化,防水效果自然就失效,最有效的方法還是采用濕法,而針對水泥砂槳對外框的腐蝕問題、污染及空鼓問題,從施工工藝是完全可以控制。
103、我司經過多年經驗,窗三邊(上、左、右)采用發泡劑,下采用防水水泥砂漿進行下軌填充,這樣的優點是一能保證下軌的水平,二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下軌的滲水。”有點矛盾。
水泥砂漿是有不少缺點,但是現場做發泡往往很不到位,經常出現空隙,這對于保溫、防滲都有副作用。
相反做水泥砂漿一般都能做的飽滿,這有助于保溫和防滲。
104、我的做法是窗上口,與左右口打發泡。在左右口50MM處用水泥砂漿(不能太濕,干燥點,添點防水劑,5%),下口用防水砂漿填充,不能太濕。完事后用稀釋的砂漿抹面。這種方法只是用毛胚裝窗。
有的工程水泥填充不是門窗的活。
105、我公司一直用水泥砂漿,至于腐蝕問題,用瀝青漆即可.防水用防水涂料.如用發泡劑,個人認為使用于用鋼副框的項目.
106、與洞口結構的地方,如果是塑鋼門窗是內里采用發泡劑填充,外面在填上水泥沙漿
如果是鋁合金門窗都是用水泥沙漿填縫
107、采用發泡劑對于主體預留洞口的標準度要求比較高,水泥砂漿(防水砂漿)成本低,施工方便靈活。至于腐蝕鋁合金的說法,只要灌封實密,能讓鋁合金內藏腔體局部形成真空狀態的,并處理好室外防水,我想和鋼筋混凝土里的鋼筋沒什么分別!
108、門窗安裝干法作業使用發泡劑較為適宜;濕法作業應根據地理環境和現場情況有選擇使用發泡劑或水泥砂漿,水泥砂漿的使用應考慮到門窗材料和墻體材料不同的膨脹系數因素。
發泡劑應注意使用方法,施打發泡劑后應在未完全凝固前,在不破壞表面結膜的情況下將膨脹出縫隙的發泡劑塞回縫隙內。如果是用刀將結膜切割,對于后期施打防水膠的防水功能有些折扣。
109、三邊軟連接,一邊硬連接
上口,左右發泡劑+密封膠,下口水泥沙漿,有錢的弄防水水泥沙漿
發泡劑除開保溫以外,還要起彈性連接的作用
108、從保溫節能上講,門窗周邊的處理需要用柔性材料來填充,而發泡膠屬于柔性材料且其密度又高保溫性能好,而砂漿密度低保溫性能不好而且易對門框或窗框材料腐蝕,所以還是使用發泡膠好。
109、JGJ214-2010都已明確可以用水泥砂漿填縫,發泡劑與水泥砂漿各有利弊!
110、三邊軟連接,一邊硬連接
上口,左右發泡劑+密封膠,下口水泥沙漿。
現在灌漿不便宜吧。人工越來越貴了,如果是土建單位做,那當然是灌漿的好。自己做的話我覺得是打發泡劑好,施工單位,灌漿很慢的。認為灌漿方便的人不知道有沒有到過現場自己安裝呢?一天下來能灌多少呀?現在四邊灌漿的成本是12一平米左右的人工了。打發泡劑可以打多少呀?
111、萬科的施工規范上是底部和兩側150mm高度做水泥砂漿密封,剩余部分做發泡劑!
112、終上所述:三邊用發泡劑,下面用水泥填縫!是比較常規比較合理的做法!
113、個人觀點:上、左右采用低膨脹發泡填充;下部采用防水水泥砂漿塞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