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墻抗滲是現今建筑施工中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隨著各種新型墻體材料(如混凝土空心砌塊、加氣混凝土砌塊等)的廣泛應用,過去大量使用的實心粘土磚已被明令禁止。但新型墻體材料普遍存在孔隙率大、吸水性強、抗滲能力差等缺點,因此在使用新型墻體材料的同時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建筑物外墻滲漏。在高層建筑物外墻施工中,由于施工操作不當,而造成的防水砂漿層裂縫、龜裂、空鼓、脫落等質量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沒有按要求進行分層刮圖 正常情況下,按照防水砂漿的施工要求,刮涂一般應分2—3次進行。而施工單位為了搶進度,經常采用一遍成活的施工方法。 二、基層未按要求處理 外架管孔、洞眼沒有從內到外分幾次堵塞;墻體表面有灰塵和污垢;墻體過于干燥,未充分潤濕。在這種條件下施工刮涂,由于灰漿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層吸收,勢必影響防水砂漿強度。 三、防水砂漿配比不正確 未按設計和規范要求的砂漿配比進行施工,防水砂漿不能充分發揮性能,在防水、抗裂等方面出現問題。 四、膠漿硬化后加水使用 防水砂漿規定配置好的膠漿須在45分鐘內用完,且膠漿硬化后不得添加水再次使用。 五、施工后養護不良 防水砂漿在硬化后,需要進行灑水養護。施工后面層長期暴露于空氣中受溫差及風干影響,造成砂漿面層收縮產生龜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