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種防水層取材容易,施工方便,防水效果較好,成本較低,適用于地下磚石結構的防水層或防水混凝土結構的加強層。但水泥砂漿防水層抵抗變形的能力較差,當結構產生不均勻下沉或受較強烈振動荷載時,易產生裂縫或剝落。
基層的處理
基層處理十分重要,是保證防水層與基層表面結合牢固,不空鼓和密實不透水的關鍵?;鶎犹幚戆ㄇ謇?、澆水、刷洗、補平等工序,使基層表面保持潮濕、清潔、平整、堅實、粗糙。
1、混凝土基層的處理
(1)新建混凝土工程,拆除模板后,立即用鋼絲刷將混凝土表面刷毛,并在抹面前澆水沖刷干凈。
(2) 舊混凝土工程補做防水層時,需用鉆子、剁斧、鋼絲刷將表面鑿毛,清理平整后再沖水,用馬連根刷刷洗干凈。
(3) 混凝土基層表面凹凸不平、蜂窩孔洞,應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進行處理。
超過1cm的棱角及凹凸不平,應剔成慢坡形,并澆水清洗干凈,用素灰和水泥砂漿分層找平。
混凝土表面的蜂窩孔洞,應先將松散不牢的石子除掉,澆水沖洗干凈,用素灰和水泥砂漿交替抹到與基層面相平。
混凝土表面的蜂窩麻面不深,石子粘結較牢固,只需用水沖洗干凈后,用素灰打底,水泥砂漿壓實找平。
(4) 混凝土結構的施工縫要沿縫剔成八字形凹槽,用水沖洗后,用素灰打底,水泥砂漿壓實抹平。
2、 磚砌體基層的處理
對于新砌體,應將其表面殘留的砂漿等污物清除干凈,并澆水沖洗。對于舊砌體,要將其表面酥松表皮及砂漿等污物清理干凈,至露出堅硬的磚面,并澆水沖洗。
對于石灰砂漿或混合砂漿 砌的磚砌體,應將縫剔深1cm,縫內呈直角。
3、 毛石和料石砌體基層的處理
這種砌體基層處理與混凝土和磚砌體基層處理基本相同。對于石灰砂漿或混合砂漿砌體,其灰縫要剔深1cm,縫內呈直角。對于表面凹凸不平的石砌體,清理完后,在基層表面要做找平層。找平層做法是:先在石砌體表面刷水灰比0.5左右的水泥漿一道,厚約1mm,再抹1~1.5cm厚的1:2.5水泥砂漿,并將表面掃成毛面。一次不能找平時,要間隔兩天分次找平。
基層處理后必須澆水濕潤,這是保證防水層和基層結合牢固,不空鼓的重要條件,澆水要按次序反復澆透。磚砌體要澆到砌體表面基本飽和,抹上灰后沒有吸水現象為合格。
操作工藝
灰漿的配合比和拌制
(1) 灰漿的配合比
素灰:用水泥和水拌合而成,水灰比為0.37~0.4左右,標準圓錐體沉入度為7cm。
水泥漿:用水泥和水拌合而成,水灰比為0.55~0.6。
水泥砂漿: 灰砂比為1:2.5,水灰比為0.7左右,標準圓錐體沉入度為8.5cm。
(2) 灰漿的拌制
灰漿的拌制以機械攪拌為宜,亦可用人工攪拌。拌合時要嚴格按照配合比加料,拌合要均勻一致。
拌合好的灰漿不宜存放過久,防止離析與初凝,以保證灰漿的和易性與質量。一般情況下,普通硅酸鹽水泥拌制的灰漿,當氣溫為5~20℃時,不應超過60min;當氣溫為20~35℃時,不應超過45min。礦渣硅酸鹽水泥和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拌制的灰漿,當氣溫為5~20℃時,不應超過90min;當氣溫為20~35℃時,不應超過50min。
防水層施工操作要點
(1) 混凝土頂板與墻面防水層操作
第一層: 素灰層,厚2mm。先抹一道1mm厚素灰,用鐵抹子往返用力刮抹,使素灰填實基層表面的孔隙。隨即在已刮抹過素灰的基層表面再抹一道厚1mm的素灰找平層,抹完后,用濕毛刷在素灰層表面按順序輕輕涂刷一遍,將素灰層在操作過程中由于多余水分的蒸發形成的毛細孔道打亂,從而形成一層堅實不透水的水泥結晶層,成為防水層的第一道防線。
第二層: 水泥砂漿,厚4~5mm。在素灰層初凝時抹第二層水泥砂漿層,要防止素灰層過軟或過硬,過軟將素灰層破壞;過硬粘結不良,要使水泥砂漿層薄薄壓入素灰層厚度的1/4左右,抹完后,在水泥砂漿初凝時用掃帚按順序向一個方向掃出橫向條紋。
第三層: 素灰層,厚2mm。在第二層水泥砂漿凝固并具有一定強度(常溫下間隔一晝夜),適當澆水濕潤,方可進行第三層操作,其方法同第一層。
第四層: 水泥砂漿層,厚4~5mm。按照第二層的操作方法將水泥砂漿抹在第三層上,抹后在水泥砂漿凝固前水分蒸發過程中,分次用鐵抹子壓實,一般以抹壓3~4次為宜,最后再壓光。
第五層抹面作法的前四層和上述抹面作法相同。第五層是在第四層水泥砂漿抹壓兩遍后,用毛刷均勻地將水泥漿在第四層表面,隨第四層抹實壓光。
(2)磚墻面和拱頂防水層的操作
第一層是刷水泥漿一道,厚度約為1mm,用毛刷往返涂刷均勻,涂刷后,可抹第二、三、四層等,其操作方法與混凝土基層防水相同。
(3) 石墻面和拱頂防水層的操作
待找平層(為一層素灰、一層砂漿)水泥砂漿充分硬化后,再在其表面適當澆水濕潤,即可進行防水層施工,其操作方法與混凝土基層防水相同。
(4) 地面防水層的操作
地面防水層操作與墻面、頂板操作不同的地方是,素灰層(一、三層)不采用刮抹的方法,而是把拌合好的素灰倒在地面上,用馬連根刷往返用力涂刷均勻,第二層和第四層是在素灰層初凝前后把拌合好的水泥砂漿層按厚度要求均勻鋪在素灰層上,按墻面、頂板操作要求抹壓,各層厚度也均與墻面、頂板防水層相同。地面防水層在施工時要防止踐踏,應由里向外順序進行。
(5) 特殊部位的施工
結構陰陽角處的防水層,均需抹成圓角,陰角直徑5cm,陽角直徑1cm。
防水層的施工縫需留斜坡階梯形槎,槎子的搭接要依照層次操作順序層層搭接。留槎的位置一般留在地面上,亦可留在墻面上,所留的槎子均需離陰陽角20cm以上。
防水層的養護
(1) 對于潮濕通風不良的地下建筑(如地下室、地下溝道等),在防水層施工后表面出現大量冷凝水的情況下,可以不必澆水養護。
(2)對于出入口、地上防水工程有風干現象等部位應澆水養護,保持防水層表面經常濕潤,養護期為兩周。在通風良好及有陽光照射的地方,應在防水層上覆蓋濕草簾等遮蓋。
(3) 處于地上露天的水塔、水池等貯水工程應加強養護,有條件的經養護后,應盡快上水使用。
(4) 防水層施工后,要防止踐踏,其他工序的插入應在防水層養護完畢后進行,并不得破壞防水層。
(5)常溫管道穿過磚石砌體的區段應除銹,并澆筑高強度砼包裹。熱力管道穿墻時,內墻采用預留比管徑大100mm的圓孔,圓孔內做防水層,管道安裝后用麻刀石灰或石棉水泥嵌填;外墻處采用橡膠止水管套處理。
預控措施
(1)嚴格按操作工藝施工。
(2)設計時盡量將管道的標高提高到常年地下水位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