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么是砌筑砂漿
用于砌筑磚、石等各種砌塊的砂漿稱為砌筑砂漿。砌筑砂漿用來粘結各種磚:具有低吸水性的紅黏土磚、具有強吸水性的灰砂磚和加氣輕質混凝土,起著構筑砌體、傳遞荷載的作用,是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砌筑砂漿的主要應用市場
建筑物的墻體砌筑是建設項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實現建筑物使用功能的最基本工程。用于墻體砌筑的材料主要有三大類;第一類為板材,第二類為砌塊,第三類為磚。我國目前墻體材料主要為砌塊和磚類,在發達國家墻體的砌筑均采用高性能改性砂漿,在砌筑工藝上多采用干作業。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墻體材料革新是保護土地資源,節約能源,綜合利用,改善環境的重要措施,也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在大力開發和推廣應用新型墻體材料的同時,墻體的質量問題也是越來越多,加氣混凝土砌塊、蒸壓灰砂磚及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等常有開裂、滲漏等問題。
干拌砌筑砂漿不需要砌塊在墻體砌筑前澆水濕潤,亦可達到墻體砌筑牢固和穩定耐久要求,從而既方便了施工,又克服了傳統施工方法難以控制墻材因干濕循環而開裂的弊病,而且也保證和提高了工程施工質量,市場的推廣應用會越來越受到客戶的接受。
三、砌筑砂漿優點:
(l)具有優異的施工和易性和粘結能力。提高施工工作性,使砌體豎向砌筑灰縫抹漿、掛漿均勻,灰縫漿料飽滿,并同時增加砂漿與磚體接觸面積,保證砌筑磚體穩定性。
(2)具有優異的保水性,使砂漿在更佳條件下膠凝得更為密實,并可在干燥砌塊基面都能保證砂漿有效粘結。砂漿能在更佳條件下膠凝,使砌塊與砌塊之間形成耐久、穩定和牢固的整體結構。亦可用薄漿法砌筑墻體,令墻體同質性更佳,使墻體應力分散均勻,從而大幅度提高墻體整體性和穩定性。
(3)具有塑性收縮、干縮率低特性,最大限度保證墻體尺寸穩定性。
(4)膠凝后具有剛中帶韌的力學性能。提高墻體抗裂、抗滲及抗應變能力,達到墻體免受水的侵蝕和破壞的目的。
四、砌筑砂漿類型和基本配方
砌筑砂漿主要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易性良好的砂漿容易在粗糙的磚石底面上鋪抹成均勻的薄層,而且能夠和底面緊密粘結。使用和易性良好的砂漿,既便于施工操作,提高勞動生產率,又能保證工程質量。砂漿和易性包括流動性和保水性兩個方面。硬化后的砂漿則應具有所需的強度和對底面的粘結力,并應有適宜的變形性。一般來說具有低吸水性的灰砂磚需要涂厚層具有低保水性的砂漿,而具有高吸水性的光滑平整磚需要涂薄層具有高保水性的砂漿。
五、砌筑砂漿的施工要求
砌筑砂漿的施工因砌筑材料不同而有差別,其施工應用主要有薄漿砌筑與厚漿砌筑,要根據產品設計的厚度要求進行施工。施工工藝應符合《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要求。
六、檢驗和測試砌筑砂漿的性能
砌筑砂漿的檢驗和性能測試可按下列步驟和方法進行:
(1)出廠檢驗
出廠需檢驗初凝時間、抗壓強度、密度、稠度和收縮率。
(2)性能測試
1、稠度:
稠度試驗所用儀器應符合下列規定:
砂漿稠度儀:由試錐、容器和支座三部分組成。試錐由鋼材或銅材制成,試錐高度為145mm,錐底直徑為75mm,試錐連同滑桿的質量應為300g,盛砂漿容器由鋼板制成,筒高為180mm,錐底內徑為150mm;支座分底座、支架及稠度顯示三個部分,由鑄鐵、鋼及其他金屬制成;
2、鋼制搗棒:直徑10mm、長350mm,端部磨圓;
稠度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1、盛漿容器和試錐表面用濕布擦干凈,并用少量潤滑油輕擦滑桿,將滑桿上多余的油用吸油紙擦凈,使滑桿能自由滑動;
2、將砂漿拌合物一次裝入容器,使砂漿表面低于容器口約10mm左右,用搗棒自容器中心向邊緣插搗25次,然后輕輕地將容器搖動或敲擊5~6下,使砂漿表面平整,隨后將容器置于稠度測定儀的底座上;
3、擰開試錐滑桿的制動螺絲,向下移動滑桿,當試錐尖端與砂漿表面剛接觸時,擰緊制動螺絲,使齒條側桿下端剛接觸滑桿上端,并將指針對準零點;
擰開制動螺絲,同時計時間,待10s立即固定螺絲,將齒條測桿下端接觸滑桿上端,從刻度盤上讀出下沉深度(精確至lmm)即為砂漿的稠度值;
圓錐形容器內的砂漿,只允許測定一次稠度,重復測定時,應重新取樣測定之。
4、稠度試驗結果應按下列要求處理:
取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計算值精確至lmm;
兩次試驗值之差如大于20mm,則應另取砂漿攪拌后重新測定。
5、分層度:
砂漿的保水性用分層度表示。將攪拌均勻的砂漿,先測其沉入量,裝入分層度測定儀,靜置30min后,去掉上部200mm厚的砂漿,再測其剩余部分砂漿的沉入量,先后兩次沉入量的差值稱為分層度。保水性良好的砂漿其分層度是較小的。以往的經驗,砂漿的分層度以在30mm為宜。分層度大于30mm的砂漿,容易產生離析,不便于施工。而分層度接近于零的砂漿,容易發生干縮裂縫。但添加有足量保水性添加劑的干粉砂漿(如纖維素醚),稠度即使為負值,也不會產生干縮開裂。
6、砂漿的強度:
砂漿強度等級是以邊長為70.7mm×70.7mm×70.7mm的立方體試塊,按標準條件養護至28d的抗壓強度的平均值并考慮具有95%強度保證率而確定的。砂漿的強度等級共有M2.5、M5、M7.5
M10、M15、M20等六個等級。一般情況下,干粉砌筑砂漿宜采用M10以上的砂漿。
七、凝結時間:
1.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
凝結時間測定儀,由試針、容器、臺秤和支座4部分組成。試針由不銹鋼制成,截面積為30mm;盛砂漿容器由鋼制成,內徑為140mm,高為75mm;臺秤的稱量精度為0.5N;支座分底座、支架及操作桿3部分,由鑄鐵或鋼制成;
2.凝結時間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制備好的砂漿(砂漿稠度為產品設定的標準稠度)裝入砂漿容器內,低于容器上口10mm,輕輕敲擊容器,并予抹平,將裝有砂漿的容器放在(20±2)℃的室溫條件下保存;
砂漿表面泌水不清除,測定貫入阻力值,用截面為30mm2的貫入試針與砂漿表面接觸,在l0s內緩慢而均勻地垂直壓入砂漿內部25mm深,每次貫入時記錄儀表讀數NP,貫入桿至少離開容器邊緣或任何早先貫入部位12mm;
在(20±2)℃的室溫條件下,實際貫入阻力值在成型后2h開始測定(從攪拌加水時起算),然后每隔半小時測定一次,至貫入阻力達到0.3MPa后,改為每15min測定一次,直至貫入阻力值達到0.7Mpa為止。
3.砂漿貫入阻力按下式計算:
fp=Np/AP(Mpa)
式中fp——貫入深度至25mm時的靜壓力(N);
Np——貫入度試針截面積,即30mm2;
貫入阻力值計算精確至0.0lMPa。
1.由測得的貫入阻力值,可按下列方法確定砂漿的凝結時間:
2.分別記錄時間和相應的貫入阻力值,根據試驗所得各階段的貫入阻力與時間關系圖,由圖求出貫入阻力達到0.5MPa時所需時間ts(min),此ts值即為砂漿凝結時間測定值;
3.砂漿凝結時間測定,應在一盤內取兩個試驗結果的平均值作為該砂漿的凝結時間值,兩次試驗結果的誤差不應大于30min,否則應重新測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