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現拌砂漿到預拌砂漿,杭州已走過6年。
2011年7月,杭州規定所有新招標的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全部禁止現拌水泥,改為使用預拌砂漿。6年的時間里,杭州人印象里黃沙漫天,塵土飛揚的建筑工地,逐漸淡出市民的視野。
如今的杭州,正疾步走在邁向世界名城的大路上,高速發展的城市建設,也讓杭州市對預拌砂漿管理,有了新的想法。今年,杭州市散裝水泥管理辦公室,計劃給全市的預拌砂漿找一個“大管家”,插上“互聯網+”的翅膀,統一監管,統一調配,讓預拌砂漿的綠色發展之路,走出科技感和未來感。
內外兼修 預拌砂漿的自我升級之路
首先,我們先來科普下,預拌砂漿到底是什么?簡單來說,砂漿就是用黃沙、水泥等用水攪拌后,用于砌筑、抹面以及地面等工程,也就是我們拿到毛坯房子看到的墻面體。
在2011年7月以前,杭州的絕大多數工地,依然采用傳統的現場攪拌水泥來進行砌筑和抹面等工作。相比之下,預拌砂漿就“洋氣”多了。它的生產、運輸、使用過程處于密閉狀態,基本解決了水泥、砂石運輸、堆放等攪拌和搬運過程中的粉塵揚塵問題。
作為蕭山區主要的砂漿生產企業,杭州益森砂漿有限公司這幾年一直很注重清潔化生產,企業對于揚塵的控制要求,幾乎可以用苛刻來形容。
全廠投資600多萬元對6000平方米生產廠房采用整體鋼結構全密封。并投入布袋除塵設備35臺,實行從原料進入到散裝全過程高效收塵。企業還采用DCS計算機中央控制系統 ,實現對工藝數據的實時監測和智能化控制,做到系統自動調節,目的就是要對揚塵進行“嚴防死守”。
此外,企業采取的三回程高效節能工藝技術,采用天然氣清潔能源,在生產砂漿的同時,還實現了二氧化硫的零排放。綠色清潔的生產方式,還體現在資源的綜合利用上。益森砂漿利用當地建筑廢棄混凝土塊制砂,變廢為寶,實現廢棄資源高效利用。
通過這樣“內外兼修”的方式生產的預拌砂漿,這幾年成為建筑業的新寵。截至2016年底,杭州全市使用預拌砂漿超過240萬噸。一場由預拌砂漿引發的綠色革命,正在發生。
互聯網+市場 信息技術助力綠色發展
在預拌砂漿逐年上升的使用量背后,市場管理卻存在不足,那就是無法科學統一高效的檢測和調配。具體來說,就是要通過科技的手段,實現砂漿的效用最大化。
今年,蕭山區散裝水泥辦公室聯合杭州益森砂漿有限公司,經過調研和探索,給全市的預拌砂漿找了個“大管家”樣本,它就是預拌砂漿生產和應用信息平臺。
這個平臺的功能挺多,每一樣都很有“科技感”。它具備自動實時采集預拌砂漿貯存罐的GPS定位信息、砂漿余量數據,實現預拌砂漿貯存罐電子地圖分布展現以及余量預警信息推送、自動生成建設工地實際使用預拌砂漿量與工程進度對應的估算砂漿用量的匯總對比、建設工地竣工后預拌砂漿最終使用量數據匯總對比等功能。
簡單來說,從砂漿生產的第一步開始到涂抹上墻,從生產企業到砂漿罐、運輸車輛、工程應用都在整個系統的監管之中。
所以,系統管理的第一個對象,就是各大預拌砂漿的生產企業。通過這個“大管家”,區域內從事預拌砂漿產品銷售的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全部都能在系統內找到。每個月5號之前,企業還要通過系統上傳每個工程預拌砂漿的使用量。
別以為企業只是被管理,通過這套系統,預拌砂漿的生產企業,也走出了一條高效的互聯網發展之路。
杭州益森砂漿有限公司的ERP管理系統就接入了蕭山區預拌砂漿生產和應用信息平臺,益森這個涵蓋了從原材料進場到砂漿產品銷售出廠的系統,把企業管理人員從繁瑣的手工操作、腦力勞動中解脫出來,大家一改往日手工錄入系統核對的機械操作,現如今只需要通過電腦數據錄入,就可以輕松實現數據同步,極大解放了勞動力。
同時,這套系統對砂漿生產過程各階段的重要參數進行穩定的分細,讓砂漿生產更精細和更穩定,質量也得到了有效保證。
互聯網+管理 雙劍合一共同出擊
預拌砂漿生產和應用信息平臺的建立,讓蕭山區散裝水泥辦公室和區質監部門之間,形成了更加有效的合力,也讓這兩把利劍,發揮出了更大的能量。
通過這個平臺的有效運轉,行政管理部門對所有數據進行了動態輸入和監測,充分利用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新技術,高效、準確地對施工工地預拌砂漿的應用情況進行有效監管。
比如,施工企業對于砂漿的使用量,就在整個平臺的嚴密監控之中。按照要求,施工企業現場所使用的預拌砂漿貯存罐,都要接入預拌砂漿質量跟蹤與動態監管系統平臺,遷入遷出砂漿貯存罐應及時在監管平臺中進行變更。
在建筑工地使用預拌砂漿的過程中,砂漿罐的儲存量一旦少于5噸時,預拌砂漿生產和應用信息平臺,就會通過短信的形式,及時通知施工企業,進行補料。
此外,通過系統內圖表的方式,各個職能部門還可以直觀查看工程、用量及設備的重要數據;通過工程項目管理,及時掌握工程的施工狀態,實現對工程項目用料的監管;還能通過電子地圖,查看到砂漿罐、砂漿車輛的實時信息。一旦發現問題,蕭山區散裝水泥辦公室將立即聯合質監部門,對生產企業和施工企業進行執法,如今,借由系統的力量,質監部門還可以通過手機APP實現移動管理執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