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石灰石質機制砂簡介
石灰石質機制砂屬于人工砂,是以小于45毫米的天然石灰石巖為原料,經機械破碎、整形、篩分后粒徑小于4.75毫米的巖石顆粒,粒型呈多邊型,小于0.075毫米粒徑的含粉量在10%~20%之間。適用于干混砂漿的石灰石機制砂經研究實用其粒徑分布因如表1所示
相比較于天然砂含泥量高,級配斷檔等現象,石灰石質機制砂因為人工砂,所以其級配連續可控,細度模數均可調節,含泥量低,持續生產質量穩定,大大提高了后續產品的穩定性。 二、石灰石質機制砂在應用于干混砂漿中的優劣勢 石灰石機制砂相比較于天然沙,在應用于干混砂漿時優劣勢如下比較。 1、質量的穩定性 石灰石機制砂的穩定性相比較于天然沙,其級配連續穩定可控,因為是由大顆粒石灰石巖破碎而成泥質含量經過試驗對比明顯比傳統現場取樣自然砂少。級配數據見表2,含泥量數據見表3 (表2)機制砂與河沙級配數據對比表 (表3)亞甲藍法測定MB值 從上表可看出石灰石機制砂在連續生產時級配穩定,相比較于天然砂含泥量明顯較少。這對干混砂漿的級配以及砂漿質量的穩定保障較為重要。 2、粒型影響的干混砂漿性能 由于石灰石機制砂是由機械強力破碎篩分而成,粒型形狀呈不規則多邊形,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積,因此使用石灰石機制砂為原料的干混砂漿在施工使用時內部材料摩擦阻力比天然砂相對較大,在相同配合比配方中同比例加水情況下流動度會有所下降,施工時工人相比較于天然砂配方的干混砂漿會感覺到相對費力。 3、粉料對干混砂漿的影響 以石灰石巖為原料的機制砂,會產生10%~20%石粉,這里的石粉是指≤0.075mm的粉料,石粉本身的比表面積大,吸水量較大,相比較河沙易收縮,這就需要砂漿本身較好的級配來穩定砂漿質量。 三、以石灰石質機制砂為原材料在干混砂漿中應用的注意事項 干混砂漿的性能和原材料的選用直接相關,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根據生產配方由電腦全程控制計量在自動化生產線高速攪拌均勻混合形成,才能使其質量穩定,性能可靠。產品的生產配方應根據砂漿骨料及膠凝材料的性能品種來選擇不同添加劑的使用。 原材料的選用直接關系到了干混砂漿的性能,石灰石質機制砂對砂漿性能的影響如下 1、石灰石質機制砂級配對砂漿的影響 以石灰石質機制砂為骨料的干混砂漿,經研究證明砂漿級配分布與機制砂級配直接相關,好的砂漿級配可以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降低膠凝材料的用量,從而降低成本。針對干混砂漿不同種類及強度,對石灰石機制砂級配進行調整可以提高施工性滿足工人現場施工的實際需求。 2、石灰石粉對干混砂漿性能影響 石灰石質機制砂在生產時會產生10%~20%的石粉,通過制砂線收塵系統可將部分石粉集中處理,石粉可作為填料用于普通干混砂漿的生產。石灰石粉本身具有較高的需水性,在級配合理的情況下相同參量保水增稠添加劑的使用,使用石灰石粉量高的產品保水性能較高。但是在石粉參量較高的情況下砂漿容易出現假凝現象,即為達到初凝時再次翻動后又會恢復之前流動度,此現象為石粉本身就有一定的吸水性,所以容易導致砂漿凝結,但是在翻動后其石粉的流動性能又能很好的減小機制砂顆粒之間的摩擦恢復其流動性能。適量添加石灰石粉進入砂漿可以提高其施工性能,但是石灰石粉參量過高又會導致施工性下降出現粘刀現象,并且石灰石參量過高因粉量的收縮性較大還容易導致墻面開裂空鼓的風險增加。 3、石灰石質原材料的檢測事項 石灰石質機制砂對原材料石灰石巖的要求較高,其進廠含水率破碎前因控制在0.5%以內,不然破碎后石灰石質機制砂會因含水過高出現結塊現象從而影響砂漿質量,砂石破碎后泥塊含量應小于0.5%,如大于此數值應不予使用,以免影響砂漿質量。 4、石灰石質機制砂對干混砂漿的成本影響 石灰石質機制砂對干混砂漿成本的影響主要在三個方面:砂成本、水泥成本、填料成本及添加劑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