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體生產的發展過程由于任何粉料壓力成形必須有壓力的存在才能使顆粒聚集、變形,在模型內成形出具有一定強度的坯體。而塑性成形、注漿成形則不一定要此條件,所以以手工為主的傳統的塑注法要比粉壓法用得早一些,多一些。當人們意識到如果能將本來就是干的泥料打成粉,然后直接壓制成坯體具有許多優點時,粉壓法就逐步被采用。此后,國內外陶瓷行業的制粉工藝技術基本上經歷了:手工制粉半機械化簡單的干法制粉(如輥碾法)物料粉碎、混合制粉(物料經球磨機粉碎、壓濾干燥、粉碎成粉或經雷蒙機加工成粉)物料經球磨機粉碎、噴霧干燥法制粉或雷蒙機、錘式機加工造粒成粉。貫穿于此過程中有兩個關鍵因素,一是機械化水平的提高與完善;二是造粒技術,注意到粉料的物性的重要性。 兩種制粉工藝方法的特點與比較在當前各種泥料制粉方式方法中,可逐步歸納為兩大類:干法和濕法。干法干法工藝流程:待加工物料粉碎(雷蒙機或錘式機)回收(收塵)噴水造粒流化床干燥粉料倉。 特點:物料無需化濕,直接走干料粉碎造粒之路。為干法之一的流程布置示意,GFZ-3干法造粒機組的技術參數如下:干粉造粒機組技術參數1)產量:3t/h;2)燃耗:020/h(輕柴油);3)水耗量:200420L/h;4)裝機總容量:130kW;5)熱風爐溫度:800;6)流化床溫度:95150;7)排風溫度:3538;8)干粉含水率:6%7%;9)機組總重:26t;10)外型尺寸:25m6m12m.1-粉碎機(收塵、除塵未畫出)2-造粒塔3-圓整床4-流化床5-除塵系統6-控制柜GFZ3型干粉造粒機工藝流程(唐山盛源機械研究所)實用情況:造粒效率提高,節省燃油,粉塵較大,繼續收塵裝置費用高,顆粒的形狀和大小匹配可控性較差,臺機產量較小,調換不同配方的原料時清洗機組較難,原料的污染難以解決。 濕法濕法(噴霧干燥法)工藝流程:混合物料堆球磨機粉磨混合制漿噴霧干燥塔制粉粉料倉。特點:混合物料需加水濕法粉磨混合,為噴霧干燥器結構原理。1-漿池2-貯漿3-泥漿泵4-熱風爐5-分風器6-干燥塔7-噴霧器8-廢氣煙囪9-儀柜10-濕式除塵器11-冷風12-旋風除塵器13-卸料閥14-皮帶運輸15-振動篩壓力式噴霧干燥器結構原理實用情況:多元配方料能充分混合均勻,噴霧干燥耗用燃油較多,可調控性較好,調換不同配方原料較易,較易實現全自動生產,臺機日產量可達十幾噸甚至幾百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