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6)的定義: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物為平臺,兼備信息設施系統、信息化應用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公共安全系統等,集結構、系統、服務、管理及其優化組合為一體,向人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節能、環保、健康的建筑環境。 智能建筑工程一般按施工順序可分為四個階段:土建工程、機電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裝飾裝修工程。其中建筑智能化工程處于第三階段。在施工過程中,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建設穿插于土建工程、機電工程和裝飾裝修工程,各工程配合時機必須通過建立工程進度表和協調機制的方式進行管理和檢查,以保證工程質量并達到設計目標。 建筑智能化的市場需求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新建建筑的智能化技術應用,二是既有建筑的智能化改造。新增建筑面積對建筑智能化行業的市場需求影響較大,占據了市場的主要需求。我國正處在大規模城市化建設階段,作為國家主要的經濟支柱產業,建筑業在國家拉動內需政策的持續實施、中心城市的建設和城鎮化戰略的推進下一直保持較快增長。 既有建筑的智能化改造市場巨大。中商情報網數據顯示,在既有建筑中,2005-2011年期間新建建筑具備智能建筑的面積約有22.18億m2,同期智能改造面積約有4億m2,我們粗略估計總共有28億m2具備智能化。智能化的單位成本為120元/m2進行測算,500億m2既有建筑智能改造市場規模將達到6萬億元。如果我們排除農村居民建筑約257.29億m2,則既有建筑智能改造的市場規模也有2.91萬億元。如果僅考慮對公共建筑的智能改造,公共建筑的面積約114億m2,對應的既有建筑智能改造的市場規模約有1.37萬億元。 新建建筑智能化市場乃將高速增長。中商情報網發布的《2013-2018年中國建筑智能化工程行業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十二五”期間全國建筑業總產值、增加值將年均增長15%以上,這樣我們假定新增建筑面積也維持在10%左右的增長假定依據:其一,2005-2011年間的平均增長率為11%,其二為建筑業的產值由部分是通過價格上漲來體現,則2012-2015年新增建筑面積達到156.07億m2,如果該新增建筑全部具有智能建筑需求,則市場需求將達到1.87萬億元,在新建建筑智能化占比中,美國為70%,日本為60%,我們保守假定未來25%具備智能化,市場需求為4682.07億元。 建筑智能化從根本上講就是建筑節能的一種方式。“十二五”期間國家大力推動建筑節能的大環境下,建筑智能化行業將迎來又一輪的發展高峰。巨大的市場空間,加上利好的節能政策,建筑智能化企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已經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