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青海水泥行業一舉擺脫全業虧損局面,全年實現盈利2.98億元,在產能過剩嚴重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對此,青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良表示,成績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水泥需求的穩定增長及行業自律的加強。而對于2014年,李良依然樂觀。他認為,在嚴控新增產能的基礎上,2014年青海水泥基本可以實現供需平衡。 李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目前青海水泥產能利用率仍低于70%,但是在加快淘汰落后、積極推進兼并重組、加強環境監管、嚴控新增產能等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水泥市場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供給面:多措并舉,壓縮過剩產能 加速淘汰,2015年底前再淘汰落后產能200萬噸。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精神,青海省政府發布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關于水泥行業淘汰落后產能提出了更加嚴格的標準,即淘汰1000t/d以下的水泥旋窯和不符合要求的JT窯。同時要求,到2015年底青海省水泥再淘汰落后產能200萬噸。而新增產能方面,據了解今年青海僅有鹽湖海納一條2500t/d生產線在建,新增產能100萬噸。 李良介紹說,在產能過剩嚴重的情況下,如期淘汰200萬噸的落后產能,結合控制新增產能,雙管齊下,水泥供需面將得到有效改善。“供需環境的改善,將有效減少企業間的惡性競爭,有利于市場回歸理性,創造良好的市場發展環境”,李良表示。 同時,32.5復合水泥的取消也將對進一步壓縮過剩產能產生一定的作用?!秾嵤┮庖姟诽岢?,2014年,青海將降低50%的32.5復合水泥產量,到2015年底則將完全退出。 推進兼并重組,產業集中度將達到90%。《實施意見》鼓勵和支持大型骨干企業整合重組水泥行業。為進一步優化水泥產業布局,青海計劃以中材集團、青海金圓、青海金鼎、青海水泥和鹽湖海納為主體,通過合并、股權收購、資產收購、債務重組等多種方式,將現有16家企業整合重組形成5家大型企業,產業集中度提高到90%以上;支持水泥企業兼并重組上下游關聯企業,整合發展預拌砂漿、商品混凝土及建筑預制構件產業。 作為兼并重組的主體之一,李良表示,青海水泥目前正在積極推進相關工作。他說:“隨著企業整合力度的增強,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自身的成本控制能力、抗風險能力都將有所增強。”與此同時,他也強調,資本具有趨利性,重組工作更多的要依靠“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充分發揮市場作用讓兼并重組可以更加“水到渠成”。 提高環保門檻,不達標即關停。李良介紹說,在環境保護方面,青海的要求較為嚴格。據悉,2014年,水泥企業要完成余熱發電(余熱利用)、脫硝改造和富氧燃燒技術改造的驗收工作;2015年底前,完成生產環節揚塵點加裝煙氣捕集裝置,實施風控信息化建設。同時要求,到2015年底,水泥企業綜合能耗、污染物排放等指標達到或優于國家《水泥行業準入條件》。 李良還告訴筆者,青海政府還將推進水泥企業開展包括電耗、煤耗、綜合能耗、顆粒物排放濃度等指標的對標,要求到2015年底,重點企業的技術指標達到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青海將實施分步執行、限期整改等措施,嚴苛的標準將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對限期整改未達標企業直接進行關停,這給技術、裝備相對落后的小型企業帶來了不小壓力。 需求面:多輪驅動 增長穩定 青海省“十二五”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全省累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9000億元。據統計,“十二五”的頭三年,已完成超5700億元投資,未來兩年青海的投資力度仍有較大增長空間。《2014年青海省政府工作報告》也對此做了更加詳細的規劃?!?014年青海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青海計劃加快實施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帶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重點完善東部城市群公路網絡,啟動建設沿黃公路,推進北連河西走廊高速公路建設,加快實施青南地區高速公路項目,實現玉樹州基本通高速化公路。建設黃河水運工程。全面建成蘭新鐵路第二雙線和西寧站改工程。打通關角隧道,提速青藏線。加快建設格敦鐵路,開工建設格庫鐵路,啟動魚卡至一里坪等兩條地方鐵路,推進西成、格成鐵路前期工作。實現德令哈機場通航,花土溝機場試飛,加快果洛、祁連機場建設進度…… 李良表示,青?;A設施建設欠賬較多,目前公路、鐵路、水利、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各地都有所啟動,對水泥的需求拉動較為明顯。他介紹說,目前青海水泥產能2100多萬噸,2013年水泥消費量在1400多萬噸,預計到2015年青海水泥需求量將突破1800萬噸,在淘汰落后產能等措施有效控制供給端的情況下,青海水泥供需將逐步趨于平衡。 此外,作為拉動水泥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房地產投資也傳出了利好信息,2014年力爭投資260億元。但對此李良則較為看淡。他表示,青海是地域大省,人口小省,未來人均住房面積的增長幅度有限。盡管短期來看房地產投資對水泥需求的拉動將起到重要作用,但對水泥行業的長期發展驅動力卻略顯不足。 最后,李良強調,對前景的看好,是建立在嚴格執行國發41號文的基礎上的。他預計,水泥需求在2025年將達到拐點,只有嚴格控制產能增量,縮減存量、提升存量價值,水泥行業才能更好的發展。 更多砂漿信息推薦:保溫材料 砂漿網 建材網 防水施工 建材論壇 防水論壇 《砂漿&保溫》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