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我國的城市建設一直駛在快車道上,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不可避免。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建筑垃圾可以實現資源回收再利用。 蘭州市在處理建筑垃圾方面雖然相對落后,以填埋為主,但目前正在制定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方案,使其“變廢為寶”或許指日可待。 “近年來,隨著蘭州市‘二次揚塵’管控,對建筑垃圾的管理有所加強,但私自傾倒的現象仍難徹底杜絕。” 祁愛龍是安寧區沙井驛街道的一名普通村民,一家5口人原本居住在農村,但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周圍許多村民院落都已拆遷。祁愛龍所居住的院落逐漸“移”至村道旁,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城鄉接合部。 工作人員站在他家門口環顧四周,近處大片廢棄的土地被大量建筑垃圾所占領,遠處是大型鐵路工程的工地,讓他家周圍的環境顯得格外凌亂冷清。 “每當深夜,經常能聽到重型貨車發動機的轟鳴聲。”祁愛龍回想起幾年前所面對的困擾,顯得無可奈何。記得5年前的一天,凌晨2時許,一家人在睡夢中被屋外喧鬧的聲音吵醒,年僅1歲的小兒子被吵醒后不斷地啼哭,氣憤的祁愛龍起身透過窗戶發現,屋外一輛重型貨車正在向路邊的一處壕溝中傾倒建筑垃圾。 “好了,趕緊走人。”坐在貨車駕駛座中的男子沖著車窗外吼了一聲,車外“放哨”的另幾名男子連忙鉆進貨車駕駛室,貨車揚長而去…… “幾年前,幾乎每天都會被傾倒建筑垃圾的車輛吵醒。”祁愛龍對蘭州晨報工作人員說,近兩年來,有時深夜回家,仍能看到許多載滿建筑垃圾的重型貨車呼嘯而過,他雖然并不了解這些車輛去什么地方傾倒垃圾,但隨意在路邊傾倒建筑垃圾的現象的確減少了許多。 “近年來,隨著蘭州市‘二次揚塵’管控,對建筑垃圾的管理有所加強,但私自傾倒的現象仍難徹底杜絕。”1月15日,蘭州市城管委執法支隊一大隊一中隊隊長王武平向蘭州晨報工作人員介紹,自2013年蘭州市出臺《蘭州市大氣污染治理總體工作方案》以來,尤其對建筑工地、拆遷工地進行了嚴格管控。 在“冬防”期間,近郊四區各類拆遷及土方開挖工地全部停工,禁止拉運、傾倒建筑垃圾。施工期間,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全部安裝監控定位設備,按照規定的時間、路線進行運輸。同時,近郊四區城管執法部門聯合交警部門,在近郊四區的主要城市出入口和建筑垃圾處置場地周邊道路設卡、設點檢查,杜絕違規偷運、傾倒建筑垃圾造成環境污染。 “以往大面積偷運、傾倒建筑垃圾的現象已得到有效的遏制。”王武平說,在農村或城鄉接合部,一些小型的建筑單位、拆遷工程,城市管理人員往往難以兼顧,仍然存在私自傾倒建筑垃圾的行為。 近日工作人員在對青白石、雁灘、沙井驛等城鄉接合部實地踏訪中發現,在一些溝壕、道路邊,甚至在一些廢棄的空地上,都堆放著大量的建筑垃圾。據青白石街道村民介紹,私自傾倒的車輛基本都是在深夜時分前來,但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執法車輛前來運輸,因此并未形成大面積堆積的現象。 “回收利用、循環發展、一體化生產已成建筑垃圾處理的發展趨勢。” 目前,蘭州市散布在大街小巷的垃圾箱上,都寫有“可回收”以及“不可回收”的字樣。對垃圾的處理,逐漸為人們所了解。 常年參與蘭州市城市管理的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蘭州晨報工作人員,雖然國內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2013年才剛剛起步,但讓建筑垃圾實現資源化發展的技術早已成熟。 “回收利用、循環發展、一體化生產已成建筑垃圾處理的發展趨勢,簡單填埋已然落伍。”據其了解,目前在國內,廣州、深圳、珠海、南京、南通、杭州、紹興等地,均引進了國內先進的移動式建筑垃圾處理破碎站,對當地產生的數百萬噸建筑垃圾進行回收利用,建筑垃圾中有90%可經綜合處置后生產再生建筑原材料,重新用于城市建設。這些城市同時建立了建筑垃圾交易市場,并利用電子網絡進行大宗的渣土、開挖土、工程填埋和混凝土塊、碎磚瓦塊的交易,從而減輕垃圾處理場的承載壓力。 盡管建筑垃圾處理有如此好的前景,但在蘭州市對建筑垃圾處理的現實狀況仍然令人擔憂。 目前蘭州市建筑垃圾處理仍以“填埋”為主,在近郊四區,有七里河區西津坪、和平鎮泉子溝等四家建筑垃圾填埋場經過了政府相關部門的審批,但還有部分建筑垃圾填埋場雖然未經審批,但仍承擔著建筑垃圾的處理“重任”。 據蘭州晨報工作人員了解,2013年,蘭州市著手引進了由甘肅德龍生態建材有限公司主導的蘭州市建筑垃圾資源一體化項目。該項目位于皋蘭縣九合鎮,一期總投資2.58億元,設計年處理建筑垃圾200萬立方米,整體裝備技術達到國內一流水平。 “自2015年底正式投運以來,僅僅接收到3000立方米建筑垃圾。”甘肅德龍生態建材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劉超寶略顯無奈地說道。據了解,蘭州市每天產生建筑垃圾2100余立方米,由于大部分建筑垃圾的消納企業對甘肅德龍生態建材有限公司并不知情,很少有企業或者單位主動將建筑垃圾運至該公司,導致自2015年底投運的建筑垃圾資源一體化項目的運行并不順利。 雖然當前面臨著種種困難,但劉超寶仍對建筑垃圾資源一體化項目的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據其介紹,2016年,該公司以走出去謀發展為第一步,計劃購買10輛大型貨車,專門在近郊四區、三縣范圍內收集、運輸建筑垃圾。同時,公司未來還將繼續投入,建設項目二期工程,提升主導產品的品質。 “引進更多合法垃圾消納企業,實現技術與管理相結合,加快城市建筑垃圾資源化進程。” “引進合法建筑垃圾消納企業,只是拉開了正確管理城市建筑垃圾的序幕。”蘭州交通大學環境學院一位教授指出,目前,蘭州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仍處于無序狀態。自1996年以來,蘭州市建筑垃圾維持高水平逐年遞增態勢,近年來更是高居全省建筑垃圾排量首位,年產量約占蘭州市固體廢棄物的40%。 “引進企業只是技術支持,更重要的是管理支撐。”該教授表示,蘭州市政府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方面要制定有效的措施,2008年出臺的《蘭州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辦法》已不能完全適應當今城市建筑垃圾快速產生的速度。蘭州市建筑垃圾管理較為落后,政府部門應當盡快制定符合市情的相關措施。 前不久,在蘭州市城管委基建處工作人員了解到,目前,蘭州市城管委通過前期調研后,正在研究制定全新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實施方案。新的方案將按照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產業化發展的思路,力爭用兩年時間,構建蘭州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長效管理機制與資源化利用平臺。 除此之外,前述蘭州交通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還建議,要促進建筑垃圾處理的產業化,提高作業效率和處理水平,使資源得以循環利用。例如,利用廢棄建筑混凝土和廢棄磚石,可生產粗細骨料,用于生產相應強度等級的混凝土、砂漿或制備諸如砌塊、墻板、地磚等建材制品。同時,粗細骨料添加固化類材料后,也可用于公路路面基層;利用廢磚瓦生產骨料,可用于生產再生磚、砌塊、墻板、地磚等建材制品;利用渣土可用于筑路施工、樁基填料、地基基礎等;廢棄路面瀝青混合料可按適當比例直接用于再生瀝青混凝土;廢棄道路混凝土可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配制再生混凝土。 隨著建筑業的不斷發展,會有更多的新型建筑垃圾產生,面對新型建筑垃圾如何進行資源化,也將成為進一步研究的課題,只有搞好建筑垃圾的開發利用,才能從根本上促進城市生態經濟系統物質和能量的良性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