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砂漿網訊,天津,2012年11月10日】由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主辦的中國國際建筑材料裝飾博覽會于11月9日在天津開幕,在此次為期3天的展會上,全球砂加氣混凝土行業和綠色建筑墻體解決方案的領導者伊通(YTONG)展示了其基于砂加氣混凝土的綠色環保外墻建筑材料及系統解決方案,再次展示了其在行業中的領導地位與助力“十二五”,引領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堅定承諾。

創新可靠 享譽全球近百年
伊通是德國凱萊(XELLA)集團旗下砂加氣混凝土的國際品牌,是全球砂加氣混凝土行業和綠色建筑墻體解決方案的領導者。伊通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20年代,瑞典建筑師艾里克森博士(Dr. Johan Eriksson) 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技術學院發明了工業砂加氣混凝土工藝;1940年,伊通品牌在德國慕尼黑正式成為注冊商標。在過去的近百年中,伊通產品經過不斷創新發展,足跡已遍布世界30多個國家,年產量超過1000萬平方米, 成為全球最大的砂加氣混凝土供應商。
2009年,伊通以其創新可靠的產品技術,作為德國工業品的杰出代表與奔馳等知名品牌一起榮獲德國“世紀品牌”稱號。
輕質保溫 護航綠色新建筑
伊通產品擁有更高級別的干密度標準,對于建筑來說,這意味著更輕的容重,從而大大減少了建筑基礎和結構投資和施工時的人工成本。同時,作為外墻自保溫材料,伊通產品實現圍護和節能的合二為一,無需額外的內、外保溫材料,節約資源。更輕的容重對于提高加氣混凝土的熱工性能也是有極大好處的,經過實驗發現干密度越低,導熱系數也越低,熱工性能就更好,這就保證了伊通墻材能夠最大幅度地降低建筑物在使用過程中的空調能耗。
伊通在實現建筑綠色的同時,也在不遺余力地促進環境的綠色。伊通砂加氣混凝土在制造過程中采用天然環保原料和非燒結工藝,避免粘土磚燒制的高能耗、高污染和對耕地的侵占,成為建筑粘土磚的升級換代產品,保護了生態和農業耕地。
根植本土 投身中國“十二五”
繼住建部今年3月將綠色建筑的普及列入該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2012年工作重點之后,科技部發布的《“十二五”綠色建筑科技發展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稿,再度提及發展綠色建筑將是實現我國節能減排目標的重要措施。而伊通砂加氣混凝土作為節約土地資源、輕質保溫、防火抗震的新型建筑材料正是符合國家“十二五”發展的綠色建筑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我國建筑節能和墻體材料改革的主力軍。
伊通自1997年進入中國以來,致力于成為中國綠色建筑墻體解決方案的領導者,憑借世界級的工藝技術和全球化的工程經驗,不僅成功參建了諸多地標級工程項目和住宅樓宇,而且還與中國政府主管部門和權威科研機構合作,編制了一系列相關產品行業標準、建筑設計施工規范,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已成為中國公認的高端砂加氣混凝土產品和綠色節能建筑墻體的代名詞。2011年,中國加氣混凝土協會通過各項因素的綜合評估,授予伊通為全國加氣混凝土行業“最具影響力企業”,進一步證明了伊通根植本土的努力與貢獻得到了業內的一致認可與肯定。
“據協會統計,當前中國有400億平方米既有的建筑,估計至少有三分之一需要進行節能改造,預計今后10年產值可以達到1.5萬億元人民幣,未來發展空間巨大,該產業將迎來高速發展期。作為全球最大的砂加氣混凝土品牌,伊通將積極應對行業迅猛發展的形勢,向行業繼續提供世界級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發揮自身在綠色建筑建材中的領導創新力量,繼續擴大市場應用,為實現‘十二五’綠色建筑發展規劃貢獻力量,致力于為人們打造更加綠色舒適的生活環境。”伊通品牌母公司——德國凱萊國際中國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戈大衛先生(David Gregory)表示。
據了解,目前,深圳、廈門等地已率先提出新建保障房全部為綠色建筑。2014年起,所有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省會城市建設的保障房將全部實施綠色建筑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