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砂漿信息推薦:保溫材料 砂漿網 建材網 防水施工 建材論壇 防水論壇 《砂漿&保溫》雜志 曾經只能被填埋的建筑垃圾,經過一番處理,不僅不會成為占用土地資源的垃圾,而且還會變身成為有用的建材——這就是記者在我市首個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示范項目大邑縣斜源鎮看到的。記者從市建委獲悉,我市從今年開始啟動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工作,并將積極進行推廣。 據記者了解,建筑垃圾的來源包括道路改造時進行的原有破損道路清除、舊城改造進行的房屋拆遷等。以往在對建筑垃圾進行處理時,一般是將其中的鋼筋等進行回收,剩下的混凝土塊等就進行清運和填埋。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建筑垃圾越來越多,而可用于填埋的土地越來越少,一些城市已經出現了“無地可填”的情況。“因為合法填埋場已經飽和,有的城市就出現了很多‘黑埋場’,或是哪里有空地就往哪里傾倒,有的城市就往山溝里倒。”日前在我市進行考察的中國城市環衛協會建筑垃圾管理與資源化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陳家瓏說,土地資源緊張,已經倒逼大家不得不考慮采用更好的辦法對建筑垃圾進行處理。 來自芬蘭的粉碎機將“吃進”的混凝土塊變成大小不一的小塊;篩分機再把這些小塊按照不同的大小進行細分,分類“吐出”;最終這些經過加工的建筑垃圾成為骨料,成為制作砂漿、磚體等的原材料之一——就在今年4月,我市在大邑縣斜源鎮啟動了我市首個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示范項目。記者在斜源鎮項目實施現場看到,由于采用了可移動式設備,不用外運,舊房拆遷的建筑垃圾就直接實現了原地粉碎、篩分。“斜源鎮因場鎮改造舊房拆遷產生的3萬立方米建筑垃圾,已經全部進入再生利用階段,目前已經有2.5萬立方米建筑垃圾變身成為建材,剩下的也會根據建設進度所需全部實現再生利用。根據需求,目前建筑垃圾被加工成了砂漿、路沿石和磚,直接用于場鎮改造。”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 本報記者 袁弘 攝影 馬丁 更多砂漿信息推薦:保溫材料 砂漿網 建材網 防水施工 建材論壇 防水論壇 《砂漿&保溫》雜志 編輯:小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