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入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萬源市創新活動開展方式,當天把學習教育實踐的“課堂”搬到了鄉村道路的修建現場,要求隨行同志既參加義務勞動,又學習當地組織發動群眾修建村道路的經驗,切身體驗群眾勞動的艱辛和生產生活條件的艱苦,增進與農民群眾的感情,激發工作動力和責任。 老龍寨村距萬源城區將近10公里,最高海拔一千多米。由于正在施工,汽車只能開到半山腰,大家便步行前往作業點“青崗嶺”。 “現在我們的任務是拌砂漿、挖水溝、砌擋墻,按照事前分工,大家分頭行動!”剛到施工現場,來不及喘口氣,活動負責人就開始“布置作業”。接到任務后,這些平日里看起來有些斯文的機關干部,調漿的調漿,挖溝的挖溝,提水的提水,筑墩的筑墩……個個干勁十足,忙得滿頭大汗。大家邊勞動還邊和當地老百姓拉家常,相互探討村道路建設經驗。“我們就是要和群眾一塊苦、一塊干,一塊把我們的道路修好,把我們的事業辦好,把萬源建設得更加美好!”王成軍語重心長地說。 “我們這一代人走泥巴路,不能讓兒子、孫子還走老路,我們現在修一條路要管幾代人哦!”村民肖貢學自豪地告訴參加勞動的干部。“修路是為子孫造福,路修好了,地頭的紅苕、洋芋都可以賣成錢,好哇!多謝你們來幫忙喲!”老龍寨84歲老黨員蔡學英樂呵呵地說。 據了解,老龍寨村在建設14.3公里的村道公路時,采取甲方供應施工材料,乙方承包勞務、村民監督質量和現場計量據實結算的辦法進行施工,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堅持做到讓群眾滿意。“這種建設模式對我們很有借鑒意義!”“我們回去也要趕快行動起來,不然就要落后了!”“今天既是上的‘勞動課’”,又是上的‘經驗課’,好得很呀!”各鄉鎮、部門負責人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我們要強化領導、強化責任、強化落實,同群眾一起干,同群眾一條心,真正通過齊心協力,確保農村公路建設有特色、有亮點。”站在村道施工現場,王成軍組織召開全市村道公路建設現場會,要求市級分管領導和各鄉鎮各部門以對人民群眾負責的態度,建立健全機制,把農村公路建設抓好、抓實、抓出成效。 腳下,一條銀白色的水泥路宛如一條盤旋在山間的長龍,正一天天向外延伸……
更多砂漿信息推薦:保溫材料 砂漿網 建材網 防水施工 建材論壇 防水論壇 《砂漿&保溫》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