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建材是指原材料采取、產品制造、使用或者循環以及廢料處理等環節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和有利于人類健康的建筑材料。散裝水泥正以其減少粉塵排放之功,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成為大力發展的綠色建材。 隨著新型城鎮化發展深入,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的建筑業,綠色發展正成為現狀與趨勢。6月,成都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關于成都民用建筑全面試行綠色建筑設計標準新聞發布會。與此同時,圍繞《成都市綠色建筑行動工作方案》,相關工作積極展開。 綠色建筑意味著和諧共生。綠色建筑具有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健康適用三大要素,更兼經濟、環境與社會效益。它為我國節能減排和應對環境變化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 大力開展綠色建筑行動,發展綠色建材和綠色建筑技術成為重要任務之一。 在許多人的記憶中,水泥的使用總是這樣一幅畫面:一袋袋水泥被運入工地,工人進行拆包,與堆放的黃沙、石子拌和,進行現場攪拌,揚起撲面粉塵……事實上,水泥的應用已經歷了從袋裝到散裝的發展過程。 作為散裝水泥的延伸產品,預拌砂漿更是將混合環節前置,以工業化生產取代了人工化攪拌:在工廠,工人將對原材料和配合比進行嚴格控制,優選原料、計量準確、攪拌均勻,再由密封罐罐裝后運輸到現場。進入工地后,它們被輸入同樣密閉的儲存罐;需要使用時,像打開水龍頭一樣打開儲存罐的開關,同時加水拌合,砂漿就可以直接使用。 由于從運輸到終端使用全程的密閉性,基本實現了"零粉塵",預拌砂漿的使用,能有效將施工現場揚塵"消滅",同時避免了污水橫流,污染環境。 成都市散裝水泥辦公室提出的關于“因地制宜發展綠色建材和綠色建筑技術”的實施建議中稱,預制水泥構件、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都應符合綠色建材的理念。 散裝水泥是萬金油。我國建筑結構的特點,決定了墻體砌筑量大、墻面抹灰量大。并且在短時間內不會輕易改變,砌筑和抹灰需要大量的砂漿。同時,無論是推廣高強度混凝土、節能保溫體系、新型瓷磚石材、固體廢棄物的利用、還是建筑工業化的裝配、施工技術的革新,建筑各大要素都離不開散裝水泥——散裝水泥正是建筑三大材之首的水泥基材料之一。 從水泥基材料著手發展,有利于減少環境排放,并為建設綠色建筑打下堅實的基礎。一組成都數據可以一窺散裝水泥這個建設工地施工"減塵小子"的減排之效。成都晚報記者王盛 見習記者楊雅文攝影田程晨 2006-2012年 全市散裝水泥減少粉塵排放量250.7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10.11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0.97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量0.81萬噸。 2013年 全市散裝水泥供應量為1253.89萬噸,散裝水泥供應率達到73%。散裝水泥應用共減少粉塵排放61.4萬噸、二氧化碳排放76.1萬噸、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排放0.44萬噸。 2014年1-6月 全市散裝水泥供應量為580萬噸,散裝水泥供應率達到76%;散裝水泥推廣應用共減少粉塵排放約28.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約35.2萬噸、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排放約0.21萬噸。 聲明:此文內容源于互聯網,微編輯后分享,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 ![]() ![]() 更多行業信息 新型砂漿網:http://www.www.azcospm.cn/ 保溫工程網:http://www.bwgcw.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