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建材行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進入新世紀以來,一大批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相繼開工建設,其中包括水利工程、高速公路、鐵路橋梁、市政建設等,2008 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更是我國城市建設的機遇和挑戰。 國內外專家一致認為:水泥混凝土在可以預測的未來仍是世界上最大宗的、不可替代的人造材料,而世界上水泥混凝土最大的市場在中國,2006年中國水泥總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2.35億噸,接近世界總產量的1/2, 假設一半水泥摻外加劑,即6億多噸 水泥加入外加劑,則需要外加劑1200萬噸以上(外加劑摻量平均按水泥重量的2%計算)。 我國建設部對水泥混凝土行業的基本政策是:大力推廣散裝水泥,大力發展商品泵送混凝土,推廣普及外加劑生產和應用技術,全面提升建筑業施工的技術水平?,F在我國各大中城市以及大型、重點工程已經普遍使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正在向中小城市推廣。商品混凝土的發展對于推廣散裝水泥、有效保證混凝土的質量、減少環境污染、綜合降低建筑成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商品混凝土是離不開混凝土化學外加劑的,商品混凝土要100%的摻用化學外加劑,這就為化學外加劑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近代混凝土外加劑的發展有70多年的歷史,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歐洲、日本等已經在公路、水利、地下工程中使用引氣劑、塑化劑、防水劑、防凍劑等。1962年日本服部健一等人首先發明了萘系減水劑(萘磺酸鹽甲醛縮合物NSF),1964年聯邦德國成功研制了三聚氰胺磺酸鹽甲醛縮合物(MSF),并在混凝土工程中逐漸得到廣泛應用,外加劑逐步成為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第五組分。中國從80年代初開始推廣使用混凝土減水劑,其主要品種有木鈣、改性木鈣、糖鈣、腐植酸類、萘系、改性萘系、三聚氰氨、脂肪族、氨基磺酸鹽和聚羧酸系列。目前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和沿海城市外加劑的使用率超過90%,與發達國家相當。當前國家在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一大批建設項目,如公路、鐵路、火電及城市建設相繼開工建設,城市中混凝土攪拌站數量劇增,這就給外加劑市場提供了廣闊應用市場,在此條件下建設外加劑廠條件非常成熟。 ![]() ![]() 更多行業信息 新型砂漿網:http://www.www.azcospm.cn/ 保溫工程網:http://www.bwgcw.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