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dress id="dlbnf"><nobr id="dlbnf"><progress id="dlbnf"></progress></nobr></address>
    <noframes id="dlbnf"><form id="dlbnf"><th id="dlbnf"></th></form>

    <address id="dlbnf"><nobr id="dlbnf"><progress id="dlbnf"></progress></nobr></address>

    <noframes id="dlbnf"><form id="dlbnf"><th id="dlbnf"></th></form><address id="dlbnf"></address>
    <address id="dlbnf"></address><address id="dlbnf"></address>

      新型砂漿網

      搜索
      新型砂漿網 新聞資訊 行業動態 查看內容

      年產200萬噸建筑垃圾 委員建議建筑垃圾資源化

      2019-5-16 16:25| 發布者:admin| 查看:149| 評論:0|來自:[db:出處]

      綠發環保建筑垃圾處理場,工人在車間將建筑廢料粉碎制作環保磚。

      東莞市建筑學會秘書長鄭金伙,長期關注并推動東莞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從2008年開始,他就多次將之撰寫為政協提案,并一度以此話題向東莞市主要領導“拍磚”,引起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在今年“兩會”上,關于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提案高達7件,提案被列入了今年市政協的重點提案。鄭金伙說,2008年時,關注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政協委員只有他一人,6年后的今天一下增加了這么多,他已看到“勝利的曙光”。

      帶頭向市長“拍磚”

      六年前,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一手推廣的“網絡問政”席卷南粵,“拍磚”成為一時熱詞。那時,40多歲的鄭金伙對網絡還不太熟,但他決定也上去“拍拍磚”,而“磚頭”砸去的對象竟然是時任東莞市長李毓全。

      這份《關于建筑垃圾資源化的建議》的文章,其實是由10多名東莞建筑業界的專家學者、企業家聯名寫的,“市建筑學會高級工程師、秘書長鄭金伙”的名字排在了第一個。

      鄭金伙說,東莞是國內為數極少的建設大市之一,近些年間,工業與民用建筑年度施工工作量在3000-4000萬平方米,改革開放以來,東莞建造房屋消耗的粘土磚、灰砂磚等小塊磚,數量驚人;舊建筑拆遷形成的建筑垃圾量,同樣驚人。同深圳、惠州等近鄰城市一樣,建筑垃圾分散堆積或建設集中處置消納場,均不堪重負。同時,規模宏大的建材生產行業所需的砂、石以及工業廢渣等資源,日趨短缺,特別是新型墻體材料生產企業所需大量灰渣等骨料資源告急,已威脅到企業的生存。“必須盡快尋找出路,而解決上述兩大矛盾的唯一辦法,就是發展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

      “這份建議其實在2008年3月就寫好了,原本打算以專題調研的形式,直接呈送給市里主要領導,直到2009年才以網絡問政的帖子發到網上”,鄭金伙說,建議發出去之后,引起網友們高度關注。文章中不僅僅是建議,還把東莞與隔壁的深圳、惠州做了一些比較,直接揭露了“短板”。而揭短的名單中,都是一群高工、教授、總監、總工等級別的人物,于網絡發聲頗具權威。

      其實,在“拍磚”前一年的“兩會”上,鄭金伙就以政協委員的身份提交了一份類似的提案,只不過并未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

      “上天入地”搞調研

      建筑垃圾主要是指工程新建、改擴建及危舊建筑物拆除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包括建筑渣土、廢磚、廢瓦、散落的砂漿和混泥土,此外還有少量的鋼材、木材、玻璃、塑料、各種包裝材料等。為了搞清楚東莞建筑垃圾的現狀,鄭金伙決定搞一番“上天入地”的調研。所謂上天,即通過政府相關部門,搞清楚整個面上的現狀;入地,則是深入一線社區,查看具體的情況。

      厚街是全球家具生產重鎮,常年舉辦大型家具類展銷會,搞展銷就會有展位裝修,撤展時肯定就會產生建筑垃圾。這些垃圾究竟是如何處理的?鄭金伙從2008年就開始關注厚街各大展館的垃圾處理。令他失望的是,厚街鎮沒有專門的建筑垃圾堆放點。“有一次到厚街一個社區調研,發現居委會門口都堆滿了磚頭、木材、玻璃渣,社區干部說,附近的展館撤展時,有人偷偷倒來的。”鄭金伙說,社區干部還告訴他,每年都要花幾十萬來清理這些建筑垃圾。這次調研對鄭金伙觸動很大,“我當時就感覺如何科學地處理建筑垃圾,已經成為我市生態環保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

      在東莞市住建局,鄭金伙了解到,東莞近幾年每年向建設主管部門申報房屋開工面積達1500-2000萬平方米,同時還包括大量的市政道路工程項目。在這一過程中,每新建1萬平方米的建筑將產生的廢棄磚頭和水泥塊等建筑垃圾約為600噸,估算2013年產生建筑垃圾超200萬噸。

      “實際上,東莞目前可供開發建設的用地已消耗90%以上,新開發建設用地占比不足10%。東莞未來的新城市建設將以‘拆舊建新’、‘三舊改造’為主,每拆除1平方米混泥土建筑將產生近1噸的建筑垃圾。”鄭金伙說,通過相關部門2012年調查統計數據,部分拆遷公司拆除量約150萬平方米左右,制造建筑垃圾超過100萬噸,由此可見,每年東莞新增建筑垃圾超過300萬噸。

      同時,東莞又是一個建筑原材料資源匱乏的城市,建材生產行業所需的砂、石以及工業廢渣等資源性產品日趨緊張并經常發生短缺現象。在鄭金伙看來,東莞應盡快把建筑垃圾通過加工處理轉化為建材行業的所需原料,“建筑垃圾資源化”尤為迫切,這同時也創造出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東莞化的新機遇。

      2014年初,東莞今年“兩會”上,鄭金伙再次提交一份名為《關于以創建國家生態城市為契機,加快建筑垃圾資源化及專用機械設備產業東莞化的建議》的提案,通過他多年的調研和積累,從建筑垃圾資源化的經濟社會效應、產業化前景以及具體思路進行了詳細闡述。

      鄭金伙在提案中表示,按國際測算原則,每萬噸垃圾填埋將占用土地1畝計算,建筑垃圾資源化可有效減少東莞每年用于建筑垃圾填埋需占用的耕地300畝。如果用建筑垃圾處理廢料可生產1億平方米標磚取代實心紅磚,還可以免毀地165畝,每年合計節約465畝。

      顯然,建筑垃圾資源化,可有效緩解東莞建筑原材料不足。大部分資源和能源都從外面引進。鄭金伙從東莞市混凝土協會相關人士處獲悉,近幾年在該協會備案的混凝土年使用量都超過1200萬立方,砂石料綜合用量超過1600萬噸,特別是今年下半年開始動工砂石料建材存在明顯缺口。

      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之后,可將建筑垃圾有效轉化為建筑用砂石等材料,以東莞市年處理100萬噸建筑垃圾并將其進行資源化利用為例,可節約石灰石、砂70萬噸,節約水泥、石灰等膠泥材料10萬噸以上,節約原煤2萬噸以上。
       


      聲明:此文內容源于互聯網,微編輯后分享,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


      砂漿保溫雜志服務介紹
      砂漿保溫雜志合作企業

      更多行業信息

      新型砂漿網http://www.www.azcospm.cn/

      保溫工程網http://www.bwgcw.com/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Copyright © 2013-2021 www.azcosp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企航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Powered by 新型砂漿網 X3.4  ICP備案號: 京ICP備14016591號-2
      聯系客服 關注微信 下載APP 返回頂部
      日本电影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