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內人士深度解析豆腐渣工程的成因 “豆腐渣”是如何釀成的(社會觀察·向失信行為說“不”·關注豆腐渣工程) 1998年,長江流域發生洪水,被稱為“固若金湯”的江西九江長江大堤瞬間發生潰堤,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镕基怒斥九江大堤是“豆腐渣工程”。由此,工程界業內出現了“豆腐渣工程”這個詞。此后,政府相關部門開展了無數次聲勢浩大的杜絕豆腐渣工程活動,然而豆腐渣工程卻屢見不鮮,央視曝光的河南南陽市某開發商采用瘦身鋼筋做主筋、湖南鳳凰縣的沱江大橋坍塌等,令人觸目驚心。豆腐渣工程與偷工減料是一對孿生兄弟。在其表象下,有行業管理、政府行為、投資、設計、責任心、誠信以及行業監督等深層次的原因。 行業管理失職嚴重,漏洞多,向錢看 建設、鐵路、水利、財政等行業部門各自為政,巧立名目,各種執業資格考試、培訓、注冊、繼續教育多如牛毛。但在我看來,這些只是給相關部門開了一條合法的生財之道。施工單位人員配備達不到相應的資質要求就外聘掛靠人員。這種環境催生各種以掛靠、辦證、資質升級等為生的中介公司。每個工程技術人員都會經常接到證書掛靠的電話。再看看行業部門的繼續教育,一個工程技術人員若通過多個執業資格考試,那么他每年僅應付繼續教育就要花費很大的精力與財力。僅僅每年幾天的繼續教育就能認定其合格嗎?筆者不以為然,合格與否的關鍵是其是否勝任崗位工作。試想,人員技術方面不具備資質等級條件卻承擔相應資質等級的工程,能不出現質量問題嗎? 政府工程缺少統籌規劃,各行其是 很多市政工程由于配套設施不健全,經常被反復挖開重修。設計部門為何不在道路規劃設計階段將城市配套工程考慮周全呢?究其根源,還是政府方面的原因,修路屬基礎設施建設,可以由政府投資,與之配套的自來水、燃氣、通信、光纜、電力等可以由相關單位去投資建設。問題在于一些政府官員要的是執政時的政績,可以賣掉土地花光以后十幾屆政府的錢,也不會考慮任期以外的事情。于是,重復施工在所難免,且催生了一批批短命工程。英國倫敦街道的下水道,從1865年建成到現在已149年,仍在使用;修建于1878年的法國巴黎的下水道,至今已有136年的歷史,現在除了正常使用外,還是巴黎重要的旅游景點。初始投資大,但完備的設施和人性化的設計,使工程一次性建成且長久使用,受益的是子孫后代。 投資方過度壓價,致使施工隊偷工減料 我去過很多省份和地區,由于職業的原因,經常留意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綜合而言,全國有一個共性,發達地區的基礎設施質量要高于貧困地區,中央、省、市、縣、鎮幾級政府,越是上級政府投資的基礎設施質量越好。政府投資的項目比BOT(建設—經營—轉讓)、BT(建設—移交)模式的項目質量要好。越是基層政府財政越緊張,因而工程造價往往會一壓再壓,拖欠工程款的事情也非常普遍。BOT、BT模式的項目,由于資金來源于投資企業,企業考慮的是多省錢,少投入。而項目經理不會賠錢干工程,價格壓得再低,也會想辦法掙錢,唯一的途徑就是偷工減料,于是短命的豆腐渣工程層出不窮。2006年,我的一位朋友想去投一條鄉鎮投資的道路工程,我核算了一下工程成本,合理的成本價應該是520萬,然而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一家單位以460萬最低價中標。很難想象,以低于合理成本價60萬的中標價干出來的工程會是什么樣,肯定質量上要打折扣。某縣一條道路,六年內翻修了3次。如果把歷次翻修的錢加在一起,成本要遠遠超過一次性的正常投入。但為什么這種現象避免不了呢?行政體制問題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領導只管任期的事,任期以外工程會怎樣似乎就與其無關了。 建設施工企業層層分包、蠶食工程款 越是地方政府投資、建設規模不大的工程,分包越明顯。很多不懂工程的人,依仗有背景后臺,借個資質去投標運作,中標后提取一定的管理費,便倒手轉包出去。且不說正常中標價提走5%管理費以后再轉包出去,承包單位會干得很吃力,最可怕的是什么樣的人都可以去分包工程。今年6月,山西省原平市西鎮鄉一位名叫梅永旺的農民實名舉報大西鐵路的一項大橋護坡工程被層層分包、偷工減料,引起社會關注。在醫院開120救護車、對工程一竅不通的賈美生,憑借關系簽了一份“施工合同”,帶著幾十名農民工承攬大西鐵路一座大橋的護坡工程施工,設計漿砌片石的護坡,水泥砂漿竟用土代替。湖南鳳凰縣沱江大橋交工前整體坍塌,事故調查報告表明其中一個原因是工程層層分包。層層分包就要層層攫取利益。簽約價是固定的,實體投入與合理利潤也是明的,大家都擠進來分一杯羹,唯一結果就是偷工減料,導致豆腐渣工程的出現。 最應整頓和治理的是大企業。如,近年來中鐵下屬單位屢屢被曝光:2009年,中鐵二十局的“騙子中標、廚子修鐵路”;還有被實名舉報的太興鐵路“泥巴糊涵洞”事件等。究其原因,就是鐵路建設中,一個標段中標額就是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元。中標后大企業抽調幾十個人組成一個項目部,項目部按比例給企業交管理費,結余由項目部自由分配,項目部再將工程層層分包到其它單位或者個人,這種管理模式決定了質量上必然會打折扣。 行政干預催生豆腐渣工程 一是行政對工程的干預。原因是領導旨意,在不該修路的地方修路,在不該架橋的地方架橋已司空見慣,經濟上不可行,技術上不可行,只要領導喜歡就可行,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提高設計標準,用燒錢來解決。但提高設計標準、燒錢在某些時候并不是萬能的。兩年前某高鐵未通車路基就出現大面積的塌陷,或多或少就有這方面的原因。再就是行政對工期的盲目干預。稍懂工程的人都知道,速度與質量永遠是一對冤家,人為提前工期,質量肯定受影響。某座國內很有名的橋,計劃工期7年,5年就完工,參與監理的德國工程師震驚了,說這在德國起碼要20年。有人吹牛說這是“中國速度”,只有搞工程的人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監理形同虛設,吃拿卡要成常態 相比交通行業,建筑、鐵路、水利、國土等行業的監理問題更為突出。越是地方投資的小項目,監理問題越突出。一家單位以13萬元的價格中標了一項工程的監理服務,根據工程的規模與標段劃分,這些錢無論如何也不夠,但那家單位負責人解釋說,隨便找兩個老頭放在工地上,吃、喝、住、行由施工單位大包,全部成本費用算下來包括送禮攻關不超過5萬元??上攵@樣的監理能起到什么作用。 行業監管流于形式,評獎問題多 目前,各個工程行業都有自己的質量監督管理機構,對行業內的工程項目進行監督管理。這種管理,多數起不到有效的作用,流于形式的成分居多。不管什么樣的工程,最后竣工驗收,都是會通過的,我從事工程施工多年,還沒聽說過哪項工程因為質量不過關而未通過最終驗收的。然而,通過驗收的豆腐渣工程卻層出不窮。更應值得反思的是,國內很多獲得某某質量獎的“優質工程”,也會是豆腐渣工程。如由某“塌橋公司”承建的安徽銅陵長江大橋,曾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交通部優質工程一等獎及全國建筑工程用戶滿意獎”,但自通車之日起這座大橋就因質量問題飽受詬??;設計壽命100年、獲得“魯班獎”的中國體育博物館15年即成危房,地基出現不同程度的不均勻下沉。人們不禁要問:這些獎到底是怎么評出來的? 政府對工程質量問題懲治不嚴,處罰、追責不力 出現豆腐渣工程,項目參建各方都有責任,其背后又會有某些官員的背景,因此,通常的做法是隱瞞、謊報實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很少有人揭自身傷疤。如投資87億元的甘肅天定高速公路建成后即出現大范圍的路面坑槽,被諷刺為“豆腐路”“地洞路”。甘肅省交通運輸廳工程處處長接受采訪時說,都是下雨惹的禍。稍懂工程的人都明白,這種說法無疑是自欺欺人。 干工程,責任心比專業更重要,有責任心才能干出好工程。幾年前,筆者的一位朋友購買了某小區的房子,住進去發現煙筒堵塞,施工方將墻體鑿開,發現堵了一塊建筑垃圾,估計是施工時不注意掉進去的。試想當初墻體砌完了,如果按照規范要求,施工人員通一下煙筒,本來是很容易就能解決的。 聽監理說內幕: 監理就是個擺設(向失信行為說“不”·關注豆腐渣工程) 我有一個要好的朋友,在建筑工地上做監理,已做了15年。他給我的感覺是平時很輕閑,但日子過得很滋潤,房子有3套,門面有一個,小車有兩輛,輕輕松松就過上了小康生活,讓人羨慕不已。 有一次他生日請我吃飯。推杯換盞,酒過三巡,我問他:“你日子過得既悠閑,又多金,有什么發財的門路介紹沒?”他一高興,借著酒勁,毫不忌諱地把監理的那些事兒全“交代”了。他說:監理受建設方的委托,對其在建項目的資金、進度進行監督,并把好質量關,這是監理的本職工作。但你要是堅守崗位天天在工地上盯著,你會發現這里要整改、那里要返工,施工單位肯定不樂意。你想想看,施工單位想將工序做得毛糙一點,省點工夫,少開支一些人工費(現在建筑工人的工價至少150元/天呢),想將建筑材料摻點水分,省點材料,少開支一些材料費,一個工程的施工成本材料約占了70%呀,巨額利潤大部分就從這里來,你要在建筑工地上死盯著,他們能方便嗎?不就會有所顧忌嗎? 你也許會問,建設單位不會有意見嗎?這好辦,建設單位只要求監理手續齊全,竣工驗收時沒太大毛病就能通過。監理單位會給我工資,施工單位也會給我通融的“好處費”。我若經常守在建筑工地上,既辛苦,又要花時間,關鍵是還拿不到“好處費”,費力不討好,何苦呢!還是睜只眼閉只眼,日子過得輕松舒坦,經濟還寬裕。一般施工單位通知我去建筑工地的時候我就去,比如,上級部門來檢查或者有很多資料需要我簽字等等,除此之外,我很少去建筑工地。干監理這行的,基本上都這樣。他說這些的時候,輕描淡寫,絲毫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如此監理,真讓人瞠目結舌。這樣做,既為施工單位大開方便之門,讓其有了偷工減料、牟取暴利的機會,留下了質量隱患,也是對建設單位的委托不負責任。監理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搞“潛規則”,無形中就給豆腐渣工程發放了“準生證”。 工程監理亂象環生,到了該好好整治的時候了。 貪腐不除 “豆腐渣”難絕 近年來,有關豆腐渣工程的新聞不時刺激著國人的神經:樓房倒塌,橋梁垮塌,道路、涵洞、護坡坍塌,建成不久便呈魚鱗狀、凹凸狀的道路更是隨處可見,以前聞所未聞的城市道路坍陷形成的“天坑”,已經吞噬了數條人命。本月14日,又一塌陷面積約40平方米、深約6米的“天坑”出現在廣西梧州市區路段;此前一天,僅建成一年的浙江海寧皮革城4期和5期連樓天橋發生坍塌;此前幾天,??谑腥傄煌顿Y數百萬的益民工程——“湖東耕地開墾項目工程”被曝井上預制板用竹簽代替鋼筋,田間水管用力一扭就變形。 作為人們工作、居住、休閑等場所的建筑物的安全以及承擔著人們出行保障的道路橋梁等的安全,都是人命關天的大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是老少皆知的建筑工程的宗旨,也是建設工地上常見的標語口號??扇缃瘢垢こ痰念l現,已讓人不能不憂慮:下一個掉進坑里河里或被砸被埋的會不會是我? 為何會出現這么多的豆腐渣工程?個中原因盡管錯綜復雜,但公認的原因就是貪腐。官員之貪與職員之貪,如白蟻般一點點蠶食著建筑工程乃至法律、行規與人的良知,使本應按法律規范、合同規范操作的許多建筑工程隱患重重、漏洞百出、事故頻發。黨的十八大以來落馬的幾十名高官中,大都與插手工程建設、進行權力尋租、索取或收受不義之財有關。 工程建設牽涉的部門多且工序繁雜,所以保證工程質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哪個環節不依法行事、不恪守職責,都可能出問題。曾聽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說,在工程建設中,資金的保障尤其重要。工程款除去利潤,本應用在人工、材料、機械設備上面,而現實中,建設、規劃、設計、監理、各行政審批和管理部門諸如消防、人防、城管、環衛、街道辦事處、勞動局等與建設有關的方方面面的人,常會設卡尋租,雁過拔毛,加之招投標中常見的權錢交易,施工方要完工賺錢,只能偷工減料。 工程建設有其自身規律。當貪欲、貪婪、貪腐如魔鬼般作惡于工程建設時,當相關或不相關的人都想從中分一杯羹、獲取不義之財時,不出質量問題、不出豆腐渣工程才怪!所以,要杜絕“豆腐渣”,反貪腐是第一要務。 我們呼吁把治理工程建設領域的腐敗作為反腐敗斗爭的一個重點,下決心進行集中治理。 聲明:此文內容源于互聯網,微編輯后分享,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 ![]() ![]() 更多行業信息 新型砂漿網:http://www.www.azcospm.cn/ 保溫工程網:http://www.bwgcw.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