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垃圾綜合利用,這一世界性的難題,在山西省孝義市政府和有關企業的攻堅克難下,不僅迎刃而解,而且打造出山西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的典范。 工作人員日前隨三晉環保行工作人員團,對山西省孝義市建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和再利用等方面情況,實地進行了深入細致的采訪。 打造全省資源綜合利用優質示范工程 工作人員近日走進孝義市科爾峰建筑垃圾再利用有限公司,公司投資建設的建筑垃圾處理項目是全省首家資源綜合利用優質示范工程。只見大門內的空場地上堆滿了不同規格的磚制品。 “這些產品共分為5類,分別為再生骨料系列、地面系列、園林系列、水工系列以及仿古磚系列,都是由建筑垃圾、尾礦等固體廢棄物處理而成。”公司總經理那海鵬介紹說。 工作人員在生產車間看到,被運來的建筑垃圾、尾礦等固體廢棄物,經過篩選(除去土、鋼筋等)—破損(骨料)—配料—加壓成型—保養—成品6道工序,分別制成各類轉制品、干粉砂漿、泡沫混凝土、公路墊層、建筑材料等原料。 集質優價廉,品種齊全,外形美觀,經久耐用等特點于一體,這個公司的產品一投放市場,立刻贏得了市場的青睞,投產至今,已發展成為山西首家建筑垃圾綜合利用最大企業。 工作人員隨后來到孝義市三皇廟、偏城新苑、大眾路、太原理工大學現代技術學院等地。“這些新鋪的地面和路面,用的都是科爾峰建筑垃圾綜合利用新產品。”孝義市委常委、副市長李殿生告訴工作人員。 李殿生表示,隨著城中村整體拆遷改造力度的加快加大,孝義市區范圍內目前僅存的10個城中村將在2017年前全部完成拆遷改造,屆時每年將產生150噸左右的建筑垃圾。這些固體廢棄物,無疑為孝義市建筑垃圾綜合利用增加了壓力,同時也提供了強勁的動力。 建立“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企業實施、社會支持”新機制 建筑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和再利用是一項長期性、復雜性的系統工程,需要各級各有關部門、建材生產企業、建筑企業以及全社會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 為加快推進建筑垃圾綜合利用工作步伐,孝義市成立由分管副市長李殿生任組長,發改、國土、財政、經信、國稅、地稅、住建、環保、拆遷等16個部門以及所涉鄉鎮、街道辦事處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建筑垃圾綜合利用工作領導組。 2012年4月,孝義市引進上馬了年處理120萬噸建筑垃圾、尾礦40萬噸再利用項目,這個項目由孝義市科爾峰建筑垃圾再利用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1.07億元,并作為孝義市當年重點轉型億元項目之一。 2012年10月,孝義市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的實施意見》,形成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的長效管理機制。 孝義市要求發改、國土等部門要在項目立項、 審批等環節給予優先考慮;經信、財政、環保、住建、稅務部門要積極幫助企業落實資源綜合利用優惠政策并爭取上級支持,幫助建筑垃圾綜合利用企業健康發展,目前全市已建立“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企業實施、社會支持”建筑垃圾綜合利用新機制。 為建筑垃圾綜合利用企業做大做強保駕護航 機制建立了,項目上馬了,但是,如何幫助企業擺脫“無米下鍋”困境,進而做大做強?是擺在孝義市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對此,孝義市在具體工作中,一是加強建筑垃圾規范化管理。明確要求城市規劃范圍內及東許、梧桐、高陽等平川鄉鎮產生建筑垃圾的企業,按照“誰產生垃圾,誰清運傾倒”的原則,將建筑垃圾無償傾倒至科爾峰公司建筑垃圾處置場。 二是加大處置補貼力度。從2013年1月起,孝義市拆遷中心將市財政每年建筑垃圾傾倒相關場地租賃費60萬元支付給科爾峰公司。同時規定,政府工程、安置房建設以及公共利益涉及以外產生的建筑垃圾不再交納處置費;其他產生建筑垃圾企業、單位按每噸建筑垃圾繳納5元處置費,為建筑垃圾綜合利用企業做大做強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聲明:此文內容源于互聯網,微編輯后分享,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 ![]() ![]() 更多行業信息 新型砂漿網:http://www.www.azcospm.cn/ 保溫工程網:http://www.bwgcw.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