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看城市建設施工精細化——
刷個外墻涂料 工序足有九道
龍虎網訊 小區整治出新不簡單,僅僅刷個外墻涂料,工序足足就有9道。記者昨天在秦淮區武定門北巷小區采訪了解到,為了使小區居民理解、支持環境整治工程,他們不僅把施工工藝“解剖”上墻,把建筑材料公示到路邊,還像售樓處一樣制作沙盤,向居民詳細解釋整治之后小區的美好圖景。
武定門北巷小區屬于夫子廟街道蓮子營社區,建于上世紀80年代,共有14幢房屋,建筑面積約1.51萬平方米,有居民286戶。本次綜合整治從3月中旬開始,主要通過拆違拆破、強弱電管線下地、房屋整治(屋面、立面、樓道等)、道路出新、綠地提升及其他相關附屬設施建設等,改善小區居住環境,提升居民居住品質。
9日下午,記者在工程現場看到,小區樓棟外立面已豎起腳手架和綠網,工人們正在緊張地進行外墻作業。在很多人印象中,外立面出新就是用白漆把墻刷刷,其實遠沒有那么簡單。在小區14幢旁邊,記者看到了一塊“工程外墻彈性涂料工藝展示板”,它用剖面的形式,將施工工藝一層一層地展示出來,僅僅一個外墻粉刷,工序足足就有9道。
“我們先做面層基礎,涂刷界面處理劑,然后使用K11防水涂料刷兩遍,鋪一層耐堿玻纖網格布,刷上聚合物防水砂漿,批防水膩子兩道,再刷3遍防水涂料,即底涂、中涂和面涂,最終呈現的外墻表面為了美觀,還做了拉花處理。”南京回歸建筑環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項目設計負責人陶軍告訴記者。而該樓棟外墻原先的做法,只是刷了兩道防水膩子,然后底涂、面涂了防水涂料。工序的差異,決定了防水效果絕對不一樣。
陶軍說,除外立面粉刷外,施工方還將免費為居民把老的鋼窗、木窗換成塑鋼窗;單層玻璃更換為雙層中空玻璃;老式防盜網更換為固定式和可平開式兩種;晾衣架將統一更換為大品牌的伸縮式晾衣架。
“政府投入了財力、人力、物力對我們的居住環境進行改善,老百姓得到了實惠,絕大部分居民都是很滿意的。”家住武定門北巷小區34號一幢的居民王寶慶說。
秦淮房產經營公司副經理李曙華告訴記者,獲得居民的理解和認同并不容易,施工方在蓮子營社區的幫助下,付出了艱苦努力。他們在施工過程中,非常注重落實民主整治要求:在開始階段,會同街道社區入戶向居民發放“市民意愿調查表”,收集、了解居民需求;在每個單元門口張貼《致環境整治出新小區居民的一封信》,介紹出新主要內容,以取得居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在項目初步設計方案完成后,會同相關街道、社區對方案進行初審,通過后向社區公示總平面圖一張、建筑效果圖4張(景觀、車棚、大門、圍墻);設置意見箱,召開居民議事會,廣泛征求居民意見和建議;在工程現場設置環境整治工作固定接待點,并安排專人接待;在現場設置主要材料展示區、施工工藝展示板,主動接受群眾監督……
記者在回歸建筑工程師小王的電腦上,看到了一套通過三維技術建立的樓棟模型。建筑出新之后的模樣,通過它就可以一目了然。據悉,召開民主議事會時,設計施工方不僅向全體居民展示了三維模型,還特意做了沙盤擺放在現場,向居民形象地解釋施工方案,并根據居民的意見建議進行修改。
“比如有些人家的防盜網原本是外凸的,改成平開式之后,有人反映可利用空間小了。為此我們在窗外增加了花架,統一制作、統一位置,既不影響美觀,又增加了使用空間。”小王說。
此外,部分人家把洗衣機擺放在陽臺,污水管私接到雨水管上。本次改造中,私接污水管全部拆除,施工方在樓棟陽臺兩邊新加了污水管,讓污水統一通過污水管排入污水井中。這些外接的管道則采用沖壓鋁板進行遮擋??照{外機也統一進行了整合規劃,用花格柵欄進行遮擋,既滿足散熱要求,也更加美觀。
“一開始確實有部分人家不接受,比如統一更換的晾衣架不如自家裝的好,不愿意換等。為此我們提了不少意見建議,許多他們都接受了。最終多數人家都能顧全大局,支持整治工程。”王寶慶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