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 11日-17日是2016年全國散裝水泥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推廣散裝水泥、發展綠色產業”。發展散裝水泥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提高建筑工程質量和施工效率,促進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十二五”期間,我市共生產水泥3119萬噸,其中散裝量為2767萬噸,散裝率由 2010年的 75%提升到2015年的92%,累計提高17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位居全省前列。 文/傅春曉
◆◆貢獻
水泥散裝率提升7個百分點
“十二五”期間,我市發展散裝水泥工作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發展低碳經濟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期間,我市共生產水泥3119萬噸,其中散裝量為2767萬噸,散裝率由2010年的75%提升到2015年的92%,累計提高17個百分點,創我市歷史新高,位居全省前列。完成的散裝水泥可節約標準煤61萬噸,減少水泥損失125萬噸,減少粉塵排放11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8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5230萬噸,實現綜合經濟效益13.7億元。通過發展散裝水泥,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改善了勞動條件,保護了勞動者的身心健康,為我市建設宜居幸福城市和循環經濟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十二五”期間,我市調整減少水泥設計產能150萬噸,現有16家水泥生產企業設計產能1500萬噸,大型水泥集團基本形成了 “散裝水泥生產—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的產業鏈式模式,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合理優化。
◆◆發展
預拌砂漿供應量增長10倍
“十二五”期間,我市預拌砂漿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生產企業由2010年的2家壯大到2015年的26家,增長1300%,設計產能由不足50萬噸發展到750萬噸,增長1500%,生產供應量由1.5萬噸增長到150余萬噸,增長1000%。截至2015年底,全市現有預拌砂漿生產線28條,專業運輸車81輛,砂漿背罐車5輛,預拌砂漿移動筒倉864個,總投資約4.5億元,產業“幾何式”跨越發展保障了城市“禁現”的市場需求,形成了年產值近10億元的新型建材產業。
2013年,建成了省內第一套“城市“禁現”預拌砂漿生產使用監控管理平臺”,其基本功能涵蓋了“預拌砂漿產品質量生產、物流網信息、現場使用管理、合同備案管理”等多環節的信息監管,該套系統也是全國第五套城市“禁現”管理系統。 “十二五”期間,推進城市“禁現”使用預拌砂漿工作已成為減少施工現場粉塵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降低對黃沙等自然資源消耗、保護生態環境,解決墻面起鼓、開裂、剝落等建筑“通病”、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創新
直銷配送建成“平度模式”
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和城鎮化建設的實際需求,我市始終把發展農村散裝水泥作為調查研究工作的重點。自2011年起,平度市利用現有的條件創立了“農村散裝水泥直銷配送中心”的發展模式,被確定為我省發展農村散裝水泥三種模式之一。截至2015年底,各區市共建成“農村散裝水泥直銷配送中心”102個,全面完成市政府確定的發展農村散裝水泥“建點設網”規劃。
“十二五”期間,我市注重發揮“平度模式”的引導示范作用,研究高標準、高起點的,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的方式方法,擴大普及散裝水泥等基礎建材直銷網絡,擴大預拌砂漿等新型建材的推廣使用。
◆◆助力
專項資金發揮引導扶持作用
“十二五”期間,散裝水泥征收專項資金達1.25億元,市本級征收5300萬元。專項資金納入預算管理,收支兩條線原則得到嚴格執行,各級散辦財務制度進一步健全。建立了在政府服務大廳設立“窗口”集中征收,年度支出二級預算管理的專項資金管理體系。期間,用于扶持預拌砂漿設備設施建設項目1320萬元,散裝設施設備建設項目150余萬元,引導和推動了產業發展、散裝設備投資建設,共帶動社會資金6.5億元投資進入發展散裝水泥事業。
◆◆完善
產業納入規范法制化管理
2011年起,市政府相繼出臺了《關于做好農村推廣散裝水泥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禁止現場攪拌砂漿的通告》。市城鄉建設委下發了《關于貫徹落實市政府<通告>的實施意見》、聯合市財政局制定了《關于充分發揮散裝水泥專項資金扶持預拌砂漿產業發展的通知》、《關于做好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審退工作的通知》、《關于做好散裝水泥專項資金使用工作的通知》等。各項配套政策的相繼出臺,進一步完善了發展散裝水泥政策法規體系,極大地推動了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三位一體”協調發展。標志著我市發展散裝水泥工作納入了規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軌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十二五”期間,我市加大了對產業科研的投入力度,支持企業建成了3個預拌砂漿產業研發中心和1個產研聯合體,開發出了“大煉油廢渣綜合利用生產預拌砂漿項目”、研發了5種薄抹灰抹面砂漿產品;研制了青島特色的預拌砂漿整體生產線及其附屬設備;啟動了預拌砂漿機械“一體化施工”模式;舉辦了砂漿博聯會等,使發展散裝水泥事業的認知度顯著提高。
◆◆展望
“十三五”城區散裝水泥率達95%
2016—2020年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期間,我市發展散裝水泥工作將實施“依法治散,以法興散”,積極落實“率先走在前列”的發展要求,全面提升“三位一體”發展水平,推動我市散裝水泥事業健康發展。
穩步提高散裝水泥供應量和散裝率。至2020年全市散裝水泥累計供應量達到4500萬噸,穩定保持92%以上的水泥散裝率,城區散裝水泥使用率達到95%。
統籌實施城市 “禁現”散裝預拌砂漿使用率達到70%。 2017年底前,涵蓋各區市的中心規劃城市基本實現主城區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十三五”期間,我市預拌砂漿產業實現布局合理、總量控制,使用量快速增長的良性健康發展的新格局。
完善農村散裝水泥現代物流配送體系。鼓勵并繼續發展“農村散裝水泥直銷配送中心”建設,提高農村商品混凝土使用率,開展預拌砂漿進農村社區活動。
加大散裝水泥科技研發投入與成果轉化。專項資金要重點保障新科技、新設備、新工藝投入。大力開發生產薄抹砂漿等特種砂漿,致力于砂漿產品精細化和機械“一體化施工”。
新聞內存
什么是城市“禁現”?
2007年,國家六部局頒布的《關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工作的通知》(簡稱城市“禁現”工作)將青島市納入限期禁止范圍。 2009年青島市人民政府頒布 《預拌砂漿生產和使用管理辦法》對我市實施城市“禁現”,使用預拌砂漿工作制定了具體措施。 2010年底,省政府頒布第219號令明確要求加快實施城市 “禁現”,使用預拌砂漿工作。 2012年7月,青島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禁止現場攪拌砂漿的通告》對我市實施城市“禁現”使用預拌砂漿工作統籌推進。今年3月,市城鄉建設委發出通知,要求市內七區(含黃島經濟開發區)及即墨、膠州、萊西市的在建工程項目應全部實施城市“禁現”、使用預拌砂漿,平度市的在建工程項目城市“禁現”率應達到50%以上,待條件成熟后全部實施城市“禁現”。
使用預拌砂漿,施工有何變化?
對施工單位而言,與現場攪拌砂漿相比,預拌砂漿可以免去施工企業原材料采購、運輸、堆放、加工,實驗室配比測試、現場攪拌生產及質量控制等一系列過程,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對建設單位而言,預拌砂漿能夠縮短工期,還能降低建設成本。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預拌砂漿的施工厚度比現場攪拌砂漿小,一是可以減少砂漿用量,減輕建筑自重,二可增加使用面積(0.5%-1%),從而降低單位面積建設投資成本。由于預拌砂漿是工廠化生產,質量有保證,可以降低返工率,延長構筑物使用年限。
“禁現”違規將有哪些處罰?
各類建設工程管理部門加強城市“禁現”區域內施工現場的監督管理,對違規現場攪拌砂漿和未按規定使用預拌砂漿的,依據省政府第219號令第十九條規定,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整改的,將被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計入企業不良記錄予以誠信扣分。市散裝水泥辦公室加強預拌砂漿企業生產、流通環節的監督管理,對未按規定程序進行實驗檢測、降低產品質量、低質低價擾亂市場秩序的生產企業,公示其不良行為,并依據有關規定,取消《山東省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備案證書》、《青島市建設工程材料備案證》。
工程建設按規定足額使用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建設單位可在規定時限內,向工程項目所在地的散裝水泥辦公室提供該項目使用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的預算、決算資料和標準稅務發票,申請退返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經市散裝水泥辦公室審核后,按比例退返散裝水泥專項資金。預拌砂漿等散裝水泥使用量明顯低于工程預算使用量,散裝預拌砂漿使用率低于70%的,征收的散裝水泥專項資金不予退返,并依據省政府第219號令第十九條規定,處以3萬元以下罰款。外地預拌砂漿生產企業應按有關規定辦理入青信用登記,并按規定取得《山東省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備案證書》、《建筑業企業資質證書(預拌商品砂漿專業資質)》、《青島市建設工程材料備案證》,所銷售的預拌砂漿產品散裝率必須達到7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