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dress id="dlbnf"><nobr id="dlbnf"><progress id="dlbnf"></progress></nobr></address>
    <noframes id="dlbnf"><form id="dlbnf"><th id="dlbnf"></th></form>

    <address id="dlbnf"><nobr id="dlbnf"><progress id="dlbnf"></progress></nobr></address>

    <noframes id="dlbnf"><form id="dlbnf"><th id="dlbnf"></th></form><address id="dlbnf"></address>
    <address id="dlbnf"></address><address id="dlbnf"></address>

      新型砂漿網

      搜索
      新型砂漿網 新聞資訊 行業動態 查看內容

      水泥企業的“一帶一路”新機遇,“走出去”初見成效

      2019-5-16 15:52| 發布者:admin| 查看:118| 評論:0|來自:[db:出處]

      “一帶一路”宏大構想的提出,對正處于改革“深水區”的中國經濟而言,帶來了強勁的增長動力。“一帶一路”方案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內容無疑會對水泥行業形成重大利好。用水泥行業女企業家李璟的話說,水泥企業“一定要走出去,沿著"一帶一路"的方向,走到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去”,“必須要技術創新、自身做強、找準定位”。

      幾萬平方米的水泥廠區,空蕩蕩的儲料庫,看上去已經停轉很久的機器設備,零星幾個工人一臉麻木地對設備進行例行檢修……看著眼前這幅蕭瑟荒蕪的景象,“80后”女企業家李璟心里很不是滋味,胸口猶如被巨石堵住一般,面對水泥廠老板,同時又是自己的同行加前輩無奈的樣子,李璟完全說不出話。
      “這就是中國水泥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真實現狀。”回憶起自己親眼見證的景象,李璟眉頭緊鎖,看得出,她依然心情沉重,“中國有3000多家水泥企業,很多民企甚至大型國企都嚴重虧損。”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15年1-12月全國規模以上水泥產量23.48億噸。而2014年,全世界水泥總產量是41.8億噸。如此龐大的水泥產量,面對的現實是未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進一步下跌,以及房地產行業短期難以復蘇的局面,水泥企業舉步維艱。

      “一定要走出去,而且沿著"一帶一路"的方向,走到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去,那里的需求遠高于中國國內。”李璟對工作人員給出了自己對于這一行業未來出路的建議,“必須要技術創新,必須要自身做強,必須要找準定位,否則水泥企業就是在等死。”

      虧損!虧損!還是虧損!

      盡管是個“80后”,但甘肅女強人李璟卻在被稱之為“大老爺們的行當”——水泥行業中摸索出了屬于自己的生存之道。2011年,李璟創立了上海藝米加實業有限公司,專業服務于水泥、電力、基礎建設行業。主要提供主機設備、備件以及生產線新建項目、舊線升級改造和余熱發電、環保節能等項目結合金融一體的打包服務。尤其在水泥設備領域,具備較強的優勢,也讓李璟與許多水泥企業家在生意中結下了深厚友誼。

      因此,看到這一行業在國內蕭條的光景,主攻海外市場的李璟不知是悲傷多一些,還是慶幸多一些。
      工作人員查閱數據發現,即便是實力雄厚的上市水泥企業,2015年的業績也是慘不忍睹。

      近日,青松建化發布業績預虧公告,預計公司去年虧損6.5億元左右,同比由盈轉虧。而就在2014年,公司還保持著644.24萬元的盈利。

      青松建化給出的虧損原因主要包括:2015年新疆水泥產能嚴重過剩,導致新疆水泥建材市場嚴重供大于求,自治區內水泥建材行業處于下滑態勢,競爭壓力劇增,惡性競爭全面鋪開,公司水泥銷售量銳減,水泥價格持續下跌,致使公司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另外,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期末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也增加了青松建化的經營性虧損,并且公司2015年獲得的政府補貼大幅減少。

      另一家水泥企業天山股份,同樣在2015年出現了首虧,虧損達5.8億元,預計凈利潤下滑幅度在327.63%。

      到目前為止,根據中信證券行業CS水泥羅列的已經公布2015年業績預報的17上市水泥公司中,僅有巨龍管業預增、*ST獅頭扭虧、柘中股份和西部建設略增,其余13家企業全部業績下滑,占比高達76%。

      此前,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喬龍德表示,當前部分水泥生產企業不惜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出售產品,甚至在比“看誰賠得起”。他指出,截至2015年7月底,全國水泥產量下降5%,銷售收入下降9.63%,利潤下降63.84%,三組數字的出現無對應規律,產量減少與銷售收入減少不對應,銷售收入減少與利潤降幅出現嚴重脫節。

      “灰色黃金”魅力頓失

      截至2015年12月11日,呼和浩特市10多家水泥廠全部關閉;

      截至2015年11月13日,鄭州7家水泥企業被關停;

      截至2015年11月24日,陜西銅川市耀州9家水泥廠進行關閉并拆除……

      這樣的關停在2016年仍然在全國各地延續著。

      在水泥行業,一方面是減產,另一方面是重組。

      不久前,中國中材集團與中國建材集團旗下多家上市公司集體公告稱,中材與中建材正在籌劃戰略重組事宜,方案尚未確定,確定后還需獲得有關主管部門批準。

      從業務板塊來說,中材與中建材在水泥、玻璃纖維、復合材料等多個板塊均有業務重合,構成了戰略重組的基礎。尤其是在水泥板塊,中材旗下的天山股份、寧夏建材和祁連山等3家A股公司,以及港股中材股份的全資子公司中材水泥有限公司(簡稱“中材水泥”)等均以水泥為主營業務,從市場區域覆蓋來說,存在一定重合,其同業競爭問題已經存留多年。

      中材集團曾于2010年9月7日承諾:“用5年的時間,逐步實現對水泥業務的梳理,并將水泥業務整合為一個發展平臺,從而徹底解決水泥業務的同業競爭。”按照此承諾,2015年9月7日應是踐諾的截止日期。然而承諾快到期時,中材集團以“水泥業務整合方案必須本著符合國企改革大政方針”為由擬將承諾延期一年,該方案遭到了股東大會的否決,中材集團隨后決定,將繼續積極努力與相關各方溝通,在2016年9月7日前履行前述解決同業競爭的承諾。

      而對中建材來說,水泥同樣也是一項很重要的業務。中建材官網顯示,其水泥年產能超過4.5億噸,位列世界第一;商品混凝土年產能4億立方米,位列世界第一。該業務主要由其旗下中國聯合水泥集團有限公司、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北方水泥有限公司、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承擔。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兩大集團的戰略重組,預計將對中材解決3家水泥上市公司的同業競爭承諾有所促進。

      對于企業兼并重組,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孔祥忠認為,將繼續鼓勵和引導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加大水泥企業集中度,同時切實防止以兼并重組為名盲目擴張產能。

      “這是市場經濟必然的趨勢。”作為水泥行業的“行內人”,李璟對工作人員指出,“有些企業設計重度污染必須關閉,有些企業業績無法支撐,就會被"大魚吃小魚"。在過去,水泥是灰色黃金,太多人看到其中的利益,大家都奔向這一產業,如今產能過剩,如果沒有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將自己的產品做強做精,那一定是會被市場所淘汰的。”

      “走出去”初見成效

      2011年,在上海交大MBA國際班求學期間,李璟收獲頗豐。

      “當時一位叫IlanAlon的教授對我們說,歐美市場如今的發展空間遠不如新興市場國家來得大。”而李璟原本就是面向歐美市場做一些供應鏈整合管理的項目與貿易,受到教授啟發,李璟立馬將公司的戰略方向及業務從歐美轉移到了新興的第三世界國家?,F在主要在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埃及等國家從事水泥、電力等基礎設施的設備以及項目服務。

      “由于長期往返這些國家,發現我們不但可以將中國的過剩產能分享到這些國家,同時也可以把他們綠色原生態的有特色食品引進國內,展開雙向國際貿易。”聰明的李璟在2015年成立了上海藝米加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新興的第三世界國家做進口食品的供應鏈管理以及國內銷售與品牌建設工作。于是輸出去水泥,引進來健康食品,李璟這筆“一帶一路”生意,去年為她帶來了6000多萬元的收入。

      在許多國內機構看來,“一帶一路”正是在國內水泥景氣走勢低迷之時,水泥上市公司積極尋求的突圍良策。中信證券認為,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下,“走出去”公司海外業績彈性預計將逐步顯現。“十三五”政府料將從管理需求轉向管理供給,并購整合是化解產能過剩的重要手段,國企改革轉型預期有望不斷強化。

      不少上市水泥企業也開始了“一帶一路”的布局。比如,2015年12月7日,上峰水泥公告調整后的定向增發方案,增發對象鎖定為公司的原股東及員工持股平臺,募集資金投向“一帶一路”國家的水泥項目。方案顯示,位于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兩個水泥項目具有良好的發展預期和利潤回報,兩項目投產后利潤總額合計可超過8億元,將為公司帶來較大的業績增長預期。

      2015年12月7日,在華新水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公司副總經理兼董秘王錫明表示,在行業整體不太景氣的市場環境下,華新水泥借“一帶一路”機遇大力拓展海外市場,多國項目已取得明顯成效。

      早在2011年8月,華新水泥就與塔吉克斯坦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擬共同建設年產100萬噸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項目。2014年,華新水泥在塔的第二條和第三條水泥生產線項目也相繼啟動。其中,第二條線預計將在2016年一季度投產。王錫明預計,上述兩條生產線的總產量將滿足塔吉克斯坦50%以上的水泥需求。

      除此之外,2015年3月,華新水泥還正式完成了對柬埔寨CCC項目公司28%股權的收購,收購完成后,華新水泥對其持股比例增至68%,繼而也成為該公司的第一大控股股東。工作人員了解到,公司同時也會考慮在尼泊爾和哈薩克斯坦建設新的投資項目。

      “公司還會在中亞、東南亞等中國周邊地區以及海上絲綢之路國家進行填空式、互補式的項目發掘。”王錫明表示,公司爭取到2020年,在“一帶一路”沿線發展10個大型海外投資項目。

      對李璟而言,她的主要“根據地”在巴基斯坦。“這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建情況非常糟糕,他們亟需造橋、造鐵路,而這正是中國水泥企業發揮作用的好時機”。

      工作人員查閱資料發現,2014年,海外十大水泥消費國共消費水泥8.28億噸,占海外消費總量的48.89%,這些國家分別為印度、土耳其、印度尼西亞、沙特阿拉伯、越南、日本、美國、巴西、俄羅斯和埃及。

      綜合考量這些國家官方及協會的預計,這十大國未來5年水泥需求有年均5.76%左右的增速,越南、印尼、印度和埃及四國人均水泥消費量低于650公斤,但復合增長率超過6%,這給海外市場消費的增長奠定了基礎。2014年,這十國的人均水泥消費量已經超過海外人均消費水平。

      業內專家指出,未來這十國的消費比重或低于當前消費比重(49%),基于這一假設,預計未來5年海外水泥市場至少應有6.7億噸以上的增長空間,這十國就貢獻了3.3億噸的增長空間。

      輸出先進產能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很多報道在提及“一帶一路”時都用了“有利于輸出中國現有的過剩產能”的語句來形容。

      對此,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指出,“我們必須明確,實現"一帶一路"的前提是我們與沿線國家的相互尊重、平等合作,任何形式的"產能輸出論"、"資源掠奪論"都將造成極其嚴重的后果,中國首先就應該在國內實現觀念糾偏。”

      “我認為用"分享"一詞更為恰當。”李璟告訴工作人員,以她在巴基斯坦的水泥業務為例,她輸出的水泥設備都是品質好、性價比高的產品,絕非將國內的一些低質廉價產品轉手倒賣。“做生意就應該要互相尊重,互利互惠。這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一樣的”。

      然而,中國企業要開拓“一帶一路”市場的同時,也要承擔一系列風險,會遇到許多新的挑戰。

      對于李璟而言,安全性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很多時候,我出行都是由許多當地合作商派專門的保鏢陪同的。在安全問題上,企業還是非常需要注意的”。前不久,中國鐵建(601186,股吧)3名高管在馬里遭遇恐怖襲擊,不幸遇難。因此,對于準備“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來說,加強風險防范和增加相互間的合作必不可少。

      除此之外,李璟認為,政治環境、投資環境、法律法規、文化氛圍和宗教習俗等都是中國企業走向海外市場需要慎重考量的因素。

      “關鍵還是要練好內功,讓自己的產品有特色,有較高的科技含量。”李璟對工作人員強調,中國經濟步入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新常態”期,未來的水泥需求增長空間將變得有限,因此她的“一帶一路”還會繼續走下去。

      “2016年,我已經計劃在巴基斯坦開設專門的水泥設備制造廠,這樣不僅可以降低運輸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更可以促進當地就業。”在結束訪談后,李璟又要登上飛機,踏上她的水泥“一帶一路”的征程。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Copyright © 2013-2021 www.azcosp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企航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Powered by 新型砂漿網 X3.4  ICP備案號: 京ICP備14016591號-2
      聯系客服 關注微信 下載APP 返回頂部
      日本电影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