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全國散裝水泥及相關綠色產業可持續發展論壇暨產業轉型升級研討會第二天行程報道
7月23日上午8:00,參觀裝備式建筑生產企業山東萬斯達集團及施工現場的與會人員集體乘大巴前往目的地開始第二天的行程。
1、參觀裝配式建筑試點工程——山東萬斯達集團的港新園公租房建設項目·東地塊居住組團工程
![]() ![]() ![]() 該工程作為山東各建筑產業現代化試點示范工程,實現了標準化的設計,工廠化的制造,裝配化的施工,一體化的裝修,信息化的管理。
![]() ![]() ![]() 2、參觀山東萬斯達集團有限公司——國建住宅產業化生產基地
![]() ![]() ![]() ![]() ![]() ![]() ![]() ![]() 3、什么是裝配式建筑?
隨著現代工業技術的發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機器生產那樣,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預制好的房屋構件,運到工地裝配起來就成了。
![]() 裝配式建筑在20世紀初就開始引起人們的興趣,到六十年代終于實現。英、法、蘇聯等國首先作了嘗試。由于裝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產成本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廣開來。
![]() 早期的裝配式建筑外形比較呆板,千篇一律。后來人們在設計上做了改進,增加了靈活性和多樣性,使裝配式建筑不僅能夠成批建造,而且樣式豐富。美國有一種活動住宅,是比較先進的裝配式建筑,每個住宅單元就像是一輛大型的拖車,只要用特殊的汽車把它拉到現場,再由起重機吊裝到地板墊塊上和預埋好的水道、電源、電話系統相接,就能使用。活動住宅內部有暖氣、浴室、廚房、餐廳、臥室等設施。活動住宅既能獨成一個單元,也能互相連接起來。
![]() 去年年底以來,裝配式這一建造方式成為國家政策文件中的高頻詞。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去年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的目標,并指出要“積極穩妥推廣鋼結構建筑”、“在具備條件的地方,倡導發展現代木結構建筑”。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大力發展鋼結構和裝配式建筑”又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推動裝配式建筑取得突破性進展,已列入今年住房城鄉建設部的重點工作??梢?,國家對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決心和信心之大。還有人預見裝配式建筑會迎來爆發性增長。
![]() 盤點全國各地裝配式建筑的發展現狀,冷熱不均是現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發展速度較快,有些地方則并非一帆風順。一位不愿具名的企業人士對于裝配式建筑有著道不盡的苦水。他表示:“配套政策不到位,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建成的住宅因價格高和地緣問題無人問津,造成后續項目停滯,企業舉步維艱。”
![]() ![]() ![]() 4、隨著裝配式建筑實踐應用的深入,諸多困擾隨之凸顯。
疑問一:建筑質量安全有無保證?
專家介紹,采用此種結構體系,構件之間的連接以現澆節點為主,將預制PC構件的鋼筋伸入現澆構件中錨固連接,保證了房屋的整體性,相比裝配式大板結構,質量有明顯進步。然而,即使目前PC結構連接方式較以前有了很大進步,但是構件之間連接點的質量隱患并沒有隨之揮去。“項目封頂后,很難檢查連接節點的質量到底如何。而且目前我國的施工隊伍的專業水平還難以保證連接節點的施工工藝完全做到保質保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宅建設及產業現代化技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正忠一直為此擔憂。
![]() 疑問二:成本是高了還是低了?
一些施工單位負責人坦言:“如果投個兩三千萬元就能建個PC廠還行,如果要上億元,那必須要好好考慮一下了。”根據沈陽某住宅小區的調研數據顯示,采用PC構件(預制率45%以上)的綜合成本要比傳統現澆高出不少,PC構件(外墻板、內墻板、樓梯綜合價)一立方米最起碼要2300元,而現澆混凝土每立方米只需要1600~1800元。
![]() 萬科集團總規劃師傅志強結合萬科集團近20年工業化建筑的實踐認為:“目前阻礙工業化建筑發展的最大問題之一是成本高,如果做了這個裝配式建筑,成本卻要高出1000元/平方米的話,這就沒有競爭力了。”
疑問三:裝配化=建筑產業現代化嗎?
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處長葉明的理解,“裝配化”僅僅是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的一個特征表現,或者說,僅僅是工業化生產方式的一種生產手段、一個有效的技術方法和路徑,不是建筑產業現代化的最終目的和全部。
![]() 疑問四:配套“軟件”是否到位了?
作為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的一種有效技術方法和路徑,建筑裝配化無疑是需要鼓勵推廣的,但目前相關技術標準是否完善、相關鼓勵政策是否就位了呢?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這些配套“軟件”有缺陷,還需升級完善。首先是技術體系仍不完備。其次是行業可持續發展基礎不良。第三,鼓勵政策尚不夠完善。
![]() 疑問五:是追求PC率還是社會效益?
發展裝配式建筑,我們究竟要的是PC率還是社會效益?“一些裝配式住宅項目雖然在結構上采用了預制構件,但從整體上來看沒有達到節能目的。甚至某些建筑采用了各種技術后雖然達到了綠色建筑的標準,但是實際在建設過程和使用過程中依然會造成極大的浪費和污染。這些現象都值得行業深思。”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副主任文林峰指出。
![]() “搭積木”,沒那么簡單。目前住宅產業化、裝配式建筑在頂層設計、技術標準、全產業鏈打造、關鍵技術等方面仍存缺陷,這是全行業必須正視的客觀現實。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劉東衛認為,大力創建我國新型建筑工業化的建筑通用體系與部品技術,發展裝配式建筑,突破傳統生產建設模式、促進建筑產業技術升級換代,應當成為當前我國建設行業發展方式轉變的科技攻關目標。
參觀結束后,大家在用餐的過程中,相互交流參觀裝配式建筑的感受與經驗,大家對對裝配式建筑也有了更系統的了解和更全面的認識。
午餐后所有與會人員返回酒店,整個活動圓滿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