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dress id="dlbnf"><nobr id="dlbnf"><progress id="dlbnf"></progress></nobr></address>
    <noframes id="dlbnf"><form id="dlbnf"><th id="dlbnf"></th></form>

    <address id="dlbnf"><nobr id="dlbnf"><progress id="dlbnf"></progress></nobr></address>

    <noframes id="dlbnf"><form id="dlbnf"><th id="dlbnf"></th></form><address id="dlbnf"></address>
    <address id="dlbnf"></address><address id="dlbnf"></address>

      新型砂漿網

      搜索
      新型砂漿網 新聞資訊 行業動態 查看內容

      建筑外墻防水設計及施工要點

      2019-5-16 15:45| 發布者:admin| 查看:200| 評論:0|來自:[db:出處]

       根據現行規范要求及現場施工經驗,從防水系統構造、細部節點設計、施工工藝及施工質量過程控制等方面介紹了建筑外墻防水工程的設計與施工要點,指出外墻防水是保證建筑使用功能、提高建筑耐久性、營造舒適居住環境的基礎,應予以重視。
       
      1、外墻防水系統的構造設計
      建筑外墻系統構造由以下幾方面組成:
      1)基層:混凝土剪力墻、柱、梁、板;圍護或填充墻:加氣混凝土砌塊、灰砂磚、空心混凝土砌塊等砌體。
      2)界面處理:聚合物水泥漿甩漿作毛化處理,外墻不同材料交接處應掛300mm寬的鋼絲網,高層建筑基層應滿掛鋼絲網,鋼絲網為lOxlOØ0.8或15x15Ø1.0的熱鍍鋅鋼絲網。
      3)找平層:抹灰層兼找平層設計厚度20mm,分遍抹平壓光,抹灰層宜采用同一種砂漿,可選內摻纖維和聚合物的l:2.5水泥砂漿或M15預拌砂漿。
      4)防水層:可采用2mm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5~8mm厚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或3~5mm厚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干混),如高分子益膠泥或K11等;飾面磚外墻的基層不得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5)分格縫:外墻面層應設縱橫向分格縫,垂直距離不大于一層層高(≤4m),水平距離不大于3m,內嵌單組分聚氨酯密封膠。
      6)飾面層:外墻涂料、飾面磚,局部干掛石材。
      7)外墻門窗:鋁合金門窗,塑鋼門窗。
      8)其他:陽臺、雨篷、混凝土裝飾柱、裝飾構架、線條等相鄰處的防水節點及外墻涂料(或貼飾面磚)。
      圖1所示為各種飾面外墻的防水構造。
      QQ截圖20160815115424  1
       
      2、外墻防水節點設計要點
      1)門窗框與墻體間的縫隙宜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或發泡聚氨酯填充;外墻防水層應延伸至門窗框,防水層與門窗框間應預留凹槽,刷涂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并嵌填密封材料;門窗上楣的外口應做滴水線;夕}、窗臺應設置不小于5%的外排水坡度。
      2)突出墻面的腰線、檐板、窗臺上部應進行防水處理,并設置不小于3%的向外排水坡,下部應做滴水線,與墻面交角處應做成圓角。
      3)雨篷應設置不小于1%的外排水坡度,外口下沿應做滴水線;雨篷與外墻交接處的防水層應連續;雨篷防水層應沿外口下翻至滴水線。
      4)陽臺應向水落口設置不小于1%的排水坡度,水落口周邊應留槽嵌填密封材料。陽臺外口下沿應做滴水線。
      5)外墻體變形縫必須做防水處理,變形縫部位應增設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附加層,卷材兩端應滿粘于墻體,且兩端必須粘貼牢固并采用密封材料封嚴。滿粘的寬度不應小于150mm,并應釘壓固定;卷材收頭應用密封材料密封。圖2所示為變形縫防水防護構造。
       
      QQ截圖20160815115438  2
       
      6)穿過外墻的管道宜采用套管,套管應內高外低,坡度不應小于5%,套管周邊應做防水密封處理。
      7)女兒墻壓頂宜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或金屬壓頂,壓頂應向內找坡,坡度不小于2%。當采用混凝土壓頂時,外墻防水層應延伸至壓頂內側的滴水線部位;當采用金屬壓頂時,外墻防水層應做到壓頂的頂部,金屬壓頂應采用專用金屬配件固定。
      8)外墻預埋件四周應用密封材料封閉嚴密,密封材料與防水層應連續。
      9)外墻面空調口、通風口、設備洞口及其他洞口,應在洞口底面設置往室外方向不小于5%的排水坡度或采取防雨水倒灌措施。
      10)設在外墻窗臺上、窗側或獨立的空調機位,都是外墻防水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暴風雨時還相當于一個小屋面,與空調機位相鄰砌體的根部,應設同墻厚不小于200mm高的混凝土坎,這一點也是設計和施工容易忽視的問題??照{機位的各層板、側墻、頂板都應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作防水層。內部每層板都應向外設不小于5%的排水坡,若外裝鋁合金百頁窗時,窗框下口應有排水通道,空調機位每層板下部應有滴水線槽,確保內部不積水。
       
      3、外墻防水系統施工要點
      3.1施工準備
      1)建筑外墻防水工程所用材料應與外墻相關構造層材料相容。防水材料的性能指標經檢驗應全部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2)外墻抹灰工程應在砌體工程施工完畢至少7d并經驗收合格后進行。
      3)抹灰前,應檢查砌體預埋件、預留洞等位置是否正確,基體表面的塵土、污垢、油漬等應清除干凈,墻體上的灰縫、孔洞和凹槽應填補密實。
      4)抹灰前,砌體應防止雨淋或曝曬。抹灰時砌體應保持表面濕潤,蒸壓加氣混凝土砌體表面濕潤深度宜為10~15mm,其含水率不宜超過20%;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體和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砌體含水率宜控制在5%~8%。
      5)外墻結構表面的油污、浮漿應清除,孔洞、縫隙應堵塞抹平;不同結構材料交接處的增強處理材料應固定牢固。修補找平用砂漿宜與大面積抹灰所用砂漿一致,其強度等級不得低于大面積抹灰砂漿。
      6)采用干粉砂漿時,抹灰層的平均總厚度不宜大于20mm。采用預拌或現場拌制砂漿時,外墻抹灰層的平均總厚度不宜大于25mm,外墻勒腳及突出墻面部分抹灰層的平均總厚度不宜大于30mm。抹灰應分層進行,采用干粉砂漿時,砂漿每遍抹灰厚度宜為5~10mm。采用預拌或現場拌制砂漿時,水泥砂漿每遍抹灰厚度宜為5~7mm,水泥混合砂漿每遍抹灰厚度宜為7-9mm,前一層砂漿終凝后方可抹后一層砂漿。
      7)外墻防水工程嚴禁在雨天、雪天、5級及以上風速下施工;施工的環境溫度宜為5~35℃,施工時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3.2抗裂加強網布置方法和施工要求
      1)不同材料基體結合處在基體上應掛加強網;暗埋管線的孔槽處在基體上掛加強網;當抹灰總厚度≥35mm時,在找平層中應附加一道加強網;高度超過9層的住宅、24m以上的公共建筑,外墻找平抹灰時基體上應滿掛加強網。加強網應采用lOxlOØO.8或15x15Øl.0的熱鍍鋅鋼絲網。
      2)掛鋼絲網施工:掛網前將結合處、孔槽、洞口邊等部位進行修補,修補時應分層填實抹平。掛網時混凝土墻可用射釘固定,砌塊墻可用鋼釘固定;固定釘問距不宜超過400mm;鋼釘宜釘在灰縫中,固定后應保證鋼網平整、連續、牢固,不變形起拱。網材與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00mm。鋼絲網應采用熱鍍鋅鋼絲網,眼目規格不宜大于20mmx20mm,鋼絲直徑不小于0.8mm。鋼絲網必須置于抹灰層內,嚴禁外露。
       
      3.3外墻找平層施工要點
      1)外墻找平與防水施工流程:基層表面處理→掛鋼絲網→掛線、貼灰餅、設標筋→界面處理→涂抹找平層(作第1道防水層)→設分格縫→施工防水層(第2道防水層)→施工抹面層(保護層)。
      2)外墻面防水由第l道防水層、第2道防水層、防水保護層、裝飾面層這4個基本構造層組成。第1道防水層宜采用內摻纖維和聚合物乳液的1:2.5水泥砂漿或Ml5預拌砂漿,找平層要求兼作第1道防水層。第2道防水層宜采用2mm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涂膜或5-8mm厚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或3—5mm厚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干混);飾面磚外墻不得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預防外墻飾面磚脫落。外墻涂料、飾面磚等裝飾面層及粘結層可兼作防水保護層。圖3所示為有保溫層和無保溫層的外墻防水構造。
       
      QQ截圖20160815115449  3
       
      3)外墻窗樣板件安裝完成后應進行淋水試驗。外墻窗框填縫完成后應抽樣進行淋水試驗。抽樣比例、檢驗方法由各方協商確定,外墻雨水滲漏性能推薦按SJG 14--2004《非承重砌體及飾面工程施工與驗收規范》中9.1.4條執行,即:“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進行檢驗,檢查數量不應少于10%的房間:①大雨后檢查;②在女兒墻處設置水管,淋水6h;③用0.2~0.3 MPa的壓力水距墻0.3m、淋水15min。”如設計方、業主、監理要求采用其他試驗方法,在保證施工安全、質量可靠的基礎上,各方通過協商確定,并應另編安全技術交底。
      4)外墻上直通室內的洞口,應加PVC塑料套管,做到內高外低,并在外墻沿套管周邊嵌填密封膠。
      5)外墻抹灰前,應對門窗框與混凝土結構或砌體之間的縫隙進行處理。按設計要求選用纖維防水砂漿或聚合物防水砂漿填塞密實,并涂刷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一層,涂膜厚度不小于1.0mm;或用聚氨酯發泡膠或其他彈性材料封填,并在門窗框與外墻交界處留10mm深的凹槽,用纖維防水砂漿或聚合物防水砂漿填塞密實,再刷1mm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
      6)外墻結構表面應進行找平處理,找平層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①外墻基層表面應清理干凈后再進行界面處理;②界面處理材料的品種和配合比應符合設計要求,拌合應均勻一致,無粉團、沉淀等缺陷,涂層應均勻、不露底,并待表面收水后再進行找平層施工;③找平層砂漿的厚度超過20mm,應分層壓實、抹平;④外墻找平層材料的抗拉強度不應低于外墻飾面對基層粘結強度的要求。
      7)外墻找平層抹灰的細部施工方法:找平層表面應根據不同防水材料要求進行刮平、搓毛或收光,并濕潤養護。外墻找平層作為防水層時,抹灰應做分格縫。分格縫一般寬10mm、深5mm,分格縫間距不宜超過3m。外墻窗上口應做滴水線,窗下口應放坡,坡度應控制不小于20%,外窗臺最高點應低于內窗臺20mm以上。門窗框外側表面與洞口墻體間留6mmx6mm凹槽,內填聚氨酯密封膠。陽臺、女兒墻頂面應向內放坡,坡度不小于6%;突出墻面的腰線、檐板、凸窗上部應做不小于3%的向外排水坡,與墻面交界處宜做成直徑50 mm的圓角,下部應做滴水線。
       
      3.4外墻分格縫密封防水施工要點
      1)分格縫施工工藝流程:分格縫槽內清理、修整→縫邊兩側粘貼膠帶紙→涂刷基層處理劑→材料準備→第1次嵌填、灌注密封材料→沿縫槽兩側反復批刮→第2次嵌填、灌注密封材料→表面抹平壓實→檢查、修整→揭除遮擋膠帶紙→養護→驗收。
      2)外墻應設分格縫,分格縫宜設置在混凝土梁柱或混凝土墻體部位,不宜設置在砌體部位,分格縫間距不宜超過3 m,縫深應不穿透外墻防水層,縫寬宜為10 mm,縫中應嵌填密封材料或采用成品分格條。禁止在砌體墻面用機械切割分格縫。密封防水部位接縫寬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基層應牢固,表面平整密實,不得有裂縫、蜂窩、起皮和起砂現象,嵌填前基層應干凈、干燥。圖4所示為外墻面分格縫構造示意圖。
       
      QQ截圖20160815115500  4
       
      3)采用冷嵌法施工密封材料時,應先將少量聚氨酯密封材料批刮在縫槽兩側,分次將密封材料嵌填在縫內,嵌填應飽滿,表面應抹平壓實,不得有氣泡和孔洞,并防止裹人空氣,接頭處應留成斜搓。對嵌填完畢的密封材料,應避免碰損及污染,固化前不得碰撞、踩踏。
       
      3.5外墻防水涂料施工要點
      1)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主要性能應符合GB/T23445--200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有關規定,每5 t為一個檢驗批,不足5t按一批抽樣檢驗,現場待抽樣復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2)雙組分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配制前,應將液體組分攪拌均勻,粉料按規定要求加入,不得任意改變配合比;采用機械攪拌,配制好的涂料應色澤均勻,無粉團、沉淀。
      3)找平層表面應平整、堅實,無浮塵、油污,無空鼓、裂縫。施工前應對節點部位進行密封或增強處理,穿墻管根、管道支架根部等部位應先做一層附加防水層,再進行大面積施工。
      4)涂膜防水層施工前,墻面應濕潤但無明水。防水涂料涂布前,宜涂刷基層處理劑,或在找平層上刷一道聚合物水泥凈漿,然后再均勻涂刷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應分遍、多次涂刷完成,每遍涂刷應交替改變涂層的涂刷方向,前后兩遍的涂刷方向應互相垂直,同一涂層涂刷時,后遍應在前遍涂層干燥成膜后進行,涂膜防水層的甩茬部位不得污損,先后接茬寬度不應小于100mm。防水層與基層必須粘結牢固,表面平整不留氣泡。涂膜防水層完工并經檢驗合格后,應及時做好飾面層。
       
      3.6外墻防水砂漿施工要點
      1)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的主要性能應符合JC/T984-2011《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的有關規定,每10t為一批,不足10t的按一批抽樣檢驗,現場待抽樣復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2)防水砂漿的配制應滿足下列要求:配合比應按設計要求,通過試驗確定;配制乳液類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前,乳液應先攪拌均勻,再按規定比例加入拌合料中攪拌均勻;干粉類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應按規定比例將水泥、砂和粉狀防水劑干拌均勻,再加水攪拌均勻;粉狀防水劑配制普通防水砂漿時,應先將規定比例的水泥、砂和粉狀防水劑干拌均勻,再加水攪拌均勻;液態防水劑配制普通防水砂漿時,應先將規定比例的水泥和砂漿干拌均勻,再加入用水稀釋的液態防水劑攪拌均勻。配制好的防水砂漿宜在1h內用完,施工中不得加水。
      3)外墻防水砂漿施工前,宜先做好節點處理,再進行大面積施工。外墻門框、窗框、伸出外墻管道、設備或預埋件等,應在建筑外墻防水砂漿施工前安裝完畢。
      4)外墻防水砂漿的基層找平層應平整、堅實、牢固、干凈,不得酥松、起砂、起皮?;鶎颖砻鎽獮槠秸拿?,光滑表面應進行界面處理,并應按要求濕潤,界面處理材料涂刷厚度應均勻,覆蓋完全,收水后應及時進行砂漿防水層施工。
      5)聚合物水泥砂漿防水層宜采用壓力噴涂施工,每遍噴涂厚度宜為3 mm。采用抹壓施工時每層厚度不應大于5 mm,且前一層凝結后方可抹壓后一層。
      6)窗臺、窗楣和凸出墻面的腰線等部位上表面的排水坡度應準確,外口下沿的滴水線應連續、順直。砂漿防水層轉角宜抹成圓弧形,圓弧半徑不應小于5mm,轉角抹壓應順直。
      7)聚合物砂漿防水層分格縫的留設位置和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嵌填密封材料前,應將分格縫清理干凈。門框、窗框、伸出外墻管道、預埋件等與防水層交接處應留8~10 mm寬的凹槽進行密封處理,密封材料應嵌填密實。
      8)聚合物砂漿防水層每層宜連續施工,留茬時,應采用階梯坡形茬,接茬部位離陰陽角不得小于200mm;上下層接茬應錯開300 mm以上,接茬應依層次順序操作、層層搭接緊密;聚合物砂漿防水層未達到硬化狀態時,不得澆水養護或直接受雨水沖刷,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硬化后應采用干濕交替的養護方法;普通防水砂漿防水層應在終凝后進行保濕養護,養護期間不得受凍。
      9)聚合物砂漿防水層與基層必須粘結牢固,防水層表面的平整度應符合裝飾面層對基層的抗拉強度要求,外墻防水工程完工后,應采用保護措施,不得損壞防水層。
      10)外墻保溫層的基層,宜按上述要求施工完聚合物砂漿防水層后進行施工,外墻外保溫層上的防水層應另按設計要求施工。
       
      4、外墻防水施工質量的過程控制
      1)外墻防水工程應按設計要求施工,施工前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進行技術交底。外墻防水應由有相應資質的專業隊伍進行施工;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
      2)外墻防水材料應有產品合格證和出廠檢驗報告,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等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和設計要求;進場的防水材料應抽樣復驗,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3)陽臺欄桿固件、外墻各類預埋件、安裝螺栓、管道(槽)等與外墻體交接處應用高彈性耐候密封材料嵌填密實,并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做好封閉處理。
      4)抹灰層厚度大于10mm時,應分層施工,后一層應待前一層指觸不粘時進行,各層應粘結牢固,抹平、壓實應在初凝前完成。
      5)每道工序完成后,應經檢查合格再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外墻防水層完工后應進行檢驗驗收。防水層滲漏檢查應在雨后或持續淋水30min后進行。
      6)涂膜防水層在門窗洞口、伸出外墻管道、預埋件及收頭等部位的節點做法,應符合設計要求。涂膜防水層的平均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最小厚度不應小于設計值的80%。采用針測法或割取20 mmx20 mm實樣用卡尺測量。涂膜防水層應與基層粘結牢固,表面平整,涂刷均勻,不得有流淌、褶皺、鼓泡、露胎體和翹邊等缺陷。
      7)砂漿防水層留槎位置應正確,接茬應按層次順序操作,做到層層搭接緊密。砂漿防水層的平均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設計值的80%。砂漿防水層與基層之間及防水層各層之間應結合牢固,不得有空鼓。
      8)外墻防水工程驗收中,應收集、提交下列資料并歸檔:外墻防水工程的設計文件,圖紙會審、設計變更、洽商記錄單,主要材料的產品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進場抽檢復驗報告、現場施工質量檢測報告,施工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文件,隱蔽工程驗收記錄,雨后或淋水檢驗記錄,施工記錄和施工質量檢驗記錄,施工單位的資質證書及操作人員的上崗證書等。
       
      5、結語
      建筑外墻的防水效果是保證建筑使用功能、提高建筑物耐久性、營造舒適居住環境的基礎。建筑外墻防水工程要從結構、防水構造、材料、施工、驗收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慮,并注意防水設計和施工要點,才能保證防水效果。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Copyright © 2013-2021 www.azcosp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企航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Powered by 新型砂漿網 X3.4  ICP備案號: 京ICP備14016591號-2
      聯系客服 關注微信 下載APP 返回頂部
      日本电影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