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浙江省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系統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省商務廳“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總要求,謀深發展思路,找準工作路徑,抓實重點舉措,全省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三位一體”科學發展穩的基礎更加鞏固,進的動力更加強勁,好的勢頭更加明顯,各項指標均處于合理區間,總體呈現“穩步向好”的態勢,全年目標任務順利完成,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散裝率一類考核目標,推動行業發展進入“增長中低速、質量中高端”的健康軌道。 一、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一)散裝水泥量率繼續保持全國前列
1.水泥散裝率繼續位居全國各省區第二名
2017年,全省水泥散裝率81.70%,同比提高0.95個百分點,超額完成了省政府下達的水泥散裝率81.00%的一類考核指標,繼續位居全國各省區第二名。水泥主產地的八個市散裝率依次為嘉興89.13%、湖州87.58%、寧波87.51%、杭州85.95%、紹興81.55%、金華76.00%、麗水75.72%、衢州70.33%;散裝率同比提高依次為寧波2.27個百分點、衢州1.51個百分點、湖州0.86個百分點、麗水0.76個百分點、紹興0.75個百分點、杭州0.44個百分點、金華0.42個百分點、嘉興0.05個百分點;舟山、溫州、臺州市的地產水泥(粉磨站)散裝率分別為100%、93.88%和81.73%。
水泥主產地的八個市所屬縣(市、區)水泥散裝率(不含粉磨站)超過90%的5個,分別為桐廬94.95%、余姚94.87%、德清93.27%、桐鄉92.08%、富陽91.80%;散裝率80%-90%的16個,分別為柯橋89.99%、海寧89.08%、象山88.01%、長興88.01%、嘉善87.58%、大江東86.05%、平湖85.48%、上虞85.23%、臨安85.22%、慈溪85.12%、金華山旅游經濟區84.97%、嵊州83.73%、余杭83.20%、寧海83.16%、建德83.06%、江山83.02%;散裝率70%-80%的10個,分別為安吉79.17%、海鹽78.87%、婺城77.79%、諸暨77.11%、蕭山78.15%、縉云75.80%、淳安73.39%、蘭溪74.68%、龍游73.01%、慶元72.44%。
2.散裝水泥供應量繼續保持全國前列
(1)水泥產量和散裝量完成情況。全省水泥產量11433.74萬噸,列全國第10名,同比增加607.65萬噸,增長5.61%,繼2014年增長-0.7%、2015年增長-9.38%,2016年增長-3.30%后,終于轉負增長為正增長。散裝水泥供應量9341.37萬噸,列全國第5名,同比增加598.77萬噸,增長6.85%,比水泥產量的增速高1.24個百分點。
(2)散裝量超千萬噸的市和超百萬噸的縣(市、區)情況。列入散裝量考核的8個設區市,除紹興、麗水外,其余6市均超1000萬噸,分別是寧波1473.69萬噸、嘉興1423.89萬噸、杭州1377.69萬噸、衢州1207.99萬噸、金華1190.07萬噸、湖州1180.94萬噸。散裝量同比增長率為:寧波14.95%、衢州9.74%、金華7.51%、嘉興5.75%、杭州2.89%、麗水1.15%、湖州-1.56%、紹興-3.17%。
縣(市、區)中,散裝量超500萬噸的3個:蘭溪861.32萬噸、江山697.69萬噸、桐鄉586.50萬噸。400—500萬噸的2個:象山448.68萬噸、建德418.55萬噸。300—400萬噸的5個:長興380.76萬噸、富陽355.97萬噸、寧海355.14萬噸、諸暨327.71萬噸、余姚302.22萬噸。200—300萬噸的5個:嘉善298.15萬噸、常山293.68萬噸、德清281.56萬噸、樂清243.01萬噸、縉云202.32萬噸。100—200萬噸的9個:余杭181.44萬噸、龍游150.14萬噸、海鹽135.62萬噸、臨安121.19萬噸、蕭山117.03萬噸、桐廬114.57萬噸、上虞111.86萬噸、平湖110.29萬噸、婺城102.62萬噸。
3.重點縣(市、區)散裝水泥供應量總體增加
蕭山、余杭、建德、海鹽、桐鄉、德清、長興、諸暨、蘭溪、江山等十個水泥重點縣(市、區)水泥產量4833.93萬噸,占全省總量42.28%,同比增加47.04萬噸,增長0.98%;散裝水泥供應量3988.18萬噸,占全省總量42.69%,同比增加50.48萬噸,增長1.28%;散裝量同比增長的為蘭溪13.15%、江山12.95%、桐鄉11.13%、海鹽7.81%、余杭6.59%;散裝量同比下降的為長興-18.97%、德清-18.67%、蕭山-18.13%、建德-1.50%、諸暨-0.38%。
4.列入使用量考核的三個市散裝水泥使用量增加
溫、臺、舟三市散裝水泥使用量1722.59萬噸,同比增加135.92萬噸,增長8.56%。其中,溫州862.15萬噸,同比增加80.71萬噸,增長10.33%;臺州696.73萬噸,同比增加39.22萬噸,增長5.96%;舟山163.71萬噸,同比增加15.99萬噸,增長10.82%。
5.列入統計范圍的散裝水泥中轉出庫量增加
全省列入統計范圍的18個散裝水泥中轉庫,出庫量410.55萬噸,同比增加34.18萬噸,增長9.08%。
(二)預拌砂漿、預拌混凝土產量穩步上升
1.預拌砂漿完成情況
全省107家預拌干混砂漿生產企業(比去年增加13家企業),產量805.71萬噸,同比增加115.11萬噸,增長16.67%。其中:杭州市以242.23萬噸居全省第一,同比增加2.39萬噸,增長1.00%,占全省30.06%,占比下降4.68個百分點;嘉興市以155.36萬噸列全省第二,同比增加13.83萬噸,增長9.77%,占全省19.28%,占比下降0.87個百分點;紹興市以105.88萬噸居全省第三,同比增加15.58萬噸,增長17.26%,占全省13.14%,占比提高0.9個百分點;三市合計503.47萬噸,占全省62.49%,占比下降5.8個百分點。舟山市預拌砂漿使用率已達95%以上。寧波市全年完成102.74萬噸,同比增加31.18萬噸,完成量居全省第四,增加量居第一。11市中除杭州、衢州兩市未完成2017年省散裝辦下達的預拌砂漿考核目標外,其余8市均完成年目標。
2.預拌混凝土完成情況
全省580家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比去年增加9家企業),產量創歷史新高,達18461.36萬立方米,同比增加2432.86萬立方米,增長15.18%。排名前三位的市是杭州市4938.86萬立方米,占全省26.75%,占比下降0.38個百分點;寧波市2846.82萬立方米,占全省15.42%,占比下降1.8個百分點;嘉興市2502.95萬立方米,占全省13.56%,占比提高2.38個百分點;三市合計10288.63萬立方米,占全省55.73%,占比下降0.24個百分點。湖州市預拌混凝土同比增長以47.12%居全省第一,嘉興市居第二39.34%,麗水居第三26.81%。
(三)節能減排取得新成效
全省發展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節能減排績效顯著:共節約標準煤394.65萬噸,節省水泥用量1177萬噸,減排粉塵93.88萬噸、二氧化碳402.36萬噸、二氧化硫0.31萬噸,綜合利用工業固體廢棄物(粉煤灰、廢渣)3323.04萬噸;創綜合經濟效益42.04億元。
二、2017年運行特點和經驗總結
(一)運行特點
1.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水泥散裝率一類考核目標
2017年特別是下半年,全省圍繞十九大提出的“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這一給行業發展帶來曙光的目標,咬定青山不放松,想方設法謀發展。加強“禁現”行政執法工作、切實推進預拌混凝土下鄉工作 ,多管齊下推動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行業健康快速發展,使散裝水泥供應量的占比進一步提高,全年水泥散裝率總體保持穩步增長的趨勢,超額完成了省政府下達的一類目標。
2.散裝水泥供應量繼續增加,增幅高于水泥產量
全省散裝水泥供應量一季度增長5.42%、二季度增長4.07%、三季度增長24.76%、四季度增長6.85%。全省水泥產量增長率一季度增長4.8%、二季度增長2.84%、三季度增長22.41%、四季度增長5.61%。水泥產量走勢雖與散裝水泥相似,但從以上數據顯示,散裝水泥供應量增長率始終高于水泥產量增長率,這也是散裝率能穩步提高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是:(1)全省固定資產投資31126億元,同比增長8.6%。(2)項目投資22899億元,同比增長8.0%;全省基礎設施投資10173億元,同比增長13.2%,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32.68%,同比去年占比提高近1個百分點?;A設施項目對全部投資增長支撐作用明顯,對全部投資增長貢獻率達到60%以上,拉動投資增長7個百分點以上。(3)房地產開發投資8226億元,增長10.1 %,增幅同比去年增加5個百分點以上。
3.預拌砂漿應用工作獲得新突破
預拌砂漿應用工作穩步推進,產量800萬噸以上,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列全國第四。全省預拌砂漿工作以質量監管為基礎,以培育市場主體為目標,完善標準體系,規范行業管理,開展“禁現”砂漿行政執法;結合大氣揚塵防治推廣新技術、新設備,引導企業提升服務,扎實推進預拌砂漿產業發展。杭州、嘉興2市領跑全省,2市合計397.59萬噸,占全省預拌砂漿供應量的49.35%;紹興、寧波、湖州、舟山、溫州5市供應量分別為105.88、102.74、55.56、42.84、38.00萬噸,發展勢頭強勁。金華、臺州、衢州等3市,同比去年也有較大增幅。
4.預拌混凝土產量增長明顯好于上一年
全省預拌混凝土產量創歷史新高,使用散裝水泥5365.05萬噸, 占全省水泥產量比例57.43%,占比提高14.92個百分點。1-4季度全省預拌混凝土產量增長率情況為:一季度增長9.75%,二季度增長14.94%、三季度增長21.04%、四季度增長13.42%。增長率好于上年的主要原因,一是整體經濟形勢有好轉,投資項目增加明顯,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略有增加,房地產行情火爆,強有力地拉動了預拌混凝土用量;二是全省推行的預拌混凝土下鄉政策,繼續為預拌混凝土創造了持續發展的增長點;三是隨著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加、新農村建設全面展開、大型和重點投資項目增多、房開項目加緊開工等等,也提高了預拌混凝土需求量。
5.水泥價格走勢以上揚為主,混凝土價格隨之上漲
(1)水泥價格逐季上漲,到四季度創新高。根據省商務廳水泥市場樣本企業的統計數據顯示,12月P.O425水泥全省平均價為508元/噸,環比上漲23元/噸,比去年同期價格上漲180元/噸。第一季度水泥價格基本平穩,從1月340元到3月341元,季度平均價335元/噸;二季度開始,水泥價格逐月合理上漲,從4月366元到6月372元,季度平均價371元/噸;三季度水泥價格繼續上漲態勢,從7月380元到9月達391元/噸,季度平均價387元/噸;四季度水泥價格開始瘋狂上揚,從10月415元、11月485元到12月508元,季度平均價469元/噸,季末比季初的價格漲了近100元/噸,年末比年初的價格漲了近170元/噸,創歷史以來價格新高。
浙江省水泥市場價格先抑后揚,全年呈逐月走高的趨勢,特別是10月份以后,價格上漲甚是驚人。主要原因:一是經濟形勢進入新常態,推升水泥需求。2017年全省大部分地區房地產市場火爆,使水泥市場的需求量猛增;而水泥企業由于中央環保督查和世界互聯網大會召開,停產時間較長,生產受影響,庫存降至歷史最低點。二是環保限產執行前松后緊,致供求關系失衡。年初,省水泥協會根據政府有關部門文件要求,對水泥行業制定了錯峰生產實施方案,要求錯峰生產時間不少于90天,但實際執行過程中,因缺少有效監管,除南方水泥等少數企業在嚴格執行外,許多企業仍然開足馬力生產。進入10月后,政府才采取了強制措施,要求在12月31日前執行30天停窯、停磨錯峰生產,導致熟料供不應求,企業生產受到限制,而市場又進入傳統旺季,市場供需反轉。三是中央首次環保督查與需求的疊加效應。8-9月份,中央環保督查組進駐浙江省,各地政府為控制全年排放總量指標,企業幾乎全面停產,致使水泥庫存下降,貨源緊張。尤其是“2+26”的大氣污染傳輸通道環境治理、環保超標治理、節能因素以及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召開等,都啟動了有史以來最嚴厲的環保整治行動。10月份中央環保督查組結束任務后,正好疊加水泥需求旺季,導致全省水泥供需失衡、水泥價格快速上漲。
(2)預拌混凝土價格走勢與水泥價格走勢相似。12月,預拌混凝土C20平均價463元/立方米,C25平均價487元/立方米、C30平均價505元/立方米,環比價格平均上漲32元/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價格平均上漲122元/立方米。第一季度價格基本平穩,3種規格預拌混凝土平均價從1月376元/立方米到3月386元/立方米,季度平均價379元/立方米;二季度開始價格逐月合理上漲,3種規格預拌混凝土平均價從4月392元/立方米到6月402元/立方米,季度平均價398元/噸;三季度價格繼續上漲態勢,3種規格預拌混凝土平均價從7月404元/立方米到9月達420元/立方米,季度平均價411元/立方米;四季度價格開始大幅上漲,3種規格預拌混凝土平均價從10月438元/立方米、11月453元/立方米到12月485元/立方米,季度平均價458元/立方米,季末比季初的價格漲了近50元/立方米,年末比年初的價格漲了近110元/立方米,創歷史以來價格新高。
預拌混凝土價格的漲幅低于水泥價格的漲幅,主要原因:一是《造價信息》公布的價格相對固定,把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價格漲跌因素計算在內,雖然指導價偏低,但對價格穩定有一定的制約性。二是雖然各地的預拌混凝土市場需求不同,面對競爭承受能力不同,按指導價下浮的點數也不同,但是由于全省各地的預拌混凝土行業管理部門對行業的管理和行業的自律及價格的維穩做了不少工作,故對穩定預拌混凝土價格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三是雖然預拌混凝土行業產能嚴重過剩,部分企業可能會為了生存“以價換量”,但是由于應收款等因素的制約,價格的調整范圍不大;四是由于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價格上漲過快,導致貨源緊缺、成本增大,部分預拌混凝土企業寧愿選擇停產,也不愿意虧本銷售。
(二)經驗總結
2017年全省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能全面完成各項經濟指標,主要原因是:
1.依靠省政府和各級地方政府領導的重視及相關部門大力的支持
2017年5月11日,省商務廳在杭州蕭山組織召開了全省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工作會議暨預拌砂漿信息化和清潔化生產現場會。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宗堯對浙江省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工作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肯定,并對“十三五”開局之年的成績做了回顧,對散裝水泥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治理霧霾、建設生態文明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他要求全省散裝水泥戰線工作者要主動適應新常態,抓住行業發展機遇;要科學設定發展評價體系,謀劃長遠發展;要查找和突破薄弱環節,補齊行業發展短板;要加強隊伍建設,創建“學習型”隊伍;要有一抓到底的力度,全面創造“十三五”散裝水泥發展新局面。各級散裝水泥行政主管部門領導、散裝辦負責人,部分企業負責人及相關科研機構、行業協會代表參加會議,省級有關單位部門領導、新聞媒體代表應邀參加會議。此次會議統一了思想、振奮了精神,推動了浙江省散裝水泥各項工作邁入高水平階段。
2.依靠全省合理的規劃布局以及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工作考核層次的提升
全省各地在規劃的指導下合理布局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生產項目,以確保行業的有序、健康發展,推動了行業快速發展。截止2017年,全省投入運行的預拌混凝土企業達580家,設計產能為30949萬立方米,縣級以上建設工程基本實現使用預拌混凝土。隨著預拌混凝土下鄉政策的持續不斷進行,農村建設項目使用預拌混凝土的有序推進、順勢蔓延。全省已通過預拌砂漿生產企業試驗室驗收和備案并投產砂漿生產企業107家,年生產能力2595萬噸,預拌砂漿使用項目已超千個,機噴砂漿實施面積也超300萬平方米左右。積極培育預拌砂漿進家裝試點,已培育溫州華寧、浙江天翔、浙江忠信、浙江益森、杭州墨泰、嘉興博宏等設備制造和預拌砂漿生產企業開拓家裝市場。全省已有紹興益生砂漿、紹興鼎峰、臺州忠信砂漿、杭州天翔等四家企業在新三板上市,為全省預拌砂漿行業帶了好頭、提振了信心。
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工作的相關工作自從被列入省委對創建文明城市以及省政府對美麗浙江建設考核后,更加有利于全省各級散裝辦開展工作,將此考核做為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三位一體”科學發展重要抓手,積極向領導宣傳,引起各級政府的重視。
3. 依靠一系列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和預制構件政策的出臺
省商務廳、發改委、住建廳、環保廳聯合印發的《浙江省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發展“十三五”規劃》被列入了省政府三類規劃。省商務廳、經信委、住建廳、環保廳聯合印發的《浙江省預拌混凝土行業清潔生產實施辦法》被列入2017-2018年全省散裝水泥工作的重點之一。省商務廳2014年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預拌混凝土下鄉工作的指導意見》,至今已連續三年在全省推行試點縣工作,繼江山、溫嶺、樂清、永康、德清、龍泉、文成之后,江山、衢江、諸暨三個市縣在2017年也被列為全省試點縣。農村使用預拌混凝土直接補貼的專項資金及時到位,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也及時建立農村預拌混凝土物流配送服務體系,通過散裝辦和企業的努力,試點縣農村使用預拌混凝土比例大幅度的提高。省商務廳、住建廳曾在2015年6月聯合印發《關于加快發展預拌砂漿的實施辦法》,明確規定將預拌砂漿納入工程預算,要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將預拌砂漿使用情況列入標準化示范工地評比的審查內容,各市也相繼出臺文件并貫徹落實。這大大提高了浙江省預拌砂漿的推廣力度,使浙江省預拌砂漿行業呈現了整體進步的局面。省商務廳明確要求,積極培育水泥預制構件生產企業,加快建成以散裝水泥應用為核心的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水泥預制構件一體化的綠色產業體系。省散裝辦會同有關部門提出相關措施和目標,今年以來,在原有5家預制構件生產企業基礎上,再培育麗水金立圣、衢州寶業2家PC構件生產企業,促使預制構件走向逐步推廣、順勢發展的良好局面。
4.依靠各級散裝水泥管理機構和社會中介機構辛勤工作的推動
2017年,是浙江省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發展機遇和挑戰并存的一年,有房地產市場向好、基礎設施投資增加、水泥價格提高等有利因素,也有因為中央環保督查、世界互聯網大會、節能限產等的影響及預拌混凝土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導致企業競爭加劇、非法小攪拌站屢禁不止的問題。各級散裝辦以敢于挑重擔、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的精神,為企業想辦法、找出路、謀對策,用政策引導、規劃鋪路、管理推動、協會協調來幫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在引導企業充分把握好政策、實施好示范項目、開發好技術裝備等方面做了頗有成效的工作。各地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協會,也充分發揮中介組織作用,積極為企業服務,加大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的行業自律,通過每月或每周的自律會,對區域范圍內的這些企業統一協調,幫助企業解決銷售和應收款等方面的困難,獲得了較好的口碑。
三、2018年展望
2018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工作,以“一帶一路”為統領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推動各項事業在新時代實現新發展,為“兩個高水平”建設作出新貢獻。
2018年,全省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工作繼續深入貫徹《浙江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條例》,全面實施《浙江省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發展“十三五”規劃》,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突出改革強散裝、創新強散裝、人才強散裝工作導向,統籌推進法治散裝、清潔散裝、平安散裝,建設制訂“一個體系”,實現“兩個推進”,推動“三個應用”,夯實“四項基礎”。當前特別要以重點工作中存在的短板為突破口,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制訂并實施衡量行業發展水平的指標體系、推進供給側改革并引導行業健康發展、推進綠色發展并切實抓好清潔生產工作、推動企業營造安全的生產環境、推動農村使用預拌混凝土、推動預拌砂漿多法并舉的抓好應用工作、夯實依法行政來推動行業發展動力的轉變、夯實專用車輛安全監管來打造平安浙江、夯實宣傳教育來提高行業影響力、夯實人才隊伍建設來提高行業整體素質。
(一)發展機遇
1.政策推動為行業的轉變和創新發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未來五年,國內經濟將處于新常態,固定投資增速將放緩,大規?;A建設仍將持續,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業設施和新農村建設以及水利、公路、高鐵等重大項目的實施,仍將提供較大的市場空間。工信部《建材工業“十三五”規劃》、工信部和住建部《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方案》、商務部《關于“十三五”期間加快散裝水泥綠色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都強調要加快建成以散裝水泥應用為核心,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水泥預制件一體化的綠色產業體系,加強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綜合利廢、強化低碳發展、降低單位產品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強度,完成清潔生產和綠色發展規章、規范和標準,提高散裝水泥行業對工業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水平,減少預拌砂漿和預拌混凝土對天然資源的消耗。浙江省商務廳2018年主要工作任務中,提出加快散裝水泥創新發展,推動形成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和水泥預制構件“三位一體”發展格局。新的“三位一體”發展格局已形成,行業的轉變和創新是有政策保障的。
2.省政府2018年相關工作的實施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
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屬于投資拉動、資源消耗型的周期性行業,受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投資影響較大,這兩項對水泥消費的拉動在70%左右。2018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高標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浙江。把生態文明作為千年大計,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面實施生態文明示范創建行動計劃,堅定走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制定實施浙工業廢氣清潔排放標準,高標準推進“五水共治”,著力解決工業擾民問題。力爭到2020年,全省設區市環境空氣PM2.5年平均濃度下降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徹底消除劣V類水體。深入推進“三改一拆”,全面完成城中村改造和農村危房治理,進一步提升城鄉建設水平。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環保監測監察執法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獎懲機制、綠色發展財政獎補機制,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財政收費制度,建立健全以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為基礎的用能權交易制度。這些都將為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和水泥預制構件的發展提供動力保障。
3.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行業清潔生產的標準制定為行業的轉變提供有力的依據
2018年,按《浙江省預拌混凝土行業清潔生產實施方案》要求,各級散裝辦要落實行業清潔生產,引導企業實施清潔生產改造,實現“全封閉、無污染、零排放”的目標,牽頭聯合相關部門,依法取締非法混凝土攪拌站,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引導龍頭企業成立清潔生產技術創新中心,為持續推進行業清潔生產提供服務,2018年底全省要基本完成清潔生產改造。2017年,省散裝辦已組建專家組并制定行業清潔化生產標準,指導地方開展清潔生產工作,對示范企業進行考核驗收。2018年,省散裝辦將適時推薦一批從事清潔生產專業的第三方服務機構,為企業實施清潔生產改造提供幫助。通過牽頭協調建設、規劃、城管等部門做好全封閉手續的辦理,依托依法行政、強化執法來推動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強化行業標準的制訂與實施,引導企業自覺遵守,創造有利于產業發展的市場環境,督促企業加強行業自律,促進市場有序規范發展,為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健康發展提供依據保障。
(二)面臨的困難
1.水泥價格暴漲對行業本身及下游產品造成了影響
第一,水泥企業去產能工作難度增加。2014-2016年,水泥價格一直在低位徘徊、部分水泥企業一直虧本或保本經營,2017年10月以來的暴漲行情,使企業利潤大幅度增加,考慮產能擴張已提上工作日程。目前企業在進行的產能置換,表面上是等量或減量置換,實際往往是增量,因為被置換的產能大部分是“僵尸”產能,新增的是先進產能,給浙江省水泥企業去產能工作增加難度。第二,水泥產品質量有所下降。供需矛盾突出,水泥價格上漲,部分已關停的企業偷偷點火生產,水泥生產所需的原材料、人員、技術都準備不充分,影響了水泥質量;而部分水泥經銷商在本省水泥貨源緊張的情況下,從外省購買不合格的水泥,對水泥質量把關不嚴、要求不高,一些小水泥企業的水泥以次充好進入浙江市場銷售和使用。第三,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少供或斷供。水泥等原材料價格大漲,下游產品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跟漲不及,為了減少原材料漲價帶來的損失,除了重點工程、政府工程等項目確保供應外,其它工程只能少供或斷供。12月份,由于水泥斷貨,一部分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企業基本處于停產狀態。第四,影響建設工程工期。12月開始的火爆行情,供應量較大幅度減少,除本省龍頭企業南方水泥、海螺水泥、紅獅水泥尚能夠少量、階段性供應,以確保部分重點工程、城市基礎建設項目外,大部分房地產項目和其它建設工程停工待料,工期受到了影響,損失較大。雖然水泥價格目前已有回落,但是想要回到年初價希望不大。
2.行政性事業單位改革對行業隊伍穩定造成了影響
全省各級散裝辦大部分是參公編制,目前全國省級散裝辦中江蘇省散裝辦已改革到位。浙江省的嘉興、紹興兩市及所屬海寧、南湖、諸暨、新昌四個市(縣)作為試點。試點過后,所有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將全部推開。浙江省散裝辦分布在發改、商務、住建、經信4個系統,主管部門不統一,增加了改革的難度。另外,散裝水泥專項資金政策取消后,部分縣(市、區)散裝辦連辦公經費開支都有困難,更增加改革的難度。此次改革力度大、范圍廣,關系到每個散裝辦工作人員的切身利益。部分散裝辦工作人員有了危機感,散裝辦系統隊伍面臨較大的考驗。
四、2018年目標任務
2018年全省散裝水泥工作目標任務:全省水泥散裝率目標82.00%,繼續位居全國前列;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使用散裝水泥量占水泥產量的比例目標(簡稱使用率)達到53%;預拌干混砂漿計劃目標850萬噸;基本完成對全省580家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清潔化生產改造;啟動預拌砂漿生產企業清潔化生產改造工作;農村推廣使用預拌混凝土、信息化建設、龍頭企業培育、安全生產等工作穩步推進。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全省各級散裝辦任務艱巨、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推動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和水泥預制構件“三位一體”事業實現更高質量、更快速度發展,以更加優異的成績向改革開放40周年獻禮,為實現全省散裝水泥工作目標作出新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