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6月至8月,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預拌混凝土質量管理的通知》(京建法〔2016〕14號)要求,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了2020年第三次預拌混凝土質量狀況評估工作,對全市正常生產的預拌混凝土企業進行了評估檢查。具體情況如下: 一、評估基本情況 第三次評估時我市正常生產的預拌混凝土企業及站點有104家,停產36家。評估內容分為管理信息平臺、生產管理、原材料質量管理、出廠質量管理、企業試驗室管理以及預拌混凝土原材料和混凝土試塊(拌合物)抽檢?,F場評估平均得分為87.44分,較第二次評估降低1.63分;樣品抽檢得分率為94.93%,較第二次評估降低2.15個百分點。 根據評估項目規定,本次評估不單獨進行分級,將作為全年評級的參考統一進行分級。 二、評估情況分析 (一)現場評估檢查情況 1.總體情況 第三次評估現場檢查平均得分為87.44分,無95分以上企業;95分~90分(含)之間的企業有31家,占總數的30.1%;90分~85分(含)之間的企業有52家,占總數的50.49%;85分~80分(含)之間的企業有14家,占總數的13.59%;80分以下的企業有6家,占總數的5.82%。 各區企業現場檢查平均分見圖1。本次企業現場評估平均分較高的有通州區、延慶區和海淀區,分數較低的有平谷區、房山區和懷柔區。與第二次評估時現場得分排名相比,延慶區和通州區排名提升較多。(各區企業現場評估得分情況詳見附件2) 圖1 第三次評估各區企業現場評估平均得分率統計圖 2.現場評估各指標得分情況 本次評估,現場評估檢查共計檢查三級指標16416項,其中合格項為13077項,占比79.66%;基本合格項為2113項,占比為12.87%;不合格項為1226項,不合格率為7.47%。(三級指標不合格項次統計詳見附件3) 其中,管理信息平臺、原材料質量管理兩項指標的平均得分率均超過了90%,企業試驗室的得分率接近90%(為89.01%),生產管理低于80%。具體得分率分布及與第一次和第二次平均得分情況的對比見圖2。 圖2 第三次平均得分率及與第一次、第二次結果對比分析圖 從圖2可以看出,與第二次評估結果進行對比,本次評估的五項指標得分率增長和下降的幅度都相對較小,得分基本穩定。本次評估生產管理和出廠質量管理兩項指標得分率有一定幅度下降,生產管理仍然是得分率最低的指標,表明預拌混凝土生產過程中出廠質量管理和生產管理仍是質量管理的薄弱環節,需引起各企業高度重視。 (二)視頻配置情況 為加強對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生產過程關鍵環節的監管,促進企業規范化生產,保證預拌混凝土的出廠質量,依據相關要求,本次評估加強了對預拌混凝土企業視頻配置情況的檢查。企業混凝土生產過程錄屏(拌臺錄頻)、混凝土試塊取樣視頻監控(小車取灰)、混凝土試件制作過程視頻監控(成型室)的配置率已達到99.04%。全市預拌混凝土企業視頻配置已基本到位。 (三)抽檢情況 本次抽樣檢測原材料、拌合物和試塊共1254組,其中原材料共684組得分率為93.27%,試塊和拌合物共570組得分率為97.02%。原材料得分率相對較低的仍然為砂子,其主要不合格參數為含泥量和石粉含量。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是在原材料質量管理方面,部分試驗記錄未記錄試驗過程信息,報告內容缺少原材料的完整信息、報告結論不規范,砂石料倉存在混倉現象; 二是試驗室管理方面,部分試驗環境溫濕度不符合標準要求,混凝土抗壓記錄試驗數據修約錯誤或不規范,試驗報告的強度值、試塊制作人等信息與記錄、臺賬不一致; 三是混凝土企業生產信息平臺管理方面,上傳投料數據中的原材料規格型號、倉號、設計用量值、運輸單號等信息缺失,預警信息未及時處理; 四是生產管理過程中,配合比調整依據不足或有調整無記錄,拌合物工作性檢查記錄、質量跟蹤生產記錄、質檢人員工作日志、生產調度人員日志、攪拌機操作人員日志等生產過程記錄內容不完整,生產過程錄屏有中斷或錄屏視頻文件丟失,砂石含水記錄值與實測記錄值不一致; 五是出廠質量管理中,未按標準規范要求留置混凝土抗壓強度試件,試塊制作過程視頻缺失,剩退灰處理記錄內容不完整或者處理不規范,混凝土出廠質量檢驗車檢記錄、出廠運輸單內容不完整。 下一步,各預拌混凝土企業要根據評估發現的問題,認真整改,有針對性地加強管理,全面提高質量管理水平,保障出廠混凝土質量。 一是提高原材料質量管理水平。加強原材料進廠檢驗,特別是加強砂石含泥量和石粉含量檢測,切實消除不合格原材料帶來的質量隱患。 二是加強生產管理。嚴格依據標準進行配合比調整,規范砂石含水測量,認真填寫各項質量控制記錄。 三是高度重視出廠質量管理。嚴格按標準留置混凝土抗壓強度試件,堅決杜絕未經檢驗的混凝土出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