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干粉砂漿罐相對于第一代砂漿廠具有占地面積小、結構簡單、設備少的特點,但不足之處是采用螺旋式加料機配料,設備維修工作量大,而且料倉出口經常發生堵料現象,影響正常生產。20世紀90年代由于氣動浮化片技術的發明及雙蝶閥的出現,第三代干粉砂漿生產廠應運而生。這種采用氣動浮化片及雙蝶閥配料技術的生產廠,物料完全依靠自身的重力流動,整個生產流程沒有水平輸送設備,結構更加緊湊,占地面積更小,使用的設備更加簡單可靠,能耗低,生產速度更快,配料精度更高。
在歐洲,這種發展所帶來的效益是非常明顯的。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已經建立起許多年產量達數百萬噸的現代化干粉砂漿生產廠。干粉砂漿生產和應用技術的推廣以及砂漿筒倉運輸和機械噴涂的使用使得德國從1960年到2000年間,粉刷砂漿和抹灰砂漿的使用量增加了約10倍,而現場作業的工人數量減少了25%,施工的生產效率提高了8倍。在德國,平均每50萬人就有一個干粉砂漿生產廠,目前大約有100家干粉砂漿工廠。1990年以后,德國國內干粉砂漿技術蓬勃發展,現在這種趨勢正在東歐國家繼續發展。干粉砂漿在歐洲的應用已經很普遍,德國、奧地利、芬蘭等國在大量使用干粉砂漿。2000年歐洲的干粉砂漿的產量約為3500 4000萬噸/年,并以平均每年約12%的增長率遞增。
在歐洲,年產量超過100萬的干粉砂漿工廠是很普通的,最大產量可高達45000袋。由自動化過程帶來的高產出是這類工廠得以盈利的主要因素。為達到這個產量,使用了尖端高速攪拌設備,在3分鐘內即可生產1噸勻質混合物。這個速度是在自動裝袋和堆放裝置配合下實現的。一般來說,整個過程是由聯機的控制面板控制。在歐洲最重要且大量生產的干粉砂漿產品有:砌筑砂漿、抹面砂漿和膩子(內墻和外墻)、瓷磚膠粘劑、自流平砂漿、外墻外保溫砂漿、粉末涂料、修補修復砂漿。
干粉砂漿的概念是在歐洲被首次提出并得到發展的。因此,歐洲的干粉砂漿是最先進的并且當前全球所需的近一半產品都是由歐洲生產的,2004年產量約為7000萬噸。這些干粉砂漿公司中的大多數都是在幾個國家甚至是全球范圍內經營的。與歐洲混凝土工業不同的是,干粉砂漿工業現今仍在發展當中,主要原因是對破舊建筑翻新的高要求,特別是東歐實現了很高的增長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