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本文總結了循環冷卻水系統換熱器出現的換熱效率下降現象的原因,并提出預防和解決辦法。
關鍵詞:換熱器 換熱效率 解決方法
前言
冷卻水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其換熱器的金屬表面上常常會發生沉積物(污垢)的集積。沉積物不但導熱系數低,還會使換熱器中冷卻水通道的截面積和冷卻水的通量變小,且沉積物覆蓋于金屬表面,為垢下腐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所以冷卻水系統長時間運行后經常出現循環水系統換熱器出現堵塞、泄漏等情況,造成水冷器換熱效果下降,導致出口溫度升高,影響裝置的安全生產運行,增加了無謂的成本消耗,不利于節能降耗?,F就循環水冷卻器換熱效率下降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對預防和解決方法進行探討。
循環水換熱器換熱效率下降的原因及判斷
1.換熱器的熱量衡算
換熱器熱量計算的基本方程式是傳熱方程式及熱平衡式:
Q=KA△Tm
式中:Q:單位時間內的傳熱量及傳熱效率,W;
A:傳熱面積,m2;
K:傳熱系數;
△Tm:冷熱流體溫度差的平均值。
由以上方程式可以看出,循環水冷卻器的換熱效率主要取決于,傳熱系數K,換熱面積A,以及熱流體與循環水的溫差平均值△T。
2.換熱器換熱效率下降的原因及判斷
從我公司客戶系統實際生產中遇到的情況,結合熱量衡算的基本方程,造成水冷器換熱效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冷卻水流量減少;
(2)冷卻水進出口溫度高;
(3)殼程的雜質堵塞水冷器列管或者結垢,造成水冷器換熱效率下降;
(4)管程的雜質吸附在管壁上,造成換熱效率下降;
(5)換熱器的內漏,造成換熱效率下降;
根據上述原因判斷換熱器換熱效率下降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根據溫度判斷:換熱器循環水出口溫度降低;
(2)根據壓力判斷:換熱器出口壓力減小,進口壓力增大;
(3)根據流量判斷:換熱器出口流量減少;
循環水換熱器換熱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和相應解決方法
1.冷卻水量少和冷卻水溫高,造成水冷器換熱效率下降
這種現象主要是操作原因引起的短暫的換熱效率下降,可通過增加換熱器的水量,提高循環水的進口壓力來增加換熱器的水量。采用空氣冷卻的循環水設備可采用加大運行的風機數量和功率,加大補充的新鮮水量來降低循環水的進口溫度。這些處理方法很快就能提高水冷器的換熱效率。
2.換熱器結垢,造成水冷器換熱效率下降
循環冷卻水系統一般會形成以下幾種類型的垢:碳酸鈣垢、硫酸鈣垢、磷酸鈣垢、硅酸鎂垢和二氧化硅。大多數情況下,換熱器表面形成的水垢以碳酸鈣垢為主。
換熱器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水處理設備運行不當,水質控制不嚴,將不符合水質標準的循環水注入換熱器,水中的鈣鎂碳酸鹽遇熱后分解為碳酸鈣和氫氧化鎂沉淀物。這些沉淀物,一部分粘結在受熱較大的換熱器受熱面上,形成堅硬的水垢。水垢的導熱性能極差,多數換熱器用碳鋼制成。碳鋼的導熱系數為46.4~52.2W/(m·K)[167~188kJ/(m·h·℃)],但碳酸鹽垢的導熱系數為0.464~0.69 7W/(m·K),只有碳鋼的1%左右,油脂層的導熱系數則更低,為0.117 W/(m·K),僅為碳鋼的0.25%。據資料顯示,水垢每增厚1mm,熱效率降低8%左右。于此同時,沉積物還使換熱器中冷卻水通道的截面積和冷卻水的通量變小,從而使換熱效率進一步降低。因此,沉積物的存在將大大降低換熱器的冷卻效果,造成熱能的嚴重浪費。水垢的存在會堵塞板式換熱器通道,使系統阻力增大,影響設備的安全和熱力系統的正常運行。嚴重時,換熱器會因內部阻力較大而形成鼓包,形成大的安全隱患。
針對水冷器結垢可采用物理清洗和化學清洗兩大類方法解決:
A.物理清洗:
常用的物理清洗方法有:桶刷、吹氣、沖洗、反沖洗、刮管器清洗、膠球清洗等,其中高壓水槍沖洗是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借用高壓水槍的高壓沖擊,這種方法最為快速,最節約時間,但是用高壓水沖洗很容易引起管子震動,甚至打穿管子。嚴重縮短水冷器使用壽命。
高壓水沖洗方法適用于短時間停車的快速處理,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能暫時緩解一下生產操作難度,但是對設備造成的沖擊和損壞,勢必造成了設備損耗的增大。
B.化學清洗
化學清洗是我司處理換熱器結垢的主要手段,即在停用期間用稀酸酸洗,將換熱器沖洗干凈,重新預膜處理。采用的原理首先是酸溶液與鈣鎂碳酸鹽水垢發生的溶解反應。其次,酸溶液能溶解金屬表面的氧化物,破壞與水垢的結合,從而使附著在金屬氧化物表面的水垢剝離,并脫落下來。另外,酸溶液與鈣鎂碳酸鹽水垢發生反應后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氣體在溢出過程中,對于難溶或溶解較慢的水垢層,具有一定的掀動力,使水垢從換熱器受熱表面脫落下來。最后,對于含有硅酸鹽和硫酸鹽混合水垢,由于鈣鎂碳酸鹽和鐵的氧化物在酸溶液中溶解,殘留的水垢會變得疏松,很容易被流動的酸溶液沖刷下來。目前普遍采用的酸洗劑包括有機酸和無機酸兩大類。需要根據換熱器結構和工藝、板片材質及水垢成分擇優使用。
3.雜質堵塞或者吸附于管壁,造成水冷器換熱效率下降
循環冷卻水系統大多采用敞開式冷卻塔系統,與空氣是直接接觸的,空氣中攜帶的灰塵、泥沙,最容易沉積在換熱器的管束內,造成堵塞,使得換熱面積減少,降低換熱效果。另外,循環冷卻水系統由于具有細菌生長所需的陽光、水分、空氣、無機鹽、溫度等條件,易造成菌藻繁殖,并形成生物粘泥。一旦有換熱器泄漏,工藝物料漏入循環水中,工藝物料大部分為無機、有機及油類物質,為循環水中異養菌的繁殖提供了充足的營養。異養菌是一類混合菌群,在營養類型方面靠有機物營養作為合成自身菌體的碳源,靠有機物氧化產生化學能進行代謝。這類細菌通常能產生致密的粘液,繼而產生大量的生物粘泥,造成水中粘泥量大大超過指標。生物粘泥的危害主要表現為生物粘泥沉積在換熱管壁后,一是增加換熱管的熱阻,降低換熱效率,二是容易引起垢下腐蝕,同時生物粘泥淤積在冷卻塔填料的表面,損壞填料并降低冷卻塔的冷卻效率,造成冷卻水溫升高,影響換熱效果。
針對泥沙,生物粘泥等雜質,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解決:
A.從根本上,清除雜質的方法就是改善水質。
首先,循環補水要盡量用新鮮水,如直接采用江河水的,需經過加藥去掉泥漿雜質,然后在新鮮水池里沉淀;其次,在循環水中加黏泥剝離劑,改變水流速;然后,循環水池要定期排污,要定期化驗水質。
B.如果循環水水質很差,短時間無法改善,建議增加循環水回水總管過濾系統和反沖洗系統,后系統也可分段增加。這樣,既可以進行總體過濾和反沖洗,也可以分段進行。清除雜質的方法一般為停車檢修時進行清污,增加過濾裝置后,可定期進行排污。
4.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測,避免設備損壞,避免不當操作
在使用過程中,由于設備損壞內漏,或者投用時操作不當造成的換熱效果下降,可以定期對設備和回水進行檢測,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這需要我方與客戶積極配合,共同提高操作水平,避免不當操作。
結語
循環水換熱器在生產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換熱效率最大化不僅能保證生產系統穩定高效的運行,還能節約能耗,降低成本。循環水冷卻器的正確高效使用,能為企業帶來更好的生產運行效益,在生產過程中,針對不同原因出現的換熱效果下降,要采取合理的解決辦法,及時準確的處理,避免不必要的能耗和損失。
參考文獻
[1] 董建強.生物粘泥與水冷器泄漏的相互影響及對策,工業用水與廢水,2005(5):32—35
[2] 周本省.工業水處理技術.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3] 宋志杰,薛芬肖.水冷器的酸洗,陜西化工,19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