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的基層要求 1、施工前應對基層進行處理,其中修繕屋面應首先清除基層酥松、起砂及凸起物,表面平整、牢固、密實、基層干燥??捎么碉L機械吹掉表面浮灰。 2、找平層厚度技術要求見下表:
防水等級 |
設防道數 |
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涂料 |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
Ⅰ級 |
三道或三道以上設防 |
—— |
不應小于1.5mm |
Ⅱ級 |
二道設防 |
不應小于3mm |
不應小于1.5mm |
Ⅲ級 |
一道設防 |
不應小于3mm |
不應小于2mm |
Ⅳ級 |
一道設防 |
不應小于2mm |
—— |
3、找平層收水后應二次壓光,充分養護,不得疏松、起砂、起皮、表面應平整。(可用二米直尺測量,找平層與直尺之間不應有大于6mm的空隙) 4、基層含水率的大小,對不同類型的涂膜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一般來說,溶劑型的防水涂料對基層含水率要求比水乳型的防水涂料要求嚴格。溶劑型涂料必須在干燥的基層上施工,以避免產生氣泡影響質量。 5、基層轉角部位(女兒墻、立面、天窗、天溝、排水口等)均應做成圓弧或三角形,圓弧半徑應大于20mm。 6、涂料施工前應先對陰陽角、預埋件、穿墻管等部位進行密封或加強處理。 7、涂料防水層的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涂刷或噴涂,應待前一道涂層表干后進行;涂層必須均勻,不得漏刷漏涂,施工縫接縫寬度不應小于100mm. 8、防水層上可用20mm厚1:2.5的水泥砂漿和40~50mm厚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側墻迎水面應采用20mm厚1:2.5的水泥砂漿層保護。 二、施工方法 1、防水涂料的施工須按規定的要求進行,雙組份型應按要求的配比計量準確,并攪拌均勻后使用,單組份可直接使用。 2、第二道涂刮的方向宜于前一道涂刮的方向垂直;必要時應在涂層中加做玻纖布、或無紡布作為胎基。同層涂膜的先后搭茬寬度為30~50mm,對于防水層施工縫,搭接寬度大于100mm,搭接前涂膜表面應處理干凈。 3、涂層應厚薄均勻,表面平整,不得有鼓泡、翹邊和折皺現象。單組聚氨酯涂料施工應在第一道涂層固化后進行,一般約為8—12小時;雙組份聚氨酯涂料施工在第一道涂層表干后即可進行;水性SBS改性瀝青防水涂料在第一道表干后即可進行下一涂層施工。 4、涂層中夾鋪增強材料時,宜邊涂邊鋪胎體,胎體應刮平,并排除氣泡,胎體與涂料應粘合良好。位于胎體下面的涂層厚度不宜小于1mm,最上層不應少于兩遍。 5、鋪設胎體增強材料時,長邊搭接寬度大于50 mm,短邊搭接寬度大于70 mm。屋面坡度小于15%時,平行屋脊鋪設;當坡度大于15%時,垂直屋脊鋪設。附加層采用一布三涂厚1mm。 6、防水涂料,每平米涂布量:1.7Kg/ 1.5 mm、三次涂刷0.3+0.7+0.7;2.3Kg /2.0 mm 、四次涂刷0.3+0.7+0.7+0.7?;鶎哟虻?.2Kg~0.3Kg/m2。每遍涂布0.7Kg~0.8Kg/m2不少于兩遍。涂膜厚度可達2.0 mm 。 8、最后一遍表面上鋪蓋一層黃砂,便于下一步砂漿保護層的施工粘結力度。 三、施工機具 防水涂料施工機具比較簡單,主要包括:掃帚、鏟刀、刮板等。 四、注意事項
- 基層應符合設計要求。。
- 施工時環境溫度不應低于0℃,溫度過低,粘度大,造成施工不便,固化慢。
- 雙組份產品應按配比要求進行配制,并攪拌均勻,配制好的產品要及時用完。單組份產品要隨用隨封閉,防止因固化造成浪費,
- 施工前應加強對基層的驗收,對出現的裂縫應及時處理,以免施工過程中涂膜開裂。
- 對防水涂料進行稀釋時,應按要求使用相應的溶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