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砌筑砂漿及膠粘劑 砌筑砂漿用來粘結各種磚: 具有低吸水性的紅粘土磚、具有強吸水性的灰砂磚和加氣輕質混凝土。一般來說,具有低吸水性的磚需要涂厚層具有低保水性的砂漿,而具有高吸水性的光滑平整磚需要涂薄層具有高保水性的砂漿。表2列出了不同的配方。 DIN 18555第1-9部分敘述了無機粘結劑砂漿的測試方法。其中大多數適用于砌筑砂漿以及水泥基抹灰和石膏基灰漿。
表2: 砌筑砂漿和加氣輕質混凝土膠粘劑的典型配方(按重量百分比)
成份 砌筑砂漿 加氣輕質混凝土膠粘劑 水泥(例如CEMI32.5R) 12-20 36 熟石灰 0-6 4 0-0.1mm石灰石粉 10-20 - 0-4mm石英砂或者石灰石砂 60-80 - 0-0.5mm石英砂 - 60 引氣劑 0.01-0.03 - 中粘度甲基纖維素醚 0.02-0.04 - 高粘度甲基纖維素醚 - 0.3-0.4
2.內外墻抹灰砂漿 抹灰在DIN 18550第1部分中定義為“以指定厚度在墻壁和天花板上施涂一層或者多層的灰漿砂漿,并且硬化之后才獲得最終特性”。干混內外墻抹灰砂漿根據使用膠凝材料的類型進行分類: - 使用無機粘結劑的粉刷和抹灰砂漿(水泥、石膏或者可能是熟石灰) - 使用水泥、可再分散粉末或者可能是熟石灰作為粘結劑的裝飾性粉刷砂漿,這里不包含使用其他粘結材料的干混內外墻抹灰砂漿,如硅酸鉀粘結劑、作為唯一粘結劑的可再分散粉末、作為唯一粘結劑的熟石灰和粘土?;覞{需要承受一系列外部作用,例如耐氣候影響、耐化學腐蝕和耐機械作用。氣候影響指濕氣侵襲或者溫度波動。另外,灰漿必須提供足夠的抗雨水沖刷能力,因為它們也用在浴室和其他潮濕的房間中??梢允褂盟嗷蛘呤宜嗷覞{滿足這些要求。 抹灰和灰漿必須具有良好的水蒸氣滲透性和適合進行油漆及懸掛沉重的壁紙。無機物抹灰,一般單層施涂厚度約為10-30mm,也用作后續裝飾涂層,如陶瓷磚、油漆和裝飾膩子的均勻光滑的基層或承載層。水泥基抹灰用于外部涂敷和潮濕房間,而石膏基抹灰專用于內墻。 現在,在大多數歐洲國家(英國除外),機器施涂的抹灰/灰漿比手工施涂的抹灰/灰漿普遍得多。因此,用于機器施涂的抹灰/灰漿必須迅速獲得高稠度和高保水性。這兩個參數都通過選擇適當牌號的甲基纖維素醚進行控制。除了機器施涂外,輕質灰漿也是發展的趨勢。 水泥基和石灰-水泥基砂漿。對水泥基和石灰-水泥基砂漿的主要要求是在施涂過程中具有良好的抗流掛性、易施工性、對調平工具的低粘性和硬化后不產生裂紋。要滿足這些要求,配料需要優化粒徑并加入添加劑,如甲基纖維素醚、淀粉醚和引氣劑等。表3列出了石灰-水泥抹灰和水泥基輕質抹灰的典型配方。 表3:標準石灰-水泥抹灰和水泥基輕質抹灰的典型配方(按重量百分比)
成分 石灰-水泥抹灰 水泥基輕質抹灰 普通硅酸鹽水泥CEMI32.5R 8-12 18-25 熟石灰 6-8 0-5 0.2-0.8mm石英砂 80-85 - 石灰石砂 - 60-75 石灰石粉 - 5-7 發泡聚苯乙烯 - 1-2 淀粉醚 - 0.01-0.02 疏水劑 0.15-0.25 0.1-0.2 引氣劑 0.015-0.03 0.03-0.05 甲基纖維醚(粘度為15000兆帕秒) 0.08-0.12 0.1-0.12
隔熱輕質抹灰在DIN 18550第3及第4部分中敘述。 石膏灰漿(硫酸鈣)。石膏灰漿所需的施工步驟比水泥抹灰更加復雜和耗時,配比也更加復雜。主要是正確調節緩凝時間,使工人可以在表面凝結或者干燥之前完成所有的施工步驟。因為許多國家的施工環境均不同,所以必須進行調節以適應不同的工作程序,主要區別是二次調平后的最后飾面工序。在中歐,表面用水潤濕并且用海綿擦去表面的水漿,然后用刀具刮平,從而獲得特別光滑的表面。在南歐和英國,不進行表面潤濕,這造成表面較為粗糙。為獲得要求的光滑度,表面需批刮膩子。 含有珍珠巖和蛭石的輕質石膏灰漿的應用非常普遍。在這些配方中,甲基纖維素醚在提高產量和節省輕質骨料成本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機器噴涂輕質石膏灰漿中,相同的覆蓋面積時,與沒有任何附加增稠效果的MC相比,合適的MC可以使每噸灰漿節省100-200升的珍珠巖。這種MC可使灰漿的覆蓋面積增加10%。 機器噴涂輕質石膏灰漿的真正產量只能在灰漿噴涂試驗中才能測量。對于石膏-石灰灰漿,一般的德國石膏灰漿的產量為每100千克干砂漿80升,而對于機器噴涂輕質石膏灰漿,產高達每100千克干砂漿120升。 有關標準為DIN EN 13279草案第1及第2部分(原來的DIN1168第1及第2部分)。 表4所示為石膏灰漿、石膏-石灰灰漿和輕質石膏灰漿的典型配方。 表4:石膏灰漿、石膏-石灰灰漿和輕質石膏灰漿的典型配料 (按重量百分比)
成份 石膏灰漿 石膏-石灰灰漿 輕質石膏灰漿 石膏 74-98 40-50 70-100 石灰石砂或粉 - - 20-35 熟石灰 1.5-5 15-20 2-5 珍珠巖 - 0.3-0.8 3-5 淀粉醚 0.01-0.04 0.01-0.03 0.01-0.05 引氣劑 0.015-0.03 0.015-0.03 0.01-0.03 緩凝劑 0.025-0.05 0.025-0.04 0.025-0.04 甲基纖維素醚,(粘度為30000兆帕秒) 0.16-0.23 0.16-0.23 - 特殊增稠效果甲基纖維素醚 - - 0.2-0.24
紋理化無機裝飾灰漿。 無機裝飾灰漿、粉飾灰漿、和膩子是涂料系統的一部分,通常在厚層底涂層(抹灰)或者在其他類型的均勻且平滑表面(混凝土、灰漿板等)上使用。對于外墻,石灰-水泥灰漿主要用作裝飾材料。裝飾灰漿必須使建筑物立面具有美觀的表面光潔度,并且必須滿足物理性功能,例如持久保護覆蓋的墻面和底涂層不受潮濕和氣候的影響等。 為了長期滿足所要求的物理性能,無機裝飾涂層材料必須具有良好的基底粘著性、低吸水性和良好的防水效果(低吸水系數)、良好的干燥特性(良好的水蒸氣滲透性)和低裂紋敏感度;無機涂層的彈性模量應該低于其底層材料的彈性模量。 無機紋理裝飾灰漿是滿足這些要求的典范,它們的生產方式與工廠制造的干混砂漿相同。今天,術語“裝飾砂漿”是指白色或者淡色建筑物立面涂層材料,可以作為最終裝飾,無需再進行其他油漆處理。無機物裝飾灰漿的組成成分包括作為無機粘結劑的熟石灰和水泥、骨料(填料)、顏料和添加劑,例如纖維素醚和淀粉醚等,以改善保水性和工作性。如果需要,可以加入其它添加劑,例如引氣劑、防水劑、緩凝劑和纖維等。水泥和熟石灰的比例可以根據不同的要求而變化;水泥含量越高,則抗壓強度、韌性和防水性越好,但是由于砂漿的脆性和收縮,產生裂紋的危險性增加。熟石灰的含量越高,則施工性越好,但是抗壓強度也越低??梢愿郊邮褂锰妓猁}填料,例如大理石或者石灰石等,或者完全代替石英砂??梢酝ㄟ^加入如可再分散粉末的有機聚合物粘結劑顯著提高裝飾灰漿的技術指標。硬化砂漿的不同結構是源自配料中所用填料(形成結構的大顆粒)的不同粒度分布和涂敷方法(通過噴涂、刷涂、抹涂和滾涂)。無機裝飾灰漿為手工涂敷,但是現在越來越多地采用機器噴涂。 標準DIN 18550規定了無機基抹灰以及裝飾灰漿涂層系統的技術要求和應用。 3.瓷磚膠粘劑 建筑物內部和外部使用的瓷磚已不是一個新發明。埃及、印度和中國在大約3500年以前就以壁畫和馬賽克的形式制造出第一批陶瓷的墻壁覆蓋材料。瓷磚提供了美觀的裝飾性表面和重要的功能性優勢,例如防水、堅硬、壽命長、衛生以及易于清洗等。由于這些原因,瓷磚是建筑業中非常重要的地面和墻壁覆蓋材料。在1999年,產量約為(4.5×109m2)并應用于世界各地。最重要的市場是亞洲(1.9×109m2),其次是歐洲(109m2)和美洲(0.9×109m2)。陶瓷面磚(根據EN 87,具有約25%吸水率的非耐霜多孔瓷磚)主要用于室內,耐霜陶瓷面磚(吸水率約為1%的非多孔瓷磚)用于室內及室外。室內及室外使用各種類型的天然石料。今天,具有特低吸水率(<0.1%)和良好耐刮性、耐磨損性和耐候性的完全?;纱u(瓷磚)以及玻璃瓦的使用越來越多并且主要用于室外應用和地板。另外越來越多地使用大尺寸瓷磚。 瓷磚和石材的粘結材料原來完全采用現場混合的厚層砂漿。這種方法是將砂和水泥現場混合制成水泥/砂比例約為1/4-1/5的簡單水泥砂漿。把這種砂漿涂在水(預)浸或者預潤濕瓷磚背面,厚度為15-30mm,涂有砂漿的瓷磚壓到預先潤濕的表面上。然后輕敲瓷磚以保證瓷磚具有一致的平面度,這樣砂漿層的最終厚度為10-25mm。此過程不僅將砂漿壓實,而且細水泥顆粒進入到瓷磚的多孔背面內部和多孔基材中。采用這種方法,嵌入砂漿層中的瓷磚必須進行機械固定或者加固。并且在水泥硬化后,基底上的砂漿也需要加固。因為這簡單的砂漿不具有抗滑移性,所以貼磚必須從底部開始,并且在瓷磚之間必須使用定位器以實現整齊的接合。 然而,這種方法非常耗時、材料用量大并且需要熟練的技術工人。他們必須決定基底和瓷磚是否適合采用這種方法,根據瓷磚孔隙率的不同,瓷磚需要進行一定時間的浸泡,砂漿必須以正確的比例和稠度進行混合,并且在貼磚之前在瓷磚的背面必須涂以數量正確的砂漿。更為重要的是,現代建筑業對這種技術的使用有許多的限制。例如,由于采用這種方法時砂漿需要進行機械加固,所以在多孔、實心和堅固的無機物表面上(基礎)只能使用多孔和相對較小規格的瓷磚。 因此,如今在大多數工業化國家,薄層砂漿技術已經取代了厚層砂漿方法。聚合物改性預包裝干混砂漿與水摻合后,可以用有鋸齒鏝刀施涂到大面積要貼磚的表面上(抹平技術),以提供一個厚度均勻的砂漿層。由于薄層砂漿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纖維素醚的作用),所以瓷磚和基底(基礎)都不必預先浸泡或者預潤濕。然后通過微微旋轉將瓷磚壓入砂漿層中。如果膠粘砂漿使用足夠的添加劑并且配比正確,那么剛剛貼到新調制砂漿層上的瓷磚也不會滑動。 這樣,就不需要再在瓷磚之間插入定位器,并且貼磚可以從上方向下方進行。根據所用鏝刀鋸齒的尺寸(取決于瓷磚的尺寸和基底的平面度,通常為6×6×6mm)不同,膠粘砂漿層厚度約為2-4mm。因此,薄層砂漿技術比厚層砂漿技術成本效益更高。并且使用的材料更少、應用范圍更廣、操作更加簡單、快速和安全。這在基礎不平而必須先用找平砂漿找平的情況下意義更加明顯。 這種專門設計的預包裝干混粘結砂漿的薄層技術適用于各種基材和涂覆材料、各種極端的氣候條件下的現代建筑業。今天,根據要貼磚的基底和要使用的瓷磚不同有多種陶瓷磚膠粘劑可供選擇:標準和柔性、正常和快凝,以及特殊膠粘劑,例如粘貼天然石料用白砂漿、防水膠粘劑、地磚用可澆注砂漿、石膏基膠粘劑和用于新砂漿層的高柔性砂漿等。 薄層貼磚用干混砂漿必須滿足各種技術要求,例如良好的施工性、良好的保水能力、在高溫下具有長開放時間和調整時間、以及良好的抗滑移性等。硬化后,水泥基膠粘砂漿必須在各種覆蓋材料(例如天然石料和各種陶瓷磚)和各種基礎(例如,混凝土表面、磚結構、石灰-水泥抹灰及底涂層、石膏、木材、舊瓷磚面、石膏墻板、加氣輕質混凝土、刨花板等)之間提供高粘合強度,即使在受到霜凍、潮濕作用后以及永久性浸沒在水中。除了提供良好的膠粘性,薄層膠粘砂漿還必須具有足夠的柔性以吸收和減小基礎與瓷磚間由于覆蓋材料和基底具有不同的熱膨脹系數以及基礎可能會移動而造成的張力。 薄層膠粘砂漿的這些優點只能通過使用纖維素醚和可再分散粉末獲得。標準及優質柔性陶瓷磚膠粘劑的典型基本配方如表5所示。
表5:陶瓷磚膠粘劑的典型配方
膠粘劑類型* A B 普通硅酸鹽水泥 45 35 石英砂 53.1-51.6 59.6-57.6 纖維素醚(粘度約為40000兆帕秒) 0.4 0.3 可再分散粉末 0-4 5-10 添加劑(用于具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應用) (0-5) (0-5)
* 類型A=標準聚合物改性陶瓷磚膠粘劑,類型B=柔性、優質聚合物改性陶瓷磚膠粘劑 歐洲對陶瓷磚膠粘劑(可施工性除外)和試驗方法最重要的技術要求總結如表6所示。 表6:瓷磚膠粘劑歐洲標準匯總。
試驗 標準 要求 定義和術語 EN 1322 抗滑移性 EN 1308 <0.5mm 潤濕能力 EN 1347 抗拉粘結強度 存儲條件:標準條件:28天標準條件* 浸水:7天標準條件+21天放置水中 熱老化:14天標準條件+14天 70℃+1天標準條件 凍結-解凍:7天標準條件+21天放置水中 +25次凍結-解凍循環 EN 1348 對于所有存儲條件,最低要求:>0.5N/mm2 對于所有存儲條件,附加要求:>1.0N/mm2 開放時間 EN 1346 >20min;或者>30min 進行橫向變形試驗時的變形/柔性 EN 12002 瓷磚用膠粘劑-定義及規格 EN 12004
*標準條件:23℃/50%相對濕度
4.瓷磚填縫劑
瓷磚填縫劑用來填滿貼在墻或地板上的瓷磚或天然石料之間的接縫。配比適當的水泥基瓷磚填縫劑適用于室內和室外。與瓷磚相結合,它們必須提供美觀的表面和具備物理性功能。瓷磚填縫劑必須能夠減小整個墻壁或者地板覆蓋材料內部的應力,它必須保護瓷磚基層材料免受機械損壞和水滲透進整個建筑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填縫劑必須具有良好的與瓷磚邊緣粘合性、低收縮率、足夠的變形能力或柔性、高耐磨損性、高韌性和粘合性、低吸水率和優良的施工性(濕砂漿具有低粘性)。根據應用不同,可以將瓷磚填縫劑主要分為兩類(表7)。 白色和彩色瓷磚填縫劑使用白水泥作為無機粘結劑。彩色瓷磚填縫劑應該使用氧化鐵等耐堿性顏料。可以附加使用合適的碳酸鹽填料甚至完全取代石英砂填料。為了防止風化,可以使用疏水劑,其效果非常明顯,也可以加入硅灰或者火山灰。對于瓷磚填縫劑的主要技術要求如表8所示。
表7:瓷磚填縫劑的典型配方
瓷磚填縫劑類型* A B 普通硅酸鹽水泥 25-30 20-25 高鋁水泥(HAC) 0-10 0-10 顏料(TiO2:氧化鐵) 0-5 填料(石英砂和/或碳酸鹽填料) 75-56.9 79-51.9 纖維素醚 0-0.1 0-0.1 可再分散粉末 0-2 1-5 改善施工性所用添加劑 0-1 0-3
* 類型A=用于建筑物內部和外部的標準灰色瓷磚填縫劑, 類型B=用于建筑物內部和外部的優質、著色、光滑表面瓷磚填縫劑。
表8:對水泥基瓷磚填縫劑的主要要求、試驗方法和標準
標準 要求 瓷磚填縫劑-定義及術語 EN 13888 吸水率的測定 EN 12808-5 使用16×4×4cm試條確定吸水率(WA);要求: 基本要求:30分鐘后WA<5g;240分鐘后WA<10g 高要求:30分鐘后WA<2g;240分鐘后WA<5g 耐磨損性的測定 EN 12808-2 使用EN 102規定的磨損試驗機;要求: 基本要求:試驗過程中的磨損量<2000mm3 高要求:試驗過程中的磨損量<1000mm3
收縮率的測定 EN 12808-4 在標準條件下經過28天后,使用16×4×4cm試條測定收縮率; 要求:<2mm/m
抗彎強度及抗壓強度的測定 EN 12808-3 在標準條件下經過28天和凍結-解凍循環后,使用16×4×4cm 試條測定抗彎強度(FS)及抗壓(CS)強度; 要求:FS>3.5N/mm2;CS>15N/mm2
5.外墻外保溫系統
外墻外保溫系統(ETICS)或者外部隔熱裝飾系統(EIFS)于20世紀70年代早期出現在歐洲。1973年德國的第一次石油危機,以及政府對私房主的財政支援對此系統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從1973年到1993年,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約有300×106m2的建筑物立面配備了ETICS,從而節約了超過18×109L的供暖用油。 ETICS使溫度和濕度在季節轉換時更加穩定,所以顯著提高了居住舒適程度。該系統通過減小外墻建筑的溫度變化和濕氣冷凝,顯著減少了建筑物損壞并降低了整體建筑成本。因此,隔熱不僅是新建筑物的明智投資,也是一項有益的創新措施,特別是在建筑物立面必須翻新的場合。 20世紀70年代早期出現的第一個ETICS,是在建筑現場將水泥加入乳液膠粘劑中。這種復合材料將發泡聚苯乙烯板固定到要隔熱的墻壁上。采用相同的產品和程序將玻璃纖維網格埋入加固層或者隔熱板底涂乳液層。在早期,大部分合成樹脂用于底涂層上的裝飾涂層。 然而在實踐中,使用此系統時出現了許多問題,特別是在將乳液膠粘劑在現場與水泥混合的時候。按照這種工藝,不能保證水灰比相同、且混合均勻,因此無法獲得質量穩定的膠粘劑和底涂層,從而造成粘結強度或者柔性不夠,導致產品性能不達標,甚至可能會損壞建筑物立面。這些缺點也存在于雙組份系統,在該系統中乳液在現場加入到干混砂漿中。 由于這些原因,以及前文提到的雙組份系統缺點,對于ETICS來說,今天聚合物改性水泥基干混砂漿幾乎已經取代了其他所有系統。經典ETICS由下述成份組成: -將隔熱板,主要是發泡聚苯乙烯,固定到墻上的膠粘劑(根據指導和技術指南,可能需要用特殊銷釘進行附加固定)。 -用來埋入加固網格的底涂層(隔熱板的保護層)。 -無機飾面材料(根據結構不同,主要是粘結灰漿或者裝飾灰漿)。 保護層砂漿的典型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如下所示:
普通硅酸鹽水泥 20-30 填料(石英砂/或碳酸鹽填料,0.05-0.5mm) 64.7-75.9 纖維素醚 0.1-0.3 可再分散粉末 4-5 添加劑 0-3
ETICS各組成部份必須視為一個整體。因此,膠粘劑、隔熱板、保護砂漿、纖維網格、找平層(如果需要,或者是底漿)、銷釘(如果需要進行附加機械固定)和裝飾涂層必須互相調節,使之作為一個系統整體試驗和認可。因此,不允許從不同的來源合并各種配方,并且不作為一個系統進行整體試驗和認可即組成ETICS。 為滿足技術要求,可以在粘結砂漿和保護層中加入約4-5%的有機粘結劑,如可再分散粉末。因為基層和隔熱發泡聚苯乙烯板上的砂漿除了需要高粘結性之外,同時還需要足夠的變形能力(柔性)和良好的抗沖擊性。 現在有多種材料可以作為ETICS的裝飾涂層。除了具有多種結構形式和顏色的傳統乳液灰漿之外,還主要使用無機水泥-石灰灰漿或者裝飾灰漿,以及有機硅樹脂灰漿。 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ET[WTXT]I[WTBZ]CS法規和規定。目前正在制訂關于外墻保溫系統的歐洲標準[歐洲技術認可組織(EOTA)提出的草案],定義系統各個成份和整個復合物系統本身的所有規范(例如,物理和建筑規范以及技術要求,例如吸水性、受水熱應力作用時的性能、可燃性、水蒸氣滲透性、粘結強度、抗沖擊性等)。 世界上新的隔熱法規(例如德國的WschVO進一步規定建筑物外墻K值(隔熱值)的最低要求。對于混凝土和磚墻,經常只能通過附加使用ET[WTXT]I[WTBZ]CS的方法來滿足這些有約束力的最低要求,因此這將促使隔熱系統進一步發展。在平均溫度很高的國家,隔熱系統因為節省了空調能源而受到歡迎。
6.粉末涂料
自從20世紀50年代發明以后,乳膠漆的使用已為人們所熟知,今天仍廣泛用于室內外裝飾。這種產品的唯一粘合劑,主要是苯乙烯-丙烯酸鹽、乙酸已酯乙烯或者其他共聚物的乳液。在DIN 55945中將表面涂料,例如laquer和涂料等,進行了定義、分類和特性化。根據此標準,涂料為液態、粘稠的化合物,同時也包括粉狀涂料。主要由溶劑、粘合劑、顏料、填料和添加劑組成。涂料可以分類為: -溶劑性涂料 -水性涂料(laquer、油漆等) -噴涂用粉末涂料 -在使用之前先與水混合的粉末狀涂料(粉末涂料) 在發明液體分散涂料數十年之前,粉末涂料就已經為人們所知。在粉末涂料的早期,粘合劑或者是有機源(例如,基于膠水的調合漆)或者是無機源(例如,基于無機粘結劑熟石灰和/或水泥的礦物性涂料)。很長時間以來,人們就采用有機粘結劑(干酪素、纖維素醚、淀粉醚)進行無機粘合劑改性,以提高無機涂料的技術特性。 天然有機粘結劑已被效果好得多的、合成聚合物粘結劑所取代,如可再分散粉末。這進一步提高了粉末涂料的重要性。作為有機粘結劑的可再分散粉末是粉狀分散涂料中的唯一粘結劑,并將基于水泥、熟石灰或者水玻璃(硅酸鹽粉末涂料)的無機粉末涂料改性,以提高其技術性能和使用壽命。 20世紀60年代粉末涂料首先用于奧地利的建筑物立面上,然后是德國。它們幾乎具有與液體分散油漆同樣的特性,但是又具有粉狀系統的所有優點。粉末涂料可用于外墻和內墻,最重要的區別是有機粘結劑的含量。聚合物的含量越高,涂料的粘合性越好,耐擦洗能力越強。 與傳統的干混砂漿一樣,粉末涂料用紙袋或者筒倉運到工地并在使用前與水摻合,然后用刷子、滾筒或者噴射裝置涂敷。 表9對粉末涂料最重要的標準和技術要求進行了匯總。 表9:(粉末)涂料的重要試驗方法和標準
標準 要求 定義 DIN 55945 涂料的定義、成份和類型, 一般要求 DIN 53778 關于可施工性、稀釋能力、著色、顏料相容性、最低使用溫度、再涂性、光澤和遮蓋力的一般要求 吸水性 ENISO 15148 對于室外應用,吸水系數W<0.5kgm2h0.5并且W•Sd<0.2kgmh0.5 (EN ISO15148代替DIN 52617) 水蒸氣滲透性 EN ISO 12572 擴散等效空氣層厚度Sd<2m(EN ISO 12572代替DIN 52615)
耐擦洗性 DIN 53778 對于室內應用大于1500次,對于室外應用和耐水洗油漆大于5000次。
7.水泥基防水漿料 對于建筑材料來說,例如混凝土、磚石和天然石料,液態或者氣態水是最具摧毀性的氣候要素。 傳統的密封和防水系統(例如,根據DI〖WTBZ〗N 18195)(包括室內和室外應用)主要用瀝青材料、塑料防水箔和金屬帶。各種類型的材料可以用來密封和保護建筑物及其結構組件免受潮濕和水的侵襲?,F在此類產品都是基于活性樹脂,例如環氧樹脂或聚氨基甲酸乙酯、分散劑(可油漆防水膜)和無機粘結劑,例如水泥等,它們通稱為防水膜或者密封泥漿。 水泥基防水膜已經在歐洲成功地使用了40余年。要保護的建筑通常暴露在周期性或長期性潮濕(表面水、滲流水)、低靜水壓(土壤濕度),或者與更高的工程靜水壓力相結合的環境中。 水泥膜(泥漿)用于潮濕房和水箱的防水,由于它們具有卓越的耐候性,所以也用來進行外表面保護。其他典型應用包括地下室墻壁、游泳池的墻壁,以及浴室、陽臺和平臺上的墻壁和地板,作為面磚底層防水層。水泥基防水膜的主要優點是具有卓越的耐水性(即使是永久性暴露在水中)、耐候性、良好的耐擦洗性、承載能力和比其他大多數系統高得多的水蒸氣滲透性等。 水泥基防水泥漿容易使用、無毒、可提供一個完全結合的、沒有接縫的、完整表面,并且可以很容易地應用到具有復雜表面形狀的基底上。與其他系統相比,水泥防水泥漿甚至可以用在潮濕的無機物表面上。與瀝青材料相比,它們的物理性能對溫度的依賴性也更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關于這些備選密封產品的標準,但是建筑業廣泛認可砂漿協會的國家準則。 簡單的、未經聚合物改性的水泥基泥漿還在用于表面的防護,但是它們不適合在靜水壓力下用于水密封。為改善這些未改性系統的低粘合性、低防水能力和特別低的變形能力,在現場加入聚合物乳液,或者在干混砂漿中加入可再分散粉末。特殊添加劑包括保水劑、增稠劑和流變添加劑等。 今天,傳統無機防水泥漿為具有高水泥含量和相對較低聚合物(可再分散粉末)含量的、聚合物改性、預包裝干混砂漿。它們用于尺寸穩定的、堅固的、實心的,不會產生裂紋、移動或者收縮等尺寸變化的無機物基底。20世紀70年代后期在歐洲出現了柔性防水泥漿,這種產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填補基底上的小裂紋(小于1mm左右)。這種產品的柔性主要依賴于聚合物和水泥的比例以及聚合物本身的柔性。柔性和高柔性防水泥漿可以用在存在收縮、振動、移動、應力和形成裂紋的基底上,以及難于涂敷的,例如木板、鋼板、加氣輕質和石膏等基底上。由于它們的聚合物含量很高(高達整個配料質量的40%),所以它們具有高耐抗滲性和對氯化物、硫酸根離子、二氧化碳或者其他侵蝕性物質的耐腐蝕性。在中歐,柔性水泥防水密封泥漿是雙組份(雙包)系統的典型代表,由預包裝干混砂漿和液體添加劑組成。然而,即使是在這些高聚合物產品中,也有強烈的轉向聚合物改性干混砂漿單包系統的趨勢。 8.自流平墊層和面層材料 自流坪(SLU)從技術角度來說,可能是干混砂漿的最復雜領域。在給定的不平基底上(例如,砂漿層或者將要翻新的表面),自流坪必須提供一個合適的、光滑的和堅固的基底,以架設各種地板材料,例如地毯、木地板、PVC、瓷磚等。即使對于大面積的情況,自流坪也應該可以容易高效地施工。因此,SLU材料必須具有非常好的流動性、自流平能力和自光滑能力。另外,它應該具有快速凝固和干燥的特性,以使地板材料在數小時后就可以在硬化砂漿上施工。SLU砂漿應該能夠與各種基底粘合并且具有低收縮率、高抗壓強度和良好的耐磨損性。 對SLU的技術要求包括從非常簡單到高度復雜的產品。它們的厚度不同,從1-10mm的薄層(表面裝飾、自流平/抹灰砂漿和找平層),到60mm厚,通過機器施工的自流平砂漿層(在一個裝置中進行混合以及泵送)。 砂漿層用作承載基礎,厚度從30到80mm,因此屬于大用量砂漿。這些砂漿可以是基于水泥或者石膏(硬石膏)等無機粘結劑,后者使找平層,具有很高的尺寸穩定性(低收縮甚至不收縮)。這些材料的凝固時間(“可在上面走”的時間)范圍從正常/常規凝固到快速凝固。這取決于施工要求,即,在規定時間內地板材料需要鋪在SLU上。凝固及干燥時間越短,使用的砂漿越厚,配料也更加復雜和昂貴。自流平砂漿以特殊水硬性粘結劑,例如普通硅酸鹽水泥(OPC)、高鋁水泥(HAC)和石膏(硬石膏)等為基料,實現快速硬化和干燥,并避免收縮或膨脹過量。 到目前為止,歐洲還沒有關于自流坪(SLU)的標準,然而,此項技術及其應用許多年以來就已經為人們所熟知,并且全部是聚合物改性預包裝干混砂漿。 9.修補砂漿 如果采用先進的技術施工混凝土,那么它是一種用途非常廣泛的、耐用的建筑材料。然而不幸的是,在過去,甚至是現在,對混凝土和結構混凝土應用基本原則的忽視仍然使建筑業受到嚴重損害。在過去的30年間,所有工業國家的混凝土建筑修理費用顯著增加。在德國,結構混凝土建筑修理費用顯著增加。在德國,結構混凝土建筑總費用的大約20%花費在現有建筑物的修理和維護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腐蝕性介質(例如,二氧化硫、酸雨)使混凝土發生碳酸飽和,因此鋼筋生銹并造成結構混凝土劣化。生銹的鋼筋體積增大并使包覆的混凝土裂開,從而使結構遭到破壞。 在建筑業中,混凝土修復工作可以分為兩類: 1)不含有鋼筋并且沒有承載作用的混凝土的修補。在正常情況下只是出于美觀原因而使用修補砂漿進行修補(美觀修補工作)。 2)對損壞的承載鋼筋混凝土結構進行的修補,目的在于維持和重新建立其結構穩定性和功能。采用各種砂漿分階段進行,屬于“混凝土修復系統”的一部分(典型應用:橋、停車場、隧道的修補和復原等)。 外表裝修和進行美觀修補用砂漿是基于干混砂漿。通常水泥基砂漿用于內部及外部裝修,而石膏基干混砂漿只用于某些特殊的內部裝修(美觀修補),例如,填補小洞、空隙、裂紋和洞穴等以恢復原始尺寸。 為保證結構混凝土的修補可靠并且耐久,混凝土修復系統必須恢復鋼筋的防腐蝕保護(堿性環境)、裝修混凝土結構的外表、恢復其承載功能并最后恢復保護功能,從而恢復整個建筑的耐久性(保護建筑物抵抗由于CO2、SO2、CI2、防凍鹽等造成的風化和環境破壞)。 對于結構混凝土的修復,目前使用三種類型的砂漿:水泥基混凝土砂漿(CC;主要用作噴射混凝土砂漿)、作為預包裝干混砂漿的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PCC)以及環氧樹脂水泥混凝土(ECC)。 今天主要使用PCC砂漿進行混凝土結構的修復。在濕噴射混凝土處理甚至干噴射混凝土處理中,這些砂漿可以手工涂敷也可以采用機器涂敷。具有各種特性和功能的干混砂漿成為混凝土修復系統的組成部份: -鋼筋用底涂層和增粘劑(聚合物改性水泥灰漿或者環氧樹脂基涂料) -修補混凝土用增粘泥漿(底涂層或者底漿)(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泥漿) -修復和外表翻新砂漿(聚合物改性水泥基砂漿) -細集料抹平砂漿(含有細骨料的聚合物改性水泥基砂漿) -保護及整飾涂層(乳膠漆、裂紋修補、水泥防水密封漿等)。 到目前為止,各組織采用的主要國家準則和法規都與混凝土修理系統的要求有關?;炷列迯拖到y根據有關法律和獨立試驗機構的常規質量監督來獲得官方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