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dress id="dlbnf"><nobr id="dlbnf"><progress id="dlbnf"></progress></nobr></address>
    <noframes id="dlbnf"><form id="dlbnf"><th id="dlbnf"></th></form>

    <address id="dlbnf"><nobr id="dlbnf"><progress id="dlbnf"></progress></nobr></address>

    <noframes id="dlbnf"><form id="dlbnf"><th id="dlbnf"></th></form><address id="dlbnf"></address>
    <address id="dlbnf"></address><address id="dlbnf"></address>

      新型砂漿網

      搜索
      新型砂漿網 新聞資訊 常識 查看內容

      加氣砌體墻面抹灰裂縫控制

      2019-5-17 14:33| 發布者:admin| 查看:91| 評論:0|來自:[db:出處]

      加氣砌塊強度等級低、吸水率高、收縮變形大,沿用傳統的墻體砌筑與墻面抹灰工藝,會經常出現裂縫。這種質量通病,一直困擾著開發商和施工企業。涉及墻體裂縫乃至滲漏的投訴也越來越多,因此分析造成裂縫的原因,尋求控制裂縫發生的措施,已成為建筑行業各方主體共同關注的課題。現就筆者多年的現場施工實踐談幾點加氣砌體墻面抹灰裂縫控制的體會。

      一、加氣砌塊性能

      加氣砌塊是一種輕質墻體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熱性能,在我國夏熱冬冷地區,160㎜厚以上的加氣砌塊墻體,不做保溫隔熱即可滿足夏季隔熱要求。加氣砌塊的原材料主要為水泥、石灰、砂、粉煤灰等,是水泥混凝土制品,水灰比大,膠結料多,易吸水膨脹,失水收縮,雖經蒸壓,但收縮率目前受成本限制只能控制在0.04%~0.06%范圍內,比燒結粘土磚大。

      二、裂縫的原因分析

      產生加氣砌體墻面抹灰裂縫原因很多。例如,前道工序留下來的:砌體方面、設計構造方面、基礎不均勻沉降引起連鎖反應等原因。然而,最主要的比較常見的比較頻發的還是溫度變化、干縮變形、配合比不適合、抹灰工序操作不當等因素引起。根據成因最常見的裂縫可分為四類:溫度裂縫、干縮裂縫、設計及構造缺陷造成的裂縫、施工質量造成的裂縫。

      1、溫度裂縫

      由于晝夜溫差、室內外溫差、季節溫差所產生的溫度變化,會引起材料的熱脹冷縮。當約束條件下溫度變形引起的溫度應力足夠大時,墻體就會產生溫度裂縫,特別在圍護結構的熱橋處,溫差應力影響較大,且出現頻繁,如邊框梁下沿墻體頂部的水平裂縫,門窗洞邊的角裂縫,女兒墻根的水平裂縫,混凝土邊框柱與內墻之間的豎向裂縫,建筑物頂層兩端內外縱墻上的斜裂縫,其形態呈“八”字或“X”型。由于材料之間的線性膨脹系數不同,溫差應力必然引起結構內外脹縮變形的不一致,也必然會將抹灰層拉裂。  
      有些圍護結構的保溫設計熱阻過小,使墻體經常受到溫度波侵入,反復變形;外保溫沒有趕在內抹灰之前,這也是產生溫度裂縫的重要原因。
      頂層溫度影響最大,裂縫頻繁。其作用機理如下:在陽光照射下(特別是南方地區夏季)屋面梁板及其他熱橋處溫度可高達60℃~70℃,而其下的砌體僅為30℃~35℃,如此大的溫差,加上線膨脹系數混凝土比砌體近似大一倍,根據王鐵夢《建筑物的裂縫控制》一書中提出的計算理論和公式,可計算出砌體中的主拉應力。當砂漿強度M5.0、砌塊強度A7.5時,則其沿灰縫截面破壞時的軸心抗拉、抗剪強度設計值僅為0.14MPa、0.12MPa,而沿灰縫(通縫)的彎曲抗拉強度僅為0.25MPa(0.12MPa),則溫差引起的砌體主拉應力大于砌體本身抵抗力的50%~300%。若缺乏加強措施,則必然會將砌體及抹灰層拉裂。

      2、干縮裂縫

      加氣砼砌塊干縮值為0.30~0.45mm/m,隨著水份散失,砌體會產生較大的干縮變形。另外,抹灰層缺乏養護也會產生干縮裂縫。這類裂縫在墻體上分布廣、數量多。如梁底頂砌處水平裂縫、門窗周邊角裂縫、框架柱與填充墻之間的豎向裂縫。然而上述各種裂縫,往往是在溫度應力變形和干燥收縮變形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特別在夏天,這兩種因素影響最大。

      3、砂漿配合比不適當產生裂縫 很多項目無論設計和施工都沒有按照《蒸壓加氣混凝土用砌筑砂漿與抹面砂漿》(JC890-2001)標準的要求,對抹灰砂漿的配合比進行優化,還是沿用普通抹灰砂漿。普通砂漿收縮率大、水化熱大、和易性較差、保水性差、塑性差、干密度大、跟加氣砌塊親和力不強、線性膨脹或收縮也相差較大。這樣抹灰層跟砌體的“相鄰關系”會處理不好,協同變形能力也會減弱,引起較大裂縫或微裂紋。所以優化配合比非常重要,這是從源頭上和作用機理上控制抹灰裂縫。

      4、墻面抹灰工藝操作不當造成裂縫 
       ?。?)基層清理不到位,導致砂漿粘結不牢也易發生空鼓開裂。
       ?。?)基層沒有提前一天淋水濕潤,因抹灰砂漿保水性能不能滿足砌塊吸水要求而引起抹灰層干縮開裂。
       ?。?)抹灰一次成活,或分層抹灰無適當間隔時間,或抹灰層過厚未采取加強措施。因抹灰層自收縮、塑性收縮、滑移等,引起較大裂縫或微裂紋。
       ?。?)門窗洞四角處于應力集中區,未采取合理連接構造措施,易變形拉裂。
       ?。?)對不同材料的結合部、施工洞周邊,沒有采取加強措施。
       ?。?)夏季抹灰后失水過快,沒有及時噴霧養護;冬季施工晝夜溫差凍融使砂漿失去粘結力。
       ?。?)抹灰時對墻長大于3米的墻面(比如客廳墻)沒有設置分格縫采取應力釋放,應力集中易發生裂縫。
       ?。?)抹灰操作時用力太輕,特別是刮底層灰時沒有帶有一定壓力將砂漿擠進孔或縫內形成犬牙交錯的連接,這樣會出很多問題,例如粘結不牢,厚度不均勻,密度不一致,抹灰層松散,不利于底灰適應基層的變形,易發生裂縫。
        (9)在面層壓光時外罩一層素水泥漿或干水泥灰,這層水泥漿風干后薄而脆,易起皮,易龜裂,干灰易起砂掉粉。
       ?。?0)水泥砂漿沒有在初凝時間內用完,已經風干結硬,和易性、塑性、保水性、粘結性已大大減弱,易出現大面積器質性不規則裂縫。
       ?。?1)采用水泥混合砂漿,摻合料石灰膏的熟化期不夠,沒有15天,導致抹灰內部結核膨脹炸裂。
       ?。?2)墻體開槽安裝管線、穿墻套管、門窗邊、線盒、插座、空調、熱水器等部位抹灰嵌縫填補處理不當,沒有養護,會引起局部開裂。

      三、裂縫控制措施

      1、從裂縫產生的機理上尋求控制措施

      在長期的施工實踐中,我們發現不同建筑材料之間的相鄰關系很難處理好,往往以強欺弱,易發生沖突擠裂。這主要是由于不同材料線膨脹系數、物理力學性能上的差異,具有排異性,在一定的條件下比如外力、溫度、濕度、形變等作用下就會產生矛盾,出現分裂,各奔前程。我認為必須堅持“預防為主,抗放結合,柔性漸變,求同存異”的原則。不同材料怕突變,膨脹時易擠裂,收縮時易拉裂;相同材料怕離散,離散性大會導致性能局部缺陷。不同材料之間要么采取“抗”的措施,那就是加強抵抗,如釘掛鋼絲網、粘貼耐堿玻璃纖維網格布、設置加強筋,“捆”到一起步調一致、協同作戰、和諧共處,對付應力應變;要么采取“放”的措施,那就是分離放開,如設伸縮縫、分格縫,分塊分治,小區和諧,井水不犯河水,減少沖突。柔性漸變就是在性能相差較大的材料之間設一個緩沖地帶,化解沖突,不同材料之間應盡量求同。所以從裂縫產生的機理上尋求控制措施如下:
       ?。?)從砂漿方面“求同”,優化砂漿配合比。抹灰砂漿的選用應與加氣砌塊材質相適應,我認為采用粉煤灰水泥石灰砂漿很好。有條件的工地可在砂漿中添加塑化劑,以增加砂漿的保水性和粘結能力。該砂漿水化熱低、和易性好、保水性強、塑性好、干密度小、跟加氣砌塊親和力強。例如溫州蒼南時代廣場9#樓,我們建議采用粉煤灰水泥石灰砂漿,達到了很好的抹灰效果,裂縫極少,“甌江杯”評審專家組一致同意推薦申報“錢江杯”。另外,砂漿強度的選擇應由內到外從低到高柔性漸變,以兼顧基層材料和外部飾面的要求。底層灰的強度和膨脹系數應與基層相當,可選用強度較低的1:1:4粉煤灰水泥石灰砂漿(混凝土墻面可用強度高的1:3水泥砂漿),并適當提高中粗砂的含量,以減少砂漿的收縮。
        (2)從砌塊方面“求同”。宜選擇密度B07級以上和抗壓強度等級不低于A5的產品;干縮變形的特征是早期發展較快,若砌塊出釜后保證28天的收縮時效,可完成約50%的干縮變形;砌塊不宜露天存放反復變形。
       ?。?)減緩或消除熱脹冷縮及干縮動力源,比如:設置保溫隔熱層、變形縫;外墻及屋面保溫應做在內抹灰之前;外抹灰完成后,要做好防雨遮蓋,避免雨水直接沖淋墻面;夏季要采取遮陽措施,天氣異??釤釙r,用薄膜覆蓋;必要時用噴霧器噴水養護。
        (4)采取“抗”的措施,提高抹灰層與砌體協同變形能力。比如:不同材料之間釘掛鋼絲網;頂層采用抗裂抹灰砂漿;頂層外墻不宜砌加氣塊,改砌加筋磚砌體。
       ?。?)采取“放”的措施,比如:當墻長大于3米時,抹灰層設置分格縫釋放應力。

      2、從抹灰工藝操作上控制

      加氣砌塊墻體抹灰工藝流程:基層處理→做灰餅→必要部位掛加強網處理→1:1水泥砂漿或建筑用膠水泥漿拉毛墻面→抹底層灰→抹中層灰→抹面層灰。
       ?。?)抹灰應在頂砌完成7天以后進行,抹灰前墻面應保持濕潤,含水率宜保持在10%~15%左右,砌體含水深度以表層8~10mm為宜,可通過刀刮觀察。抹灰前可先提前1~2天對墻面淋水1~2次,不需澆透,只要適當澆水,然后陰干半天左右才抹灰。
        (2)抹灰前應先進行基層處理,用鋼絲刷將墻面滿刷一遍,清除粘附的松散物、浮灰和污物,隨后澆水潤濕墻面。抹灰前還應將飽滿度不夠的灰縫嵌滿。
       ?。?)抹底層灰時必須用力,以利于與基層粘結。抹灰層接茬處,先抹者應稍薄,然后均勻接通,不宜接茬過多,防止接茬不平,待底層砂漿終凝后宜用水潤濕,然后抹下一層。
       ?。?)抹灰應分層進行,底層厚度宜控制在5mm以內,中層、面層厚度以7~9㎜為宜,抹完底子灰后待六至七成干,手壓有堅實感,能留下手紋時即可進行中、面層抹灰。
        (5)在兩種不同基體交接處或抹灰厚度超過35㎜時,應采用釘掛鋼絲網抹灰或耐堿玻纖網格布加強處理,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50㎜。最頂上兩層溫差應力較大,建議頂上兩層粉刷砂漿中宜摻入抗裂纖維或抹灰前滿掛鋼絲網。
       ?。?)抹灰砂漿應在初凝時間內用完。通常應控制在3小時內,夏季宜控制在2小時內。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Copyright © 2013-2021 www.azcosp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企航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Powered by 新型砂漿網 X3.4  ICP備案號: 京ICP備14016591號-2
      聯系客服 關注微信 下載APP 返回頂部
      日本电影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