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建筑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鋼筋混凝土組合結構是現代建筑的重要組成。市政排水工程中的箱涵、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地下室一般都需要采用防水混凝土進行澆筑。混凝土工程按照工序可分為混凝土的攪拌、混凝土的運輸、混凝土的澆筑、混凝土的養護等幾方面,本文從杭州市蕭山區錢江世紀城豐東安置小區室外配套工程的污水處理池施工實踐中所采取的防水混凝土施工技術措施與管理方法作些介紹與探討。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蕭山區寧圍鎮,常年地下水位高,施工場地狹小。該工程主體為鋼筋混凝土構筑物,安全等級為2級。污水生化處理池共兩個,其中東區池體平面尺寸為30m×15m,埋深10m,西區池體平面尺寸為25m×18m,埋深9.5m。主體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池體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為C30,抗滲等級S6,采用防水混凝土澆筑。 二、模板的制作與安裝 模板制作安裝工序是鋼筋混凝土工程的第一道工序.模板制作安裝的幾何尺寸、標高、結構是否合理,均影響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和經濟效益,必須加以重視。 第一,要求保證模板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同時密合不漏漿,堅固不變形,吸水性要小。因此本工程采用了鋼模,每隔一定時間把模板內表面的水泥漿清除干凈,以保證混凝土有光滑的表面。 第二,保證結構、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確,模板拼縫嚴密,不得漏漿。澆筑前,把模板內的雜物清理干凈,避免澆筑混凝土時混入其中,成為滲漏水隱患。 第三,工程的側墻防水混凝土結構壁厚只有30cm,為保證構件的幾何尺寸,采用內外螺栓拉結的措施。為了防止水沿著螺栓滲漏,形成引水通路,本工程的模板固定不僅僅采用螺栓拉桿對穿,在拉結螺栓中間還設置了止水鐵板。 三、鋼筋的制作與綁扎 鋼筋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物工程中的“筋骨”,是非常重要的組成材料之一。鋼筋工程的制作綁扎質量直接影響鋼筋在使用工作過程中的受力狀態。因此,鋼筋工序的施工方法和質量控制措施極為重要。防水混凝土對鋼筋也有較高的要求,本工程鋼筋的制作安裝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為了增加握裹力和止水能力,鋼筋全部采用了螺紋鋼筋,鋼筋接頭全部采用焊接接頭,不采用綁扎搭接接頭。綁扎鋼筋時,鐵絲頭均向內彎曲。鋼筋遇到空洞時,均盡量繞過,如必須截斷時,則與空洞加固環筋焊接錨固。 第二,施工時注意將撐環、撐角設置在雙排鋼筋之間,對應的位置也相應加設了保護層墊塊,撐環或撐角的每一端均采用了焊接的方法固定在鋼筋上。 第三,保護鋼筋位置正確,不得踩踏鋼筋和模板。對現場的管理人員要求做好鋼筋保護工作,同時對混凝土澆筑的工人進行交底,要求在現場行走中不得踩踏鋼筋,保證鋼筋受力有效高度。 第四,嚴格控制鋼筋保護層厚度,用砂漿墊塊做保護層時,均用預埋在砂漿塊內的鐵絲與鋼筋綁扎牢固。本工程防水混凝土鋼筋保護層底板厚度為35mm,池壁、柱子為30mm,其余均不小于25mm。澆筑混凝土前經監理檢查均沒有發現有負誤差現象。 四、混凝土的拌制和運輸 防水混凝土要求較高的密實性,為此,對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和拌制及運輸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外加劑必須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出廠合格證和檢測報告齊全。 第二,混凝土中水灰比對抗滲性起了決定性作用,增大水灰比的,混凝土密實度降低,其抗滲性變壞。因此,須嚴格按照試驗室配合比通知單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澆筑防水混凝土時遇到下雨天時,項目部對水泥、砂子、石子過磅外,還測定其含水率,調整用水量,嚴格控制水灰比。 第三,把現場攪拌的塌落度控制在3-5cm,施工過程定期抽查測定混凝土坍落度。 第四,混凝土運輸過程中保證連續均衡,間隔不超過1.5h。并應嚴格防止漏漿和離析,如發生離析、泌水現象時,均在澆筑前進行了二次拌合。 五、混凝土的澆筑和振搗 防水混凝土澆筑是其保證其抗裂防滲的一個關鍵環節。首先應重視模板的清潔,不應有積水,施工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在每次混凝土澆搗前,對現場管理人員及混凝土澆搗工人,特別是振搗混凝土操作人員進行班前技術交底,并書面簽字后保存。 第二,嚴格做到定量下料。根據分層澆筑高度和翻斗車的容量,嚴格進行定點定量下料,這是提高防水混凝土澆筑質量的重要一環。施工員在模板上做出標志,進行定量下料,保證下料均勻,經振搗后就成為均勻的一層混凝土。防止出現不定量下料出現一些大的骨料集中到一起,造成局部缺漿蜂窩,成為日后滲漏的一大隱患。 第三,本工程基坑深度大,屬深基坑。混凝土由高處自由傾落,其落距較大,為保證混凝土澆灌時不產生離析采用了溜槽下料。這樣就可以防止水泥漿與骨料分離,同時也避免水泥漿或混凝土松散地堆積于鋼筋交叉處和水泥漿濺到于模板表面,既造成后面下料困難,又影響結構表面光滑,成為日后滲漏隱患。 第四,混凝土振搗時,要求現場旁站管理人員密切注意操作人員操作,及時提醒工人按要求施工,防水混凝土采用插人式振搗器,做到插入要迅速,拔出要緩慢,注意上下層的銜接,震動到表面泛漿無氣泡為止,混凝土因振搗不密實容易產生蜂窩、麻面、孔洞等缺陷而影響其防水抗滲性能。同時,振搗也不宜過長,以防止骨料加速下沉表面產生浮漿,從而避免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插點間距應不大于40cm,嚴防漏振。 第五,本工程防水混凝土結構施工中,底板與側墻為分別施工,即在側墻上作施工縫處理。在側墻施工縫上澆筑混凝土前,須等到已澆筑的混凝土抗壓強度大于1.2Mpa,先將表面清理干凈,鑿毛剔除浮石,用清水沖刷后,先鋪一層20mm厚1∶1水泥砂漿做銜接層,以保證接縫處振搗密實,然后再澆筑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澆筑后養護工作的好環,不僅影響到混凝土的強度,而且影響到混凝土的抗滲性能。本工程的做法是在混凝土終凝后應及時進行澆水養護,本工程在澆搗混凝土過程中適逢7、8月份,正值炎熱多雨季節,在每次混凝土澆搗完后終凝時采用帶孔塑料薄膜保護,并派專人澆水進行養護7天,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防止水分過量蒸發導致混凝土強度下降。防水混凝土養護不應于14d。 防水混凝土拆模要求也比較高,拆模前先往模板上澆水,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有充足的水分。拆模后應立即澆水養護,并覆蓋濕草袋、塑料薄膜或噴涂養護劑,以避免和延緩混凝土失水過快。本工程拆模均在早晚時間進行,防止防水混凝土在中午或溫度最高的時間拆模出現失水過快出現干縮裂縫的現象。此外,拆模時也精心操作,防止用大錘硬撬,避免混凝土遭受損傷。 七、防水結構的土方回填 地下防水結構的回填土是最后一道工序,是防水混凝土結構施工的一個主要環節。 第一,壓實時應注意其含水量、土質、壓實功能、壓實工具及壓實方法等影響壓實效果的主要因素,回填時,不得回填淤泥、腐殖土、凍土等有機物質。回填土的壓實度應符合相關規范要求。 第二,為了防止水池上浮,當構筑物滿水試驗合格后,就立即進行回填土施工,盡量縮短水池的外露時間?;靥钋跋惹謇砘铀闹艿碾s物和積水。地下防水結構周圍一層夯實的回填土本身是一道可靠而又經濟的防水帷幕,因而其重要性不可忽視。 八、結束語 本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積極采取全面質量管理,采取一系列技術措施和方法,提高了參建人員質量意識,建立各級質量責任制,堅持執行有關施工規范,按照合理的施工程序和科學的施工方法,嚴格按照設計及相關規范組織施工。本工程于2009年4月開始基坑開挖,于2009年11月完工,工程質量評定為優良,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沈春林.地下防水工程實用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2]陳哲.李建楠.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實踐[J].山西建筑,2006,32(2):130-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