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杰斯 蔡冰博士 [編者按]干混砂漿目前已逐步被市場接受, 越來越多的人投資干混砂漿市場. 但大多數投資者對干混砂漿的具體運作有許多疑問. 還有許多已經生產干混砂漿的廠家, 在市場擴大后要更新設備或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生產工藝和設備的不配而影響生產, 需要改造設備的. 這里, 我們就日常遇到的一些典型案例陸續進行分析, 以便拋磚引玉, 供大家討論.
我們之所以在本欄的首期選擇干混砂漿工廠設備改造時, 如何選擇關鍵設備混合機的題目, 是因為它具有非常普遍性的話題, 我們遇到的絕大多數提問是這類有關混合機的選型, 價格, 質量等問題. 目前, 人們很少關心合理的投入和產出比, 即使是短期投資行為, 最便宜的不一定是最合算, 盡管在價格的絕對值相差不大的情形下.
[案例分析一]
有一家干混砂漿工廠主要生產普通的砌筑, 抹灰和地坪砂漿, 產量穩步上升, 現有產量8萬噸. 為了更好地開拓市場, 決定擴充現有設備的產量和增加散裝物流設備. 計劃將產量增加到80噸/小時. 現有的混合機需要更換. 為了增加散裝設備, 混合機的出口要相應提高以及其它輔助設備. 我們暫時不考慮這些變動和干燥設備以及散裝筒倉, 只就混合設備的改造方案我們主要討論三種情形:
1) 用戶自己選擇的采用兩臺總容積6立方米的螺帶式混合機 2) 采用一臺總容積6立方米全進口的高效混合機 3) 采用一臺總容積是5立方米的引進成熟技術由進口元器件組裝的高效混合機.
下面我們來對這三種方案進行評估.
首先, 我們來分析用戶進行設備的擴充投資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
改造的目的應該是: 1) 通過改造, 能夠提高產量和散裝 2) 進一步降低單位成本, 提高利潤3) 更好地開拓市場 基本要求應該是: 1) 投資盡可能低 2) 至少滿足現有設備的質量 3) 改造時間盡可能短
現在我們就安裝以上的目的和要求來分解三種情形的合理性
經濟性比較
這里的經濟性包含一次投資和運行費用. 三種方案比較如下:
其中, 設備的維修和使用周期主要是根據長期的實踐經驗估測.
技術性能比較
混合機的技術性能是由一組參數組成, 如達到給定均勻度要求的混合時間, 使用壽命, 耐磨性, 有效容積, 驅動功率等等. 因為生產普通砂漿, 不考慮應用高速刀片. 下面的表格列出了三種方案的主要技術參數比較:
綜合性比較
我們首先使用常規的比較方法: 單位費用即每噸成品的設備投資和運行費用. 然后我們應用價值工程學中的價值分析方法來評估幾種方案的性價比, 從而幫助進行合理的選擇.
為了更好說明投資運行期(即投資行為)的影響, 我們分別對短期, 中期和長期三種投資行為進行相對比較, 以第一種方案100%為基準, 計算后兩種方案相對于第一種方案的比值(無量綱數). 在我們的計算中設置如下數據:
每天運行時間: 8 小時 每年工作日: 250 天 總費用 =一次性投資+維護費用+能耗
維護費用采用經驗估算, 第一,二,三種方案的維護費用每年是設備投資額的5%,2%,4%.
單位費用在不同的投資運行期的比較
從以上比較可以看出, 進口設備在短期投資行為單位費用最高, 最經濟實惠是進口技術生產的設備. 所有選擇進口設備生產低附加值的產品是不經濟的, 假如進口設備生產部分高附加值的產品, 那么, 其產出和投入比(產值/(投資+運行費用))的比較就不一樣. 我們假設第二種和第三種方案50%的產品是中高附加值的產品, 平均價值是普通砂漿的3倍. 我們再來看計算結果:
產出投入比在不同的投資運行期的比較
由此導出, 采用進口設備的投資行為應該是長期的. 而第三種方案是通過技術引進, 使得采購價格極大地降低, 同時主要的性能和進口的非常接近. 故第三種方案是最佳選擇.
最后我們選擇混合機的主要性能(經濟性, 可靠性, 使用壽命)為評估準則, 采用系統加權法和數字邏輯方法導出相關技術性能參數對于混合機性能的相對重要性系數, 然后計算各性能指標的和作為評估值如下:
價值分析同樣表明, 采用第三種方案最合理和經濟. 如果從整個設備改造來看, 第一種方案最差, 它是在沒有其它選擇的情況下才采用. 因為由此引起的設備高度的增加, 控制系統造價增加等, 使得總費用反而增加. 然而, 系統的可靠性并沒有提高.
在以上的比較已經假設第一種設備在安全性, 密封性以及排氣裝置等和其它兩種設備具有同等的技術含量. 如果我們進一步考慮其它輔助功能如安全性, 密封性以及一些對混合質量影響較大的工藝裝置, 那么, 即使是全進口的, 其性價比也高于第一種方案選擇的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