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燥后的物料由斗式提升機送入有一定傾斜度的回轉滾動篩進行粗篩,直徑小于1mm的顆粒被篩分下來,落在造粒機前的皮帶運輸機上,與造粒前的物料混合后送去造粒。未被篩分下來的物料送冷卻篩分滾筒進行冷卻篩分。冷卻篩分滾筒的進料端沒有篩網,篩網在出料端。滾筒全長10m,篩網段占3m,物料與冷空氣逆流接觸,物料溫度降到45℃左右。直徑超過4mm的物料送粉碎機粉碎后與中和后的物料一起進造粒機進行再次造粒。 生產中氣體的流向是冷空氣由冷卻篩分滾筒的出料端進入冷卻篩分滾筒,然后經鼓風機進入熱風爐。煙道氣進入拋光回轉干燥機與物料并流接觸,出干燥機的煙道氣進入旋風除塵器,經引風機送入煙囪排空。 工藝流程特點(1)生產的過磷酸鈣產品質量穩定,總P2O5比粉狀產品增加1%~2%,可溶性P2O5也有所增加。由于游離酸和水分的降低,產品的物理性能大為改善,產品久置不易結塊,尤其是在干燥機內設置了拋光段,使產品面光滑圓整。 (2)熱能利用充分。因為干燥機出口物料的溫度可達100℃,其熱含量較高,使其與冷卻篩分滾筒內逆向流動的冷空氣換熱,空氣攜帶的熱量可再回到干燥機中得到利用。 (3)將粗篩與細篩分在兩個設備篩沙機中進行,可減少冷卻篩分滾筒的長度,即可減少冷卻設備的負荷。占干燥物料總量1/5以上的不符合產品質量要求的細顆粒無需經過冷卻可直接返回造粒設備。 主要工藝指標(1)游離酸產品的游離酸控制在1%以下。在生產中按理論量加堿,如100kg熟化了的過磷酸鈣中含5.5kg游離P2O5,則加CaO的量為(5.5-1)×56142=1.78kg.實際加入CaO約過量20%,可滿足最終游離酸P2O5降到約1%.(2)成品含水量成品含水量控制在3%以下,此指標的控制主要取決于以下4個方面:1物料在干燥機內的停留時間。停留時間由下式決定:t=l2bDtgAn式中t―物料停留時間,min;l―轉筒的有效長度,m;b―與風速、物料比容、物料外形有關的系數,一般取值1.5左右;D―轉筒直徑,m;A―轉筒的傾斜角度;n―筒體轉速,取2.55r/min. 停留時間不能少于20min.干燥機尾部的氣體溫度和物料溫度干燥機尾部氣體溫度控制在130℃以上,出料溫度不能低于100℃。同時注意干燥機機頭氣體溫度不要超過530℃,以免損壞設備。尾部氣體溫度很重要,是主要的控制指標之一。干燥機內的氣體流速提高干燥機內的氣體流速可加快蒸發速度,根據實踐經驗,生產顆粒過磷酸鈣時,氣體流速不宜超過2.5m/s,否則直徑在1mm以下的顆粒會被風帶走。成品包裝前的溫度應控制在45℃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