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隔離層施工 在結構層與細石混凝土防水層之間必須加設隔離層,以減少結構變形、溫度變形對防水層的影響。隔離層的做法雖然有多種,但要真正起到隔離作用,是與操作工藝密切相關的。 隔離層的施工注意以下幾點: 1. 隔離層施工待水泥砂漿找平層養護1~2d后,表面有一定強度、能上人操作時進行。 2. 石灰黏土砂漿為低強度材料,配合比例為石灰膏:砂:黏土=1:2.4:3.6。鋪設時先將基層灑水濕潤,但不得積水,然后鋪抹10~20mm厚石灰黏土砂漿,抹平壓光,并充分養護。等砂漿基本干燥、手壓無痕后,即可進行下道工序。 3. 石灰砂漿配合比一般為石灰膏:砂=1:4。其鋪設方法與操作工藝同石灰黏土砂漿。 4. 細砂隔離層厚度宜控制在10mm以內。施工時要鋪開刮平,并拍打或滾壓密實,在上面還要平鋪一層卷材或鋪抹紙筋灰、石灰砂漿等。如在砂墊層上直接澆搗混凝土,砂子容易嵌入混凝土中,影響隔離效果。操作時,一般采取退鋪法,即鋪一段細砂,立即鋪抹灰漿。上灰時應用鐵鍬輕輕鏟放,鋪時平壓平抹,不得橫推砂子使砂子推動成堆。鋪抹砂漿后如發現表面干燥過快,收縮裂縫過大時,應及時灑水并再次壓光。 5. 紙筋灰或麻刀灰均勻的抹在找平層上,抹平壓光。這類隔離層在基本干燥后,應立即進行防水層施工,以避免隔離層遇水被沖走。 6. 隔離層還可以采取干鋪油氈的作法。施工時,將油氈直接鋪放在找平層上,但卷材間接縫要用瀝青粘結,表面尚應涂刷兩道石灰水和一道摻加10%水泥的石灰漿。如不刷漿,卷材在夏季高溫時易發軟,使瀝青浸入防水層底面而粘牢,失去隔離效果。此外,也可采用塑料布作為隔離層材料,其實踐效果是十分理想的。 (二) 防水層配筋 防水層中要配置雙向ø4的低碳冷拔鋼絲網片,鋼絲間距100~200mm。并在分格縫 處斷開。鋼筋網片的位置應放在混凝土內的上部,離防水層上表面10mm,綁扎的鋼絲頭要向下,切不可露出表面,否則會因銹蝕形成滲水通道。施工時嚴禁踩踏鋼筋,以免鋼筋翹起造成保護層厚度不足。 鋼筋要調直,不得有彎曲現象,也不應有銹蝕和油污。綁扎鋼筋的搭接長度應大于30倍鋼筋直徑,切不小于250mm。同一截面內,接頭不得超過鋼筋面積的1/4。 分格縫處的鋼筋要斷開,使防水層在該處能自由伸縮。為保證分格縫位置準確,可采用先滿鋪鋼筋,再綁扎成型,然后在分格縫的位置剪斷并彎鉤的操作方法。 (三) 支設分格縫模板 為了使分格縫位置準確,必須在隔離層上進行彈線,確定分格縫的位置。如遇有花籃梁,應在梁兩側板端均留分格縫。分格縫模板應制成上寬下窄,上口一般為25mm,下口為20mm,事先用水浸透,并刷隔離劑,然后用水泥砂漿固定在隔離層上。安裝模板時應抄平或拉通線,標出防水層的厚度和排水坡度。 (四) 混凝土制備 細石混凝土應按防水混凝土的要求配制。如按一般結構混凝土方法配制,則容易造成滲漏。一般要求每m3混凝土水泥最小用量不應小于330kg,含砂率為35%~40%,灰砂比應為1:2~1:2.5,水灰比不大于0.55,坍落度以3~5成膜為宜,并應采用機械攪拌、機械振搗的操作工藝,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 (五) 混凝土澆搗 1. 澆筑 (1) 屋面細石混凝土澆筑應從高處向低處進行,在一個分格縫中的混凝土必須一次澆筑完畢,嚴禁留設施工縫。蓋縫式分格縫上邊的反口直立部分亦應同時澆筑。 (2) 混凝土從攪拌機出料至澆筑完成時間不宜超過2h,在澆筑過程中,應防止混凝土的分層、離析。如有分層離析現象,應重新攪拌后使用。 (3) 屋面上用手推車運輸時,不得直接在已綁扎好鋼筋的屋面上行走。此時,必須架設運輸通道,避免壓彎鋼筋。 (4) 手推車運送混凝土時,應先將材料倒在鐵板上,再用鐵鍬鋪設在屋面上,不得在屋面上直接傾倒混凝土。 (5) 用澆灌斗吊運混凝土時,傾倒高度不應高于1m,且宜分散鋪倒在屋面上,不得過于集中。 (6) 混凝土下料時,要注意鋼筋間距和保護層的準確性。 2. 振搗 (1) 細石混凝土防水層應盡可能采用平板振動器振搗,振搗至表面泛漿為度。 (2) 在分格縫處,宜兩邊同時攤鋪混凝土,然后才可振搗,防止模板變位。 (3) 在振搗過程中,應用2m靠尺隨時檢查,并將表面刮平,便于抹壓。 3. 表面處理 (1) 混凝土振搗泛漿及表面刮平后,應即用鐵抹子抹平壓實,使表面平整,符合屋面排水要求; (2) 抹壓時如提漿有困難,說明水泥用量過少或攪拌不均勻,振搗不夠等。此時應及時調整配合比,改進操作方法。嚴禁在表面任意灑水,加鋪水泥砂漿或撒干水泥進行壓光等錯誤做法; (3) 當混凝土初凝后,應用鐵抹子進行第二次壓光。必要時,待混凝土終凝前還應進行第三次壓光。壓光時應依次進行,不留抹痕; (4) 分格縫處的模板,應在混凝土初凝后及時取出,并及時修補好分格縫處缺損的混凝土部分,務使分格縫做到平直、光滑。 4. 養護 (1) 細石混凝土澆筑后,一般在10~12h后即可澆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4d。在養護初期應禁止上人踩踏,避免防水層受到損壞。 (2) 養護方法可采用淋水,覆蓋砂子、鋸末、草袋,涂刷養護劑等,使防水層保持充分濕潤。有條件時可采用蓄水養護,蓄水深度以50mm左右為宜。 (3) 待防水層混凝土養護到期后,即可做嵌填分格縫的后續工序。如采用蓋縫式分格縫的構造,則蓋瓦應從下而上進行,且宜用混合砂漿單邊座漿,檐口處伸出不小于30mm,每片瓦搭接尺寸不少于3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