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填縫劑泛堿在工地上很常見,很多文獻對這方面也有研究和探討,最簡單、最直接的解釋如下:波特蘭水泥基材料中CaCO3是形成泛堿的最典型相。波特蘭水泥的水化產物氫氧化鈣溶解并遷移到砂漿的界面,和大氣中的CO2反應形成了幾乎不溶解的白色CaCO 3沉淀。
泛堿兩種類型,即初次泛堿和二次泛堿。初次泛堿即施工泛堿,二次泛堿施工完成很長時間后處于干濕循環狀態下發生的泛堿。
影響填縫劑泛堿的因素很多,如產品配方、施工狀況等。通過變化產品配方、改變施工狀況系列實驗,探討如何防止填縫劑泛堿。
1、在填縫劑的配方方面,在水泥、填料、MC固定的條件下,改變膠粉的添加量。做一個膠粉變量的正交實驗?;九浔热缦卤恚簽榱耸箤嶒灳哂写硇浴⒁子谟^察,顏色調成黑色,MC和膠粉(普通型)均采用進口的。
?。病⒃谑┕し矫?,為更客觀模擬工地施工,試驗過程在室外。將以上的5個編號的產品在幾個不同的施工環境下做施工實驗。7天后填縫劑的表面泛堿現象如下。
初次泛堿實驗
A:施工環境:天晴;氣溫:240C,濕度65%。將填縫劑加水攪拌成膏糊狀,用橡皮刀填縫法。
a1:正常干燥。1#、2#、3#、4#、5#,7天后觀察所有填縫劑的表面均無泛堿。
a2: 30分鐘后將砂漿表面潤濕(噴水)然后干燥來模擬室外雨水。1#、2#、3#、4#、5#,7天后觀察所有填縫劑的表面全部嚴重泛堿嚴重。
a3: 60分鐘后將砂漿表面潤濕(噴水)然后干燥來模擬室外雨水。1#、2#、3#、4#、5#,7天后觀察所有填縫劑的表面全部嚴重泛堿嚴重。
a4: 2小時后將砂漿表面潤濕(噴水)然后干燥來模擬室外雨水。1#、2#、3#、4#、5#,7天后觀察所有填縫劑的表面均有很多泛堿的,但是比前面的三組好一點。
a5:4小時后將砂漿表面潤濕(噴水)然后干燥來模擬室外雨水。1#、2#、3#、4#、5#,7天后觀察所有填縫劑的表面有泛堿,但是要比前面的好一點。
B:施工環境:陰天帶微雨;氣溫:150C,濕度90%。將填縫劑加水攪拌成膏糊狀,用橡皮刀填縫法。
b1:正常干燥。1#、2#、3#、4#、5#,7天后觀察所有填縫劑的表面全部中等程度泛堿。
B2: 4小時后將砂漿表面潤濕(噴水)。1#、2#、3#、4#、5#,7天后觀察所有填縫劑的表面全部嚴重泛堿。
C:施工環境:天晴;氣溫:240C,濕度65%。將填縫劑加水攪拌成半干狀,用鐵棒壓縫法。正常干燥。(注:此法施工24小時后才能硬化,所以在24小時內沒辦法澆水)
1#、2#、3#、4#、5#,7天后觀察所有填縫劑的表面均無泛堿。
D:施工環境:陰天帶微雨;氣溫:150C,濕度90%。將填縫劑加水攪拌成半干狀,用鐵棒壓縫法。正常干燥。(注:此法施工24小時后才能硬化,所以在24小時內沒有辦法澆水)
1#、2#、3#、4#、5#,7天后觀察所有填縫劑的表中等程度面泛堿。
二次泛堿實驗
將以上做的沒有泛堿的樣板在14天后在室外做人為加速二次泛堿實驗(有泛堿的樣板再做泛堿實驗很難觀察,就沒有什么意義了),用自來水每天淋水三次,每次30分鐘,間隔時間為4小時。連續做做7天后。觀察所有填縫劑樣板的表面泛堿現象。結果如下:
結論:
初次泛堿的形成和施工環境有很大的關系,水分蒸發速度、大氣濕度、雨水、溫度、濕度對泛堿有顯著影響;填縫劑施工干燥越慢使鹽分可以有充分的時間遷移到砂漿的表面,泛堿越嚴重,高濕度、低溫、施工期間淋雨,都會使填縫劑泛堿。
二次泛堿與施工方法、產品配方有密切的關系,根據二次泛堿實驗結果顯示,用半干壓縫法施工易造成二次泛堿,而用濕法施工則能最低限度減少泛堿程度。原因可能是半干壓縫法施工的填縫劑中的水泥很難完全水化、防滲性差而導致嚴重泛堿。而用濕法施工則則剛好相反。與產品配方的關系是:隨著膠粉添加量的增加,對二次泛堿的程度能有效改善,原因可能是膠粉可以增加砂漿密實度,提高砂漿的防滲性。如果用憎水性膠粉或添加憎水劑,估計效果會更好(沒有實驗,所以只能估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