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聚氨酯硬質泡沫塑料:用定量比例的A組分和B組分料,經充分混合反應而形成的具有保溫隔熱功能的泡沫塑料,簡稱聚氨酯硬泡或稱硬泡聚氨酯。
2、A組分料:A組分料是指由聚合物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或兩者聚合物多元醇的混合物)及發泡劑、催化劑、勻泡劑、阻燃劑等助劑構成的組合料,俗稱組合聚醚或白料。
3、B組分料:B組分料是指聚異氰酸酯,是與A組分配套發泡使用所形成聚氨酯硬泡的必要原材料之一,俗稱黑料。
4、外墻外保溫系統:由保溫層、保護層和固定材料(膠黏劑、錨固件等)構成,并且適用于安裝在外墻外表面的非承重保溫構造總稱。
5、外墻外保溫工程:將外墻外保溫系統通過組合、組裝、施工或安裝固定在外墻外表面上所形成的建筑物實體。
6、外保溫復合墻體:由基層墻體和保溫體系組合而成的復合墻體。
7、基層:保溫層或防水層所依附的外墻、屋面的結構層。
8、抹面層:抹在聚氨酯硬泡上的抹面膠漿(或聚合物水泥抗裂砂漿),中間夾鋪增強網,保護保溫層及防裂、防水和抗沖擊作用的構造層。
抹面層可分為薄抹面層和厚抹面層,用于耐堿玻璃纖維網格布增強的涂料飾面為薄抹(灰)面層,用于熱鍍鋅網增強的面磚飾面為厚抹(灰)面層。
9、飾面層:附著于聚氨酯硬泡表面起外裝飾作用的構造層。飾面層直接暴露在空氣中,對保溫層和抹面層有防止風化、提高抗裂性和裝飾作用。飾面層包括涂料(如真石漆飾面層或其他裝飾涂料)飾面層、面磚飾面層和裝飾板飾面層等。
10、保護層:抹面層和飾面層的總稱。
11、防護層:在聚氨酯硬泡表面(噴)刷耐紫外線的防護涂料層。
12、聚氨酯硬泡建筑外保溫系統:由聚氨酯硬泡外保溫層與飾面層材料等構成,固定在外墻外表面和屋面保溫構造的總稱。
13、聚氨酯硬泡外墻外保溫系統:由聚氨酯硬泡外保溫層、固定材料(界面劑、抹面層、彈性粘結、錨固件等)、飾面層等構成,形成于外墻外表面的非承重保溫構造的總稱。
14、噴涂法:現場使用專用的噴涂發泡設備,將A組分料和B組分料按一定比例從噴槍口噴出后瞬間均勻混合后,噴涂在外圍護結構基層表面迅速發泡,通過連續多遍噴涂形成無接縫的聚氨酯硬泡體。聚氨酯硬泡的該種施工方法稱為噴涂法。
15、澆注法:現場使用專用的澆注發泡設備,將由A組分料和B組分料按一定比例從澆注槍口出料形成的混合料注入已安裝于外墻的模板空腔中,混合料以一定速度發泡,在模板空腔中形成飽滿連續的聚氨酯泡體。聚氨酯硬泡該種施工方法稱為澆注法、也稱模澆法。
16、干掛法:聚氨酯硬泡板材或保溫裝飾復合板以專用掛件(連接件、錨固件等)為主要固定(或以粘貼為輔)的方式,該種施工方法稱為干掛法。
17、粘貼法:聚氨酯硬泡硬泡板材或保溫裝飾復合板以粘貼為主要固定(或以錨固為輔)方式,該種施工方法稱為粘貼法。
18、發泡粘貼法:采用專用外龍骨定位,用聚氨酯硬泡澆注料發泡粘貼聚氨酯硬泡保溫裝飾復合板或聚氨酯硬泡保溫板,能在所粘貼于外墻基層表面形成保溫層或保溫裝飾復合層。聚氨酯硬泡該種施工方法稱為發泡粘貼法。
19、模板內置法:在外墻內、外兩側用模板固定。模板內兩側聚氨酯硬泡板或固定外墻外側(單側)聚氨酯硬泡板,在墻體兩側(或單側)設置聚氨酯硬泡板空腔處預置綁扎鋼筋,用澆注法免振混凝土將鋼筋與聚氨酯硬泡板夠策劃那個保溫墻體,即模板內置聚氨酯硬泡板材施工法。
20、龍骨:以適當的方式、足夠的承載力固定于建筑外墻的承重部位,用于掛附聚氨酯硬泡保溫板或裝飾板材的骨架,稱為龍骨。
21、聚氨酯硬泡保溫板:聚氨酯硬泡保溫板是指在工廠的專業生產線上生產、以聚氨酯硬泡為芯材、兩面或單面覆以某種非裝飾面層的保溫板材(防紫外線和減少運輸中破損),或表面帶有界面砂或槽的板材。
22、聚氨酯硬泡保溫裝飾復合板:聚氨酯硬泡保溫裝飾復合板是指在工廠的專業生產線上生產,以聚氨酯硬泡為芯材、兩面(或單面)覆以某種裝飾面材的復合板材。
23、掛件:將聚氨酯硬泡保溫板或裝飾復合板材以足夠的承載力固定于龍骨上的機械固定件,稱為掛件。
24、免拆模板:在模板內澆注聚氨酯硬泡后,模板與聚氨酯硬泡結合成整體,作為外保溫系統的組成都分。這種模板稱為免拆模板。
25、聚氨酯硬泡界面劑:用于增加抹面層與聚氨酯硬泡粘結性能的處理劑。俗稱界面砂漿。
26、聚氨酯硬泡專用模板:用于現場模澆聚氨酯硬泡泡定型發泡的特制模具。
27、鍍鋅金屬組合掛件:用于干掛聚氨酯硬泡保溫裝飾復合板或飾面板的連接件。
28、背筋膠粘劑:用于飾面板與背筋間粘結的專用膠黏劑。
29、聚合物水泥抗裂砂漿:由丙烯酸酯等類乳液或可分散聚合物膠粉與水泥、細砂及添加劑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摻入增強纖維,固化后具有抗裂性能的韌性砂漿。簡稱抗裂砂漿。
30、墻體基層界面劑:由高分子乳液及各種助劑、粉料配制而成,用于密封墻體潮氣、增加噴涂聚氨酯硬泡與基層的粘結強度。俗稱防潮底漆。
31、高分子乳液防水彈性底層涂料:采用高分子彈性乳液配制而成,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俗稱高彈底涂。
32、耐堿涂塑玻纖網格布(紗):采用耐堿玻璃纖維紡織,面層涂以耐堿防水高分子材料制成。分普通型和加強型。俗稱耐堿玻纖網格布。
33、塑料膨脹錨栓:用于將熱鍍鋅電焊網或保溫板材固定于基層墻體的專用機械連接固定件。通常由螺釘(塑料釘或具有防腐性能的金屬釘)和帶圓盤的塑料膨脹套管兩部分組成。簡稱錨栓。
34、柔性耐水膩子:由彈性乳液、助劑和粉料等制成的具有一定柔韌性和耐水性的膩子。簡稱柔性膩子。
35、聚氨酯硬泡預制件:在工廠預制成角形、條形或其他各種形狀的聚氨酯硬泡保溫板或塊。
36、面磚粘結砂漿:由聚合物乳液和外加劑制得的面磚專用乳液同強度等級4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和建筑硅質砂(一級中砂)按一定重量比混合攪拌均勻制成的粘結砂漿。簡稱面磚粘結砂漿。
37、面磚勾縫膠粉:由高分子材料、水泥、各種填料、助劑復配而成的干粉狀面磚勾縫料。
38、壓折比:同一種材料的抗壓強度與抗折強度之比,稱為壓折比。
39、聚氨酯發泡劑(嵌縫劑):用于聚氨酯硬泡保溫板之間或其他不同材質間粘結密封的單組份聚氨酯發泡材料。
40、粘結膠漿:用于聚氨酯硬泡保溫板(聚氨酯硬泡保溫裝飾復合板)與基層墻體之間粘結的材料,稱為粘結膠漿。
41、抹面膠漿:用水泥基或摻有高分子聚合物的無機膠漿抹在固定好的聚氨酯硬泡板外表面,做薄抹面層的材料,以保證外保溫體系的機械強度和耐久性。
42、熱橋:保溫層不連續之處,即在此處易有由高溫向低溫方向擴散熱量的薄弱部位,稱為熱橋。
43、熱惰性指標(D):表征圍護結構反抗溫度波動和熱流波動能力的無量綱指標,其值等于材料層熱阻與蓄熱系數的乘積。
44、補償年限:是衡量外墻保溫應用經濟性中的一項指標,即在滿足使用要求的條件下,多花的基建費可在多少年內從少花的采暖費中得到補償的時間(年)。
45、異氰酸酯指數:是指異氰酸酯當量數與含氫化合物的當量之比,稱為異氰酸酯指數。
46、圍護結構傳熱系數(K):圍護結構兩側空氣溫差為1K,在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圍護結構的傳熱量[單位:W/(m2·K)]。
47、圍護結構傳熱系數的修正系數:不同地區、不同朝向的圍護結構,因受太陽輻射等的影響,使得其在兩側空氣溫差同樣為1K的情況下,在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圍護結構的傳熱量要改變。這個改變后的熱量與未受太陽輻射和天空輻射影響的原有傳熱量的比值,即為圍護結構傳熱系數的修正系數。
48、建筑物體型系數(S):建筑物與室外大氣接觸的外表面積與其所包圍的體積的比值。外表面積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樓梯間隔墻和戶門的面積。
49、空氣滲透耗熱量系數(b):采暖期室內外溫差與空氣的比熱容、密度、換氣次數的乘積(單位:W/m3)。
50、建筑物耗冷量指標:按照夏季室內熱環境設計標準和設定的計算條件,計算出的單位建筑面積在單位時間內消耗的需要由空調設備提供的冷量。
51、建筑物耗熱量指標:按照冬季室內熱環境設計標準和設定的計算條件,計算出的單位建筑面積在單位時間內消耗的需要由采暖設備提供的熱量。
52、節能建筑:指遵循氣候設計和節能的基本方法,對規劃分區、群體和單體、建筑朝向、向距、太陽輻射、風向以及外部空間環境進行研究后,設計出的低耗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