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凝土外加劑與水泥之間的不適應會造成混凝土質量的波動,嚴重時會影響施工。因此,施工單位以及水泥和外加劑生產商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減少或避免不適應的現象發生,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加強磨機內物料溫度的控制 由于控制C3A的水化取決于孔隙溶液中的硫酸鹽離子的平衡,所以水泥生產廠家必須重視控制水泥中硫酸鈣的含量和溶解速度,加強磨機內物料溫度的控制,避免溫度過高和過低,這種控制對水泥生產廠家來說是沒有什么困難的。 實施ISO新標準后,我國水泥的細度普遍有所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加強磨機內物料溫度的控制,保持水泥中石膏組成和含量的穩定性,對控制高效減水劑和水泥之間的適應性十分重要。 (2)單獨磨細水泥混合材 水泥中超細的混合材可以起到輔助“減水”作用,提高水泥中混合材的細度,在不降低混合材摻量的條件下,可提高水泥強度;在保持水泥強度的條件下,可以增加混合材的摻量,降低水泥生產成本,改善水泥與減水劑之間的適應性。因此,在水泥廠單獨磨細水泥混合材是生產優質水泥的可行技術措施之一。 (3)配制混凝土時,可以采用后摻法或分批添加法等措施摻加減水劑,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后摻時,高效減水劑僅有少量被鈣礬石所吸收,所以坍落度損失小。 (4)使用反應性高分子化合物 使用反應性高分子化合物作為混凝土外加劑,使該化合物在水泥水化的堿性條件緩慢反應,從而使混凝土坍落度損失減少,也是改善混凝土工作性的措施之一。 總之,水泥與外加劑之間的適應性是一個既有一定歷史,而又隨著混凝土科學技術發展而發展的問題,特別是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發展和應用水泥與外加劑之間的適應性成為國內外混凝土研究領域的熱點,是一個十分錯綜復雜的問題,目前還不能完全從理論上來解釋這一現象。我們對水泥與減水劑之間的適應性進行了一些研究,其他影響水泥與減水劑之間適應性的因素還有很多,有些還有待進一步的、深入的研究。如:水泥中調凝劑石膏、水泥本身所含堿(可溶性堿與不溶性堿)等因素對水泥與減水劑適應性的影響問題。工程現場如果遇到水泥與外加劑不相適應問題,必須用試驗的方法嘗試著去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