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溫度場分析結論 從整個溫度場的數值模擬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外墻外保溫有利于結構墻體溫度場的穩定。采用外保溫時,結構墻體年溫度變化幅度很?。ㄗ畲笾?6~240C=80C);采用內保溫時,結構墻體年溫度變化幅度較大(最大值-8~470C=550C);無保溫時,結構墻體年溫度變化幅度較大(最大值-5~470C=520C)。外墻做外保溫而出挑結構位置(雨篷)不做保溫時,出挑構造會產生很明顯的“熱橋”效應,而與基層墻體連接處會產生非常大的溫度應力。采用內保溫形式和無保溫的墻體結構層冬季日最低溫度在處于00C以下(-2.50C左右),最高溫度在00C以上(50C左右),在24小時內有部分墻體將經受一個正負溫度循環,結構墻體材料將經受凍融循環的耐久性考驗,而采用外保溫的墻體結構層最低溫度均在160C,不會出現凍融循環,因此,外墻外保溫更有利于結構墻體的穩定和長期耐久性問題。加氣混凝土砂漿模面自保溫墻體外層砂漿冬夏溫度變化顯著、耐久性問題突出,在冬季仍有部分加氣混凝土處于負溫狀態,將受凍融循環的耐久性考驗?;炷翃A心巖棉保溫板內外混凝土構造層冬夏兩季溫度變化顯著,內外混凝土板將產生不一致的溫度應力及變形,而導致相互破壞。同時冬季完全處于負溫區工作,仍有凍融循環的耐久性問題。 2 溫度應力分析結論 溫度應力是保溫墻體裂縫產生的重要因素。在外墻外保溫做法中,保溫層被置于外墻外側,就太陽輻射及環境溫度變化對其影響來說,置于保溫層之上的抗裂防護層只有3mm~20mm,且保溫材料具有較大的熱阻,因此在太陽輻射及環境溫度變化相同的情況下,外保溫抗裂防護層溫度變化速度比無保溫情況下主體外墻溫度變化速度要提高很多。外保溫墻體保溫及其裝飾層一年四季、白天黑夜溫度變化較內保溫大很多。外表面年溫度變化達670C (-10~570C=670C),比無保溫的墻體的年變化500C提高近200C。由于內外保溫形式墻體溫度分布上的差異,致使其溫度應力分布完全不同。外保溫形式可以使基層墻體的溫度變化幅度降低,所受應力減小,而內保溫形式由于內保溫材料的熱阻作用,加劇了基層墻體的溫度變化(與不加保溫層時比較),因而也使基層內溫度應力增大,影響結構基層墻體的使用壽命。但外保溫形式也加劇了外飾面層的溫度變化幅度及相應的溫度應力,對外飾面及其保溫、附加層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耐高溫、耐疲勞等長期耐久性能是對外保溫技術發展的挑戰。因此有必要進一步研究能夠滿足耐候性和耐久性要求的外墻外保溫的系統構造以及材料性能參數指標,而溫度應力是對外墻外保溫各構造層材料的耐久性的影響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對于外部懸挑結構和框架加氣混凝土墻如果不做外保溫,無論是從建筑節能的角度還是對保溫系統和基層墻體的使用壽命角度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由于溫度變化導致的溫度應力是導致這些部位保溫系統和結構出現破壞的主要因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