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網上的一則曝光帖,質疑溫州市龍灣區的瑤南景苑是“豆腐渣工程”。從照片上看,該小區的外墻面脫落得厲害。 據了解,該小區交付使用才3個多月。 樓下的小貨車都被砸凹了 瑤南景苑是個安置房小區,高11層。 昨天中午,居民朱先生從小區里出來,不時地抬頭往空中望。 從現場看,瑤南景苑的外墻面確實剝落得厲害,土黃色的外墻面整片整片地掉下來,裸露出坑坑洼洼的水泥墻體。 在樓下的墻邊和地下車庫入口,鋪滿了摔碎的墻面材料。 朱先生說,他們是龍灣區瑤溪街道朱宅村村民。龍灣區在建設南洋大道時,他們的老房子被拆遷,安置在瑤南景苑,去年11月剛交付使用。 整個小區一共44戶拆遷戶。春節前,村民們陸續裝潢,搬進新家。本來是件開開心心的事,但很快村民發現小區的墻面在脫落。 “我們出門都要小心翼翼,快進快出,怕被砸到,膽小的有時用手捂著頭。”朱先生說,雖然墻面材料相對較輕,但從那么高的空中掉下來,也是很危險的。 掉在地上的墻面材料有的厚達四五厘米。此前,小區里停著一輛小貨車,脫落的墻體直接砸凹了車頂。 居民朱女士說,她家有兩個孩子,現在都不敢讓孩子出來玩,但又怕孩子偷偷出來,管不住。 情況越來越嚴重。朱先生一家6口住在9樓,十幾天前,他早上起來發現,脫落的外墻面倒掛下來,把他家的整扇窗戶都遮住了。 “這樣的房子,真的通過驗收了嗎?”一位村民質疑說。 解釋稱施工方不熟悉施工工藝 龍灣區公用事業工程建設指揮部是瑤南景苑工程的業主單位。據該指揮部拆遷安置科副科長鄭加澤介紹,瑤南景苑于2013年6月8日竣工驗收合格。 他說,早在拆遷戶入住之前,瑤南景苑已經出現過外墻面脫落情況,這次是第4次了。 這里有個歷史背景。2011年,公安部消防局規定,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必須采用無機輕集料保溫砂漿B型。 “這是個新型材料。”鄭加澤說,施工單位可能對這個材料的性能及施工工藝掌握不到位,在施工過程中,沒有清理干凈底部,沖水不到位,造成黏結不牢。一旦雨水滲透進墻面裂縫,就出現了空鼓、脫落現象。 施工單位浙江銳信建設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則稱,除了他們不熟悉新工藝,保溫材料的配方本身可能也有問題。 在交付前,施工單位已經派人做了小范圍的修補。經過和業主溝通,今年3月1日,他們再次進場施工,準備大面積維修。 “現在你們看到的脫落現場,雖然有部分是自然脫落,但很多是施工人員主動敲下來的。”鄭加澤解釋。 業主要求全面返工 昨天下午,夏師傅正在修補墻體。這是他第2次來,上一次在去年上半年。 根據有關規定,外墻面的保修期為5年。從2013年竣工驗收開始算,已經過去了將近3年。 施工單位一位負責人表示,雖然協議是5年,但他們會負責到底。 對于施工單位的承諾,業主們似乎并不滿意。 朱先生說,他們問過維修的師傅,對方坦言,這樣的修補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時間長了,雨水會滲進接合口的縫隙,再次脫落。而且,有些地方雖然現在沒脫落,不需要修補,但能保證以后不脫落嗎?” “今天掉一塊,明天掉一塊,修修補補,就算你肯負責到底,我們還不想天天提心吊膽地過日子呢!”朱先生說。 多位業主提出,希望小區外墻全面返工,徹底根除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