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裂縫的處理 11.1一般規定 11.1.1建筑工程中裂縫的成因是十分復雜的,只有對建筑工程中出現裂縫的現狀進行檢查與檢測,分析裂縫的原因及裂縫的性質,并確定裂縫的類型, 才能制定針對性的 措施進行處理,取得有效的結果。應避免對裂縫不進行深入的檢查分析就盲目處理,結果將事倍功半。例如,受力裂縫、沉降裂縫、溫度裂縫、收縮裂縫應在不同的 條件下采取 不同的處理方法。否則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甚至在處理后還會重新開裂。本條特別強調了事先通過檢測確定裂縫性質的重要性。 11.1.2對于在正常情況下出現的過寬受力裂縫及有可能危及結構安全的裂縫,因為涉及安全問題,應進行必要的加固處理。加固處理可根據標準《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 范》(CECS25)以及《碳纖維片材加固修復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CECSl46)的規定執行。 11.1.3混凝土結構構件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往往偶然遭受意外的、非設計狀態的作用,從而產生受力裂縫。在意外的荷載(作用)消失以后,這些已發 生的受力裂縫一般不 會閉合,成為殘余裂縫而留在結構上,造成不安全感。實際上這種殘余裂縫一般對結構的承載能力并無大的影響,只要這種引起裂縫的非正常工況不再重現,且裂縫 對正常情況 下的使用功能及耐久性沒有重大影響,就可以考慮不再進行加固補強,而只對已有的裂縫進行封閉處理就可以了。 11.1.4由于混凝土收縮和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的裂縫有明顯的時間性。收縮裂縫一般在幾個月以內基本完成;沉降裂縫一般在1—2年之內就可基本穩 定而不再發展。 因此,應在裂縫的發展基本穩定之后進行封閉裂縫的處理,才可得到較好的效果。如不進行仔細的觀察判斷,一旦發現裂縫就急于處理,則往往已封閉處理的裂縫會 隨著收縮或 不均勻沉降的發展重新開裂,處理起來就更困難了。 11.1.5溫度變化引起的混凝土裂縫往往發生在屋頂或山墻部位,其特征是隨著季節變化而張開和合攏,呈周期性的變化。不深究其原因而盲目修補封閉 裂縫將事倍功半, 因為已封閉的裂縫會在溫度變化后再度出現。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加強保溫隔熱層,隔斷環境溫度變化對混凝土屋蓋或山墻的影響,阻絕產生溫度裂縫的原因,然后 再進行裂縫 封閉處理,可得一勞永逸的效果。 11.1.6耐久性裂縫往往是由于混凝土碳化、凍融循環、生物一化學侵蝕、堿骨料反應、機械碰撞磨損、鋼筋腐蝕等原因引起的。這類裂縫處理比較復 雜,應根據情況先解 決引起耐久性裂縫的根源,再進行裂縫處理。對有可能影響結構受力性能和安全的情況,還須進行結構加固補強。由于耐久性引起的缺陷在處理以后,為徹底根除耐 久性裂縫再 次發生,往往還要在裂縫區域進一步采取保證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防護措施。 11.1.7對混凝土結構進行裂縫處理,或進行與此有關的維修加固工作,是技術性很強的重要工作。因此應根據對裂縫觀測分析的結果,制訂相應的技術 方案,并經有關各 方確認同意后實施。方案應包括裂縫的性質、修補處理的范圍、修補處理的質量要求以及修補處理完成以后檢查驗收的方法。若涉及結構安全等內容,還應請設計部 門制訂更詳 盡的加固補強方案并經各方協商,統一意見后執行。 11.1.8按照已確定的裂縫處理方案(或結構加固處理方案)進行裂縫封閉(或維修加固)處理的施工以后,應根據相應的技術方案進行驗收,以保證應 有的施工質量。由于裂 縫處理的效果不是短時間就能完全確定的,因此有必要在經歷一定時間以后進行復驗,確定實際處理的效果,必要時還要進行補充的再處理。有關裂縫處理的方案、 施工、驗收 等技術資料應歸檔存留,以備日后查閱。 11.2裂縫處理的方法 11.2.1對于構件表面細微的裂縫,往往表現為深度較小而范圍較大,數量較多的龜裂,可采用表面處理法。先用鋼絲刷等工具清除裂縫區域的灰塵、浮 碴及松散層等雜物 ;然后用水清洗、干燥;再用有機溶液(甲苯、酒精等)擦洗干凈。裂縫區域可用水泥漿液、環氧樹脂漿液或其他有機膠液及其混合物涂抹而封閉裂縫,必要時還可 輔以粘貼玻璃 布等手段。 11.2.2對于較深和較寬的裂縫,可采取鑿槽嵌補灌漿的方法封閉裂縫。鑿槽寬度及深度一般取40~60mm左右,然后用鋼絲刷及壓縮空氣清除干 凈,再用環氧樹脂、水泥漿液 或其他專用的補縫膠液灌縫并以這些膠液與水泥的膠泥封閉裂縫。具體做法可參考《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范》(CECS25)的有關規定。 11.2.3對于寬度和深度更大的裂縫,或對裂縫控制有更高要求的結構,則可采用壓力灌漿或負壓吸人的方式進行裂縫修補。修補材料與前述方法相同, 但須事先進行埋設 灌漿嘴(盒、管)、用膠泥封縫等準備工作,然后再進行灌漿施工。具體做法可參考《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范》(CECS25)的有關規定。 11.2.4耐久性不足所產生的裂縫,往往不僅涉及裂縫本身,且與裂縫區域有關。就裂縫區域的修補而言,往往還要先將破碎、酥裂的混凝土剔鑿,除去 鋼筋表面的銹碴, 清洗后進行結合面的粗糙處理,然后才對混凝土裂縫區域進行修補。修補材料一般不采用漿液形態而以環氧砂漿、環氧混凝土等形式,以適應混凝土酥裂區域的修 復。 11.2.5對結構承載力影響較大的受力裂縫,往往出于安全的考慮,采取對構件的裂縫區域施加預應力的方法。施加預應力一方面可以閉合裂縫,同時減 小受拉區的應力, 增加結構的承載能力,當然這已涉及結構加固補強的范疇,應由設計部門進行專門的設計計算后提出方案執行。當然,對于上述受力裂縫,也可以在采用其他的加固 措施以后, 再對可見的殘余裂縫進行封閉。 附錄 A—C抗裂性試驗與評價方法 影響混凝土開裂的主要因素是膠凝材料體系,而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膠凝材料。國外有的學者甚至將混凝土的開裂歸罪于水泥強度和細度的不斷提高。國內外 的研究也表明 :水泥的細度、強度、堿含量、水化熱等確實對?昆凝土的開裂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目前的水泥標準并沒有涉及對水泥開裂性能的評價。混凝土的開裂性能與混凝土 中的水泥用 量、水灰比、混凝土的施工、養護以及混凝土所受的約束等有關。但是對混凝土及其原材料開裂性能的評價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方法。根據國內外資料,評價混凝土開 裂性的直接 方法有:平板試驗、環約束試驗和軸向約束試驗。平板試驗測試的主要是混凝土塑性階段產生裂縫的情況,塑性階段的裂縫主要和混凝土所處的環境條件、配筋情況 等有關。環 約束試驗是用鋼質圓環同時給環形試件提供徑向和切向約束,使其不能自由收縮,以檢測試件在一定溫濕度條件下的開裂行為。環試驗可以通過開裂時間反映硬化水 泥漿體和混 凝土的開裂性能。軸向約束試驗是通過約束混凝土條形試件的軸向變形和測量試件的應力來檢測試件在不同條件的開裂行為。環約束試驗測試的是水泥漿體或混凝土 硬化后開裂 的性能;軸約束試驗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國Sprineenschmid教授改進并開發出的開裂試驗架裝置。該裝置可以模擬混凝土在初齡期受約束條件下產生的 應力,混凝土從半液半固態 的黏塑性體開始轉變為黏彈性體過程彈性模量迅速增長、徐變松弛作用減小都可以得到綜合反映產生裂縫的情況。但是軸約束試驗較復雜,目前還不太具備廣泛應用 的條件,綜 合考慮,將環抗裂試驗和平板抗裂試驗方法列入本指南,并且環開裂試驗分為水泥(凈漿)圓環抗裂試驗和混凝土圓環抗裂試驗。 通過國家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西大學、同濟大學等單位的實際測試,圓環抗裂試驗和平板抗裂試驗方法能較好地反映出混凝土及其原材料在抗裂性 能上的差別。 對于圓環開裂試驗,盡管有些重復試驗的開裂時間不盡一致,但開裂次序是相同的,這說明用圓環開裂試驗評價材料的開裂性能是完全可行的。試驗過程中也發現, 材料(如外 加劑等)性能相近的才能作為同一批進行比較,并且抗裂試驗方法目前比較適合于同時進行的混凝土及其原材料抗裂性能的相對比較,由于試驗對環境條件等因素較 為敏感,其 重復性還較差,還不具備對其絕對值進行比較的條件。非同時進行的同條件下試驗絕對值的比較還有待于進行試驗驗證及經驗的積累,希望各單位在以后的試驗過程 中,注意試 驗數據的搜集,加強同行間的交流,如有可能請將收集的試驗數據和實際經驗反饋給國家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便于試驗方法的進一步完善和標準的制定。 ![]() ![]() 更多行業信息 新型砂漿網:http://www.www.azcospm.cn/ 保溫工程網:http://www.bwgcw.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