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外墻保溫系統創新技術和工程質量檢驗規范外墻保溫系統創新技術和工程質量檢驗規范外墻保溫系統創新技術和工程質量檢驗規范 第一講:外墻外保溫系統 一、引 言 建筑節能已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建筑能耗是發達國家的22~33倍。 根據節地、節水、節能、節材的四節方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79號)《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建設部 令第143號)《實施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監督規定》(建設部令第81號)等有關法規, 開展節能減排工作。開展節能減排工作。 第一階段:“強制建筑節能50%50%,希望建筑節能65%65%以上; 第二階段:80%80%以上; 第三階段:100%100%以上且有新能源(太陽能)。 今年建設部已開展建筑節能““能效評定能效評定””和““防火安全性防火安全性””規范制定。 按防護層分類 * 薄抹灰,防護層厚度7mm以下 * 厚抹灰,防護層厚度8mm以上 * 飾面磚 按與基層墻體連接形分類 * 全粘 * 粘釘結合,有以粘為主、以釘為主 * 全釘(或機械固定) 按保溫材料分類(見表1、表2) 考題:保溫材料的品種很多,按材質可分為無機保溫材料、有機保溫材料和金屬保溫材料三大類。 問答2、選擇外墻外保溫系統時應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國內行業標準 * JG149-2003《膨脹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 * JG158-2004《膠粉聚苯顆粒外墻外保溫系統》 * JGJ 144-2004《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 * GB50411-2007 《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 JCXXX《外墻外保溫用膨脹聚苯乙烯板抹面膠漿》 * JCXXX《墻體保溫用膨脹聚苯乙烯板膠粘劑》 * 主要國外參照標準 EOTA ETAG 004:2000 ORORM B 6110:1998 ICBO ES AC 24:2001 主要性能指標 9項 耐候性、抗沖擊性、抗裂性、 不透水性、粘結性、保溫性、 耐凍融性、抗震性、難燃性。 3、外墻外保溫系統對保溫材料有哪些性能要求? * 儀器設備,控制溫度、濕度、噴淋水量及水溫 * 試樣面積≥ 6.00m ;寬度≥ 2.50m ;高度≥ 2.00m * 熱/雨周期80次,每次6小時,其中: ① 升溫至70±5℃1小時; ② 淋水1小時; ③ 水量1.0~1.5L/(㎡?min); ④ 靜停2小時。 熱/冷周期5次或20次,每次24小時,其中: ① 升溫至50±5℃8小時; ② 降溫至-20 ±5℃16小時; * 飾面層可是涂料或者墻瓷磚,數量最多4種 * 進行試驗后試樣拉伸粘結強度和抗沖擊性試驗 * 抗沖擊儀:由裝有水平調節旋鈕的基底、落球裝置和支架組 成,鋼球通過電磁力釋放。 * 鋼球:軸承鋼球,兩個規格 – 3J級:直徑50.8 mm、質量535 g、高度0.61m。 – 10J級:直徑63.5 mm、質量1045 g、高度1.02m。 * 試樣: – ≥1200×600㎜ 單(雙)層網試樣各二件。 – 厚度按外保溫系統構造要求,一般為3mm。 * 沖擊:10次破壞點不超過4個為合格 注:《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范》JGJ144-2004 * 首層用10J級、二層以上用3J級 * 主要設備有天平、恒溫水槽 * 24h吸水量 * 水溫(23±2)℃ * 吸水量值≤500g、≤1000g * 試樣 – 200×200 – 四周蠟封,松香:石蠟=1:1,蠟封時溫度不宜過高 – 試樣不處理、試樣處理 – 計算時的面積為實際與水接觸的試樣面積 * 主要儀器設備有天平(應有較高精度,建議為0.01g),盛樣容器, 恒溫恒濕箱或對試驗環境進行控制。 * GB/T 17146-1997水法 * 試樣直徑80mm,面積5024mm * 溫度(23±2)℃,相對濕度(50±2)% * 試驗時間9天,每天進行一次稱量,稱量結果精確至0.01 g,稱量時 間不大于15 min * 取連續6次相差不超過0.05g的透過量或后6次透過量的算術平均值進 行計算,試驗結果取三次試驗算術平均值; JGJ144-2004 JGJ144-2004 JGJ144-2004 ,按GB/T 13475GB/T 13475GB/T 13475《建筑構件穩態熱傳遞性質的測定 標定和防護熱箱 法》 導熱系數[W/(m.K)] : 3 EPS板: 密度:18~22(㎏/m ) 導熱系數:≤0.041 EPS保溫砂漿(顆?!?0% ): 3 密度:180~250(㎏/m ) ; 導熱系數:≤0.0060 EPS鋼絲網架板(二種類型): (1)腹絲穿透型 熱阻系數(㎡?K/W): 50㎜ EPS板: ≥0.73 100㎜ EPS板: ≥1.50 (2)腹絲非穿透型 熱阻系數(㎡?K/W): 50㎜ EPS板: ≥1.00 80㎜ EPS板: ≥1.60 * 執行標準:《膠粉聚苯顆粒外墻外保溫系統》JG158-2004 * 試樣制作: * T型試樣:混凝土墻+界面砂漿(24h) +50㎜膠粉聚苯顆粒保溫 層(5d) +4㎜抗裂砂漿(24h) +鍍鋅電焊網+ 4㎜抗裂砂漿(24h) +(5~8) ㎜面磚粘結砂漿貼面磚(2d)+勾縫膠(養護56d) * 試樣面積:≥1.0m×1.0m * 試樣數量:≥3塊 * 試樣過程:在規定的烈度等級下,每分鐘振動一次,沒次20s. * 要求:設防烈度等級下面磚飾面及外保溫系統無脫落為合格。 * 燃燒性能:按《絕熱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T10801.1-2002 * 燃燒級別評定:按《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 GB8624- GB8624- GB8624- 200620062006 * 不燃類材料:A級 不燃材料 * 可燃類材料:B級: B1級:難燃材料;氧指數≥32;繼燃時間≤30S * B2級:可燃材料;氧指數≥26;繼燃時間≤90S * B3級: 易燃材料。 * 燃燒級別評定:按《復合保溫材料燃燒性能分級》 GB8625-2006 GB8625-2006 GB8625-2006 * 不燃類材料:A級 不燃材料 * 可燃類材料:B級: B1級:難燃材料;無滴落物;繼燃時間≤5S * B2級:可燃材料;無滴落物;繼燃時間≤15S * B3級: 易燃材料。 * 其它燃燒試驗標準: * 《耐火極限試驗方法》GB/T9978:材料發生變形的時間(小時) * 《垂直燃燒法》GB/T4609:平均燃燒高度≤250㎜ * 《水平燃燒法》GB/T2408:平均燃燒范圍≤50㎜ 一、膠粘劑主要性能及試驗方法 《陶瓷墻地磚膠粘劑》JC/T547-2005 《建筑保溫砂漿》GB/T20473-2006 主要性能指標4 項 與苯板的相容性 初粘性 拉伸粘接強度 抗裂性 主要國外參照標準 * ORORM B 6121:1998 * CAN3-A 451.1-M 86 * EOTA ETAG 004:2000 * 等同采納CAN3-A 451.1-M 86 剝蝕厚度≤1.0mm * 試驗方法 – 試樣125mm×125mm×25mm – 測定試驗前后聚苯板中心位置厚度變化值 – (38±2)℃48h,(23±2)℃24h (二)初粘性試驗 * 等同采納CAN3-A 451.1-M 86 滑移量≤6mm * 試驗方法 – 試樣1200mm×600mm×50mm – 涂抹點直徑50mm,厚度6mm,數量15個,均勻分布 – 測定粘貼2h后聚苯板位置變化值 * 電子拉力試驗機及配套夾持具 * 試驗方法 – 粘結面積:40 mm×40 mm或50 mm×50 mm – 制樣方法:凸形或全粘制樣后切割膠粘劑至基材 – 試樣處理:養護時間14d,浸水7d,凍融10次(北方) – 浸水試樣取出后擦干水分凍融試樣后取出放置到室溫 – 試樣破壞狀態取決于聚苯板抗拉強度 與聚苯板≥0.1Mpa,與水泥砂漿≥0.4Mpa 注:《工程質量控制標準》GB50411-2007將與聚苯板 ≥0.1Mpa修訂為≥0.2Mpa 保溫墻體裂縫大體可分為:結構墻體裂縫、保溫層裂縫、防護層裂縫以及裝 飾層裂縫等 * 等同采納ORORM B 6121:1998 – 楔形試模,內腔尺寸160mm×40mm,厚度在0mm~10mm內連續變化 – 混凝土板基底 – 肉眼檢查砂漿楔形試樣的裂縫 * 裂縫處試樣厚度不于6mm * 原材料重量配合比 * 普通硅酸鹽水泥(42.5R):280~300 * 可再分散膠粉:25 ~30 * 河砂(0.1~0.5mm): 500~600 * 熟石灰: 0~20 * 重鈣粉(0.05mm): 100~200 * 纖維素醚(15000-45000cps):1.5~2.5 * 其它功能性添加劑如:改善抗下垂性的淀粉醚0.5 * 其它功能性添加劑如:冬季使用的早強劑甲酸鈣0~10 * 合計:1000 * 加水量:18%~21% 《墻體飾面砂漿》JC/T1024-2007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JC/T984-2005 主要性能指標8項 固含量、燒失量、拉伸粘接強度、可操作時間、抗沖擊性(同上) PH值、壓折比、抗拉強度和開裂應變 主要國外參照標準 * EOTA ETAG 004:2000 * ORORM B 6110:1998 * ORORM B 6100:1998 * 由生產商規定 * 規定固含量值允許偏差,不大于規定值±1 * 試驗方法等同采用GB/T 14518-93《膠粘劑的pH值測 定》,使用pH計進行測定,精度0.1。 * 簡單方法也可使用pH值試紙,精度0.5 ★★抗壓強度抗壓強度//抗折強度不大于抗折強度不大于3.03.0 * 試驗方法 – 按GB/T 17671-1999《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 (ISO法)》 – 試樣養護條件為在標準試驗條件下放置28d * 電子拉力試驗機,并可記錄開裂時的位移、應變 * 試樣 – 有網、無網 – 厚度3mm或外保溫系統規定,寬度50mm,拉伸間距200mm。 * 加載速度為2mm/min或2.5N/s * 規定值 – 為出現裂縫時軸向荷載大于70N/mm; – 裂縫寬度為0.1mm時開裂應變不小于1.0%; – 應使用20倍以上刻度放大鏡觀察。 * 試驗項目性能指標 * 拉伸粘結強度/MPa (與聚苯板)原強度≥0.10, * 聚苯板破壞耐水≥0.10, * 聚苯板破壞耐凍融≥0.10, * 聚苯板破壞柔韌性: * 抗壓強度///抗折強度(((水泥基)))≤3.03.03.0 * 注111: 該指標不合格的廠家較多。 * 注222: 在涂料、防水材料、密封材料等中也有要求。 * 可操作時間/h:1.5~4.0 * 原材料重量配合比 * 普通硅酸鹽水泥(42.5R):200~300 * 可再分散膠粉 :20~30 * 河砂(0.1~0.5mm): 50~750 * 熟石灰: 5~20 * 重鈣粉(250目) 50~120 * 纖維素醚(15000-45000cps) 1.0~3.0 * 其它功能性添加劑如:憎水劑: 1~2 * 其它功能性添加劑如:木質纖維: 0~3 * 其它功能助性添加劑: 0.5~2.5 * 合計1000 * 加水量18%~21% * (一)水泥基瓷磚膠的性能要求 Ⅰ普通型膠粘劑(C1C1C1) * 拉伸膠粘原強度/MPa ≥ 0.5 * 浸水后的拉伸膠粘強度/MPa ≥0.5 * 熱老化后的拉伸膠粘強度/MPa ≥0.5 * 凍融循環后的拉伸膠粘強度/MPa ≥0.5 * 晾置時間,20min 拉伸膠粘強度/MPa ≥0.5 Ⅱ快速硬化膠粘劑(CFCFCF) * 早期拉伸膠粘強度24h/MPa ≥0.5 * 晾置時間,10min拉伸膠粘強度/MPa ≥0.5 * 滑移/mm ≤0.5 * 拉伸膠粘原強度/MPa ≥1.0 * 浸水后的拉伸膠粘強度/MPa ≥1.0 * 熱老化后的拉伸膠粘強度/MPa ≥1.0 * 凍融循環后的拉伸膠粘強度/MPa ≥1.0 * 普通硅酸鹽水泥,白色或灰色:10~20 * 碳酸鈣,(300目):10~15.0 * 熟石灰:5.0 * 石英砂:平衡到100 * 顏料(建議使用無機氧化物顏料):0~5.0 * 引氣劑:0.01~0.03 * 木質纖維:0.20~0.50 * 纖維素醚,(10,000-15,000 mPas): 0.20-0.30 * 憎水劑: 0.20-0.40 * 淀粉醚: 0.01-0.03 * 可再分散膠粉: 1.50-4.0 * 總計: 100.00 一、外墻外保溫常見問題及應對方法 (一)外墻外保溫常見問題 保溫層對建筑物結構安定性影響 保溫層耐候壽命一級100年、二級75年、三級50年 大型耐候性試驗與實際工程有著很好的相關性,為了確保外保溫系統在規定的使用年限內的可靠性,應將大型耐候性試驗作為外保溫系統上市前必做的試驗。 保溫體系參數測定價格貴大部分廠家不檢測 外墻外保溫檢測中突出問題 ---面層開裂問題面層開裂問題面層開裂問題 我國墻材產品其它方面存在的問題。 * 對墻體耐久性問題幾乎缺少考慮; * 墻體耐火性問題; * 抗風化和大氣穩定性問題; * 防水問題; * 隔聲問題。 * 尤其是施工工藝、施工規范、安裝圖集、接點構造、質量驗收等 * 墻材產業化問題。 * 這些問題導致工程返工或索賠十分嚴重。 1、不合理的保溫層構造位置 2、不合理的保溫面層抹灰 3、不合理的保溫材料設計 4、不合理的空腔構造 5、飾面材料配套不合理 6、面磚飾面的開裂和脫落 2.1 體系安全性控制(防御五種自然災害) 熱應力 負風壓負 水浸蝕 防火性 地震力 2.2 體系保溫性控制 根據選材確定導熱系數 根據導熱系數確定墻體厚度 根據地域和樓層高低設計熱阻 考慮熱濕效應對保溫效果的影響 裂縫、接縫、熱橋、錨固件等 * 2.3.1逐層漸變、剛/柔結合的技術路線 現制比預制分散應力更均勻 柔性體系釋放應力徹底 相鄰材料的導熱系數相差不宜過大 外層變形量應大于內層變形量 誘導變形并改變變形方向 * 2.3.2完整的保溫體系施工 * 2.3.3界面層處理與控制
|